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通过自制纳米铝佐剂,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狂犬病毒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 在25℃条件下,采用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铝佐剂。与常规铝佐剂比较,经皮下注射豚鼠和Balb/c小鼠后,于不同的时间测定血清中特异性酥;抗体的效价。结果 透射电镜(TEM)和差式量热扫描(DSC),可知产物为平均粒径约为72.62nm,近球形的A1(OH)3结晶颗粒。纳米铝佐剂辅佐的HBsAg,在免疫Balb/c小鼠后第1周和第2周的血清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常规铝佐剂组(P〈0.01;P〈0.05);纳米铝佐剂辅佐的狂犬疫苗,其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高于常规铝佐剂组,并且在免疫后的第7天,抗体就呈现出阳性(P〈0.05)。结论 纳米铝佐剂在诱导HBsAg和Rabies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早期优于目前的常规铝佐剂,能够快速地激活和提高Balb/c小鼠和豚鼠的免疫应答和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今后研制新佐剂流感疫苗和解决流感疫苗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2009 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为抗原,分别以CpG-ODN、氢氧化铝以及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为疫苗佐剂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血凝抑制试验和假病毒中和试验等方法评价体液免疫效果,通过ELISPOT、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体内CTL杀伤等方法评价细胞免疫效果.结果 与无佐剂对照组相比,CpG-ODN或氢氧化铝单独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体液免疫,2针免疫后不同抗原剂量组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高3~6倍、2~4倍和4~8倍.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具有更强的佐剂效应,2针免疫后不同抗原剂量组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分别提高23~ 57倍、9~20倍和16~64倍.根据体液免疫结果,复合佐剂能够使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抗原用量降低至少16倍.此外,复合佐剂能够显著增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不但能够促进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IFN-γ分泌,而且能够促进抗原特异性CD8+T细胞的CTL杀伤活性.结论 CpG-ODN和氢氧化铝复合佐剂能够增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并显著降低抗原用量.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介素-1β具有流感疫苗鼻黏膜免疫佐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IL-1β是否能作为流感疫苗鼻黏膜免疫的佐剂.方法 采用鼻腔给药免疫Balb/c小鼠,每只小鼠免疫0.3 μg HA的流感疫苗与1、0.25、0.06或0 μg的rhIL-1β的混合物25μg.分别于免疫后0、2、3、4周用ELISA检测血清中流感特异性IgG,小鼠剖杀后检测肺黏膜和肠中特异性IgA.结果 小鼠血清中流感疫苗特异性IgG的滴度随rhIL-1β浓度增加和免疫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rhIL-1β还能促进黏膜产生IgA,肺黏膜IgA水平在rhIL-1β剂量为0.25μg只时最高,而肠黏膜IgA在rhIL-1β剂量为0.06μg只时最高.结论 rhIL-1β与流感疫苗合用滴鼻免疫,可有效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流感IgG和IgA,且其佐剂作用与其剂量呈相关性.IL-1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流感疫苗鼻黏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CpG ODN佐剂对不同抗原含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在体液免疫方面不同抗原浓度的CpG ODN与Al(OH)3佐剂乙肝疫苗免疫Balb/c小鼠,于免疫后第2、4、6、8、10周收集血清,检测小鼠体内相对效力ED50和血清中的anti-HBs抗体水平;在细胞免疫方面测定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结果 CpG ODN与Al(OH)3佐剂可以有效协同HBs Ag诱导机体产生的抗体滴度达49 427 mIU/ml,抗体效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乙肝抗原减半后双佐剂乙肝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可达41 225 mIU/ml,高于无CpG ODN佐剂的铝佐剂疫苗。在诱导细胞分泌方面,对照组诱导产生IFN-γ水平及IgG2a应答水平明显低于所有双佐剂疫苗组。结论 CpG ODN对HBsAg具有良好佐剂活性,并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可以降低乙肝抗原用量并提高疫苗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佐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吸附作用及其佐剂效应。方法 从双歧杆菌细胞壁提取完整肽聚糖,以不同方式与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结合,检测其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吸附作用;制备免疫原接种BALB/c小鼠,观察小鼠免疫后状态和生长情况,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应答情况的变化。结果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完整肽聚糖对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的吸附呈剂量依赖性,作为佐剂免疫小鼠后无毒副反应出现,小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明显提高,IgC2a/IgG1增大。结论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能够吸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增强机体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具备良好的免疫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A、B和C3种类型CpG-ODN在动物模型中的疫苗佐剂活性,为设计高活性的新型人用疫苗佐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用不同CpG-ODN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脾细胞,检测上清中的IFN-γ和IgM,从而确定3种类型的CpG-ODN.以基因工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为模型抗原、不同类型CpG-ODN为佐剂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被免动物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SG、IgG1和IgG2a抗体.结果 小鼠免疫结果表明,与Al(OH),对照组相比,3种类型CpG-ODN均具有良好的疫苗佐剂活性,但B和C型CpG-ODN诱生的抗原特异性IgG和IgG2a抗体水平远高于A型CpG-ODN.虽然A型CpG-ODN也能够显著增强总抗体水平,但并不改变IgG1和IgG2a抗体亚型的比值.这与B和C型CpG-ODN能够极大地促进TH1类免疫应答并降低IgG1/IgG2a比值明显不同,提示不同类型CpG-ODN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起到疫苗佐剂作用.结论 不同类型CpG-ODN具有不同疫苗佐剂活性,B和c型CpG.ODN在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佐剂效果优于A型CpG.ODN.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途径和佐剂类型对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 3,CVB3)衣壳蛋白VP1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原核表达质粒pET-his/VP1转入E.coli BL21 (DE3) pLysS中,用异丙基-1-硫代-β呋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CVB3VP1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纯化.首先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皮下,腹腔,肌肉)用VP1蛋白免疫小鼠,每组12只.然后另取小鼠分为PBS组和不同佐剂组(氢氧化铝、弗氏佐剂、Montanide ISA720),每组18只,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免疫.每次每只小鼠注射50μg,共免疫3次,间隔3周.用ELISA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CTL杀伤活性.用致死量的CVB3攻击后,检测血中病毒的滴度并观察小鼠的存活状况.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CVB3VP1蛋白.三种免疫途径比较,肌肉注射组血清中和抗体和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采用肌肉注射免疫时,弗氏佐剂组Montanide ISA 720佐剂组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水平明显高于氢氧化铝组(P<0.05);但血中病毒的滴度低于氢氧化铝组(P<0.05).弗氏佐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好于氢氧化铝组(P<0.05).结论:采用肌肉注射途径,并联合弗氏佐剂或Montanide ISA 720佐剂可以使CVB3VP1免疫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纳米乳作为佐剂对恶性疟疾人工重组蛋白疫苗M.RCAg-1免疫原性的影响,将纳米乳佐剂与M.RCAg-1相配伍,于第0、14、28 d肌肉注射免疫小鼠,抗原量为20μg/只。第3次免疫后10 d,眼球取血并取脾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及其对抗原单表位的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反应(IFA)检测抗体对恶性疟原虫天然蛋白的识别,用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结果显示疫苗佐剂组小鼠血清中抗M.RCAg-1的抗体水平可达1∶108;疫苗佐剂组产生的特异性Ig G抗体以Ig G1为主;疫苗佐剂组抗体对抗原单表位和天然虫体的识别效果显著。各表位和蛋白诱发免疫小鼠分泌IFN-γ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高于分泌IL-4的特异性淋巴细胞克隆数。结果提示纳米乳作为恶性疟疾疫苗M.RCAg-1的佐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基因免疫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人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抗体应答,并比较不同免疫佐剂、预处理方法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构建cTnT的真核表达质粒pCI-cTnT,大量提取、PEG纯化质粒,通过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加强免疫,每隔2周取血,ELISA法分析抗cTnT的体液应答,免疫印迹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并比较布吡卡因预处理、CpG ODN核酸佐剂、弗氏不完全佐剂对抗体应答效果的影响。结果 接种pCI-cTnT质粒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出抗cTnT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使抗体滴度提高;使用CpGODN后免疫应答增强,弗氏不完全佐剂可明显增强免疫效果,而吡卡因预处理使应答水平下降;初次免疫后14周仍可测得较高的抗体应答。结论 采用含cTnT基因的质粒DNA免疫,成功地诱导小鼠产生抗cTnT的抗体;传统的弗氏不完全佐剂可作为核酸免疫的佐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9组:①空白对照组:PBS溶液;②壳聚糖酸溶液组;③壳聚糖颗粒组;④Hp抗原组;⑤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组;⑥Hp抗原+壳聚糖颗粒组;⑦Hp抗原+CT组;⑧Hp抗原+壳聚糖酸溶液+CT组;⑨Hp抗原+壳聚糖颗粒+CT组,各组于第0、7、14、21 d 灌胃各免疫1次,免疫后4周给予1×1012CFU/L的SS1 Hp菌液每只 0.5 mL进行攻击,隔日1次,共2次。4周后,采用定量Hp培养和病理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胃黏膜内Hp感染。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p IgG、IgG1、IgG2a及唾液和胃黏膜内抗Hp IgA,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内分泌型IgA(sIgA)。结果:①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60%,与以CT为佐剂的Hp疫苗的免疫保护率(58.33%)相似,显著高于单纯Hp抗原组及其它不含Hp抗原组(P<0.01或P<0.05),同时以CT+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的保护率为84.62%、85.71%,其Hp的定植评分显著低于无佐剂组及以CT为佐剂组(P<0.01,P<0.05)。②含佐剂的Hp疫苗所诱导产生的Hp 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无佐剂组(P<0.01,P<0.05),而以CT+壳聚糖为佐剂组所产生的抗Hp IgG水平显著高于仅以 CT或壳聚糖为佐剂组(P<0.05)。③胃黏膜内sIgA及特异性抗Hp IgA水平在壳聚糖为佐剂组与以CT为佐剂组无差别(P>0.05),显著高于无佐剂组,而壳聚糖与CT联合应用组显著高于单以CT为佐剂组(P<0.01,P<0.05)。结论:以壳聚糖为佐剂的Hp疫苗对Hp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可成功诱导黏膜局部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萌  蒋浩琴  周芸  郑捷 《现代免疫学》2006,26(2):98-101
为研究、比较不同佐剂对诱导小鼠产生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不同作用,以卵清白蛋白(OVA)为抗原,分别混合完全弗氏佐剂(CFA)或Al(OH)3佐剂,对C57BL/6小鼠进行常规免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进行检测;ELISA方法对特异性抗OVA抗体滴度及抗体亚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免疫后CFA组产生以IFN-γ为主的细胞因子而Al(OH)3组产生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两组中均产生特异性抗OVA IgG抗体,但CFA组以IgG2a亚型为主,而Al(OH)3组则以IgG1亚型为主,不产生IgG2a亚型抗体。实验表明,经CFA加抗原免疫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以Th1型细胞免疫为主,抗体类型为IgG2a;而Al(OH)3佐剂则诱导机体产生Th2型细胞免疫应答,抗体类型为IgG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pVR-IL15基因佐剂在表达HBsAg病毒治疗型疫苗的不同免疫策略中对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采用了携带乙肝病毒S基因片段的DNA、重组Ankara痘病毒和重组腺病毒序贯免疫策略免疫BALB/c小鼠,在序贯免疫策略的基础上联合pVR-IL15免疫.用ELISA和IFN-γELISPOT方法检测不同免疫组别中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强度.结果 联合pVR-IL15免疫组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联合pVR-IL15免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VR-IL15基因佐剂能够增强表达HBsAg重组病毒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重组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与AI(OH),佐剂联合应用协同增强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观察。方法将高、低两个剂量的TT分别与高、中、低3个剂量的重组SEA同时吸附一定浓度的AI(OH)3作为样品组,同时设置高、低剂量TT分别与同样浓度AI(OH)3的吸附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腹部皮下免疫NIH小鼠8只,0.5ml/只:免疫4周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抗TT抗体的IgG水平。结果在TT高剂量组,高、中剂量的SEA均能增强抗TT抗体的IgG水平(P〈0.05),而低剂量SEA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能增强TT的免疫原性;在TT低剂量组,3个剂量的SEA均能显著增强TT的免疫原性,P〈0.05。结论TT联合重组SEA及AI(OH)3佐剂能诱导免疫后小鼠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SEA及AI(OH)3佐剂对TT具有协同免疫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IL-1β是否能作为流感疫苗鼻黏膜免疫的佐剂。方法采用鼻腔给药免疫Balb/c小鼠,每只小鼠免疫0.3μg HA的流感疫苗与1、0.25、0.06或0μg的rhIL-1β的混合物25μL。分别于免疫后0、2、3、4周用ELISA检测血清中流感特异性IgG,小鼠剖杀后检测肺黏膜和肠中特异性IgA。结果小鼠血清中流感疫苗特异性IgG的滴度随rhIL-1β浓度增加和免疫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rhIL-1β还能促进黏膜产生IgA,肺黏膜IgA水平在rhIL-1β剂量为0.25μg/只时最高,而肠黏膜IgA在rhIL-1β剂量为0.06μg/只时最高。结论rhIL-1β与流感疫苗合用滴鼻免疫,可有效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的抗流感IgG和IgA,且其佐剂作用与其剂量呈相关性。IL-1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流感疫苗鼻黏膜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BALB/c小鼠感染H.pylori后以及经H.pylori UreB抗原口服免疫后的体液免疫应答的差异。方法:80只BALB/c小鼠分为感染组和免疫组,感染组灌喂H.pylori小鼠适应株;免疫组灌喂重组H.pylori UreB抗原和佐剂LTB。在试验的0,2,6和10周时每组分别取10只小鼠收集唾液及血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抗UreBIgG和IgA抗体,同时采集胃组织作H.pylori感染检测。结果:感染组小鼠在灌喂H.pylori后2,6,10周,感染率均为100%,其血清中抗UreB IgG增高明显,但血清及唾液中均未见IgA的明显升高,;免疫组小鼠在初次免疫后第6,10周后,血清及唾液中抗UreB,IgG和IgA抗体的均显著升高。结论:H.yplori感染BALB/ c小鼠不能诱导其产生明显的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而重组UreB可作为良好的免疫原诱导其产生分泌型IgA抗体。  相似文献   

16.
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后小鼠粘膜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观测幽门螺杆菌 (Hp )全菌抗原和粘膜佐剂LT口服免疫Balb/c小鼠后的粘膜免疫应答 ,采用ELISPOT和ELISA法分析免疫小鼠胃粘膜、派伊尔小结 (PP )抗原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和小肠粘液唾液sIgA抗体。结果表明抗原免疫组、抗原 +佐剂组胃粘膜、PP抗原特异性sIgA ASC、IgG ASC数量明显增加 ,尤以sIgA ASC为甚 ,并且抗原 +佐剂组明显高于单纯抗原组和对照组 ;小肠粘液唾液特异sIgA水平两免疫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提示口服免疫可有效诱导粘膜免疫应答 ,局部特异sIgA在抗Hp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IL-12和IL-18基因免疫对HBcAg核酸疫苗诱导小鼠(H-2d)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肌肉注射法将HBV核心区DNA疫苗、IL-12质粒和IL-18 质粒接种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及IgG亚类(IgG1、IgG2a);LDH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cAg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免疫6周后,HBcAg DNA疫苗联合IL-12质粒、IL-18质粒和IL-12+IL-18质粒组小鼠的血清抗HBc终点滴度均明显高于单纯注射HBcAg DNA疫苗组小鼠(P<0.05),抗HBc IgG亚类以IgG2a占优.DNA疫苗免疫的各组小鼠,HBcAg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率均高于对照组(P组),其中C+IL-18组和C+IL-12+IL-18组中CTL值明显高于C组,尤以C+IL-12+IL-18组中的CTL杀伤率最高.结论:IL-12和IL-18基因与HBcAg DNA疫苗联合免疫,不仅能增强HBcAg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而且能增强HBcAg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弗氏佐剂及3种人用佐剂[Al(OH)3、Montanide ISA720、Montanide ISA51]对重组多表位蛋白M.RCAg-1(malaria random constructed antigen-1)在BALB/c小鼠及新西兰大白兔体内产生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弗氏佐剂、Al( OH)3佐剂、Montanide ISA720以及MontanideISA51佐剂分别与M.RCAg-1蛋白进行配伍,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及新西兰白兔;采用ELISA法检测M.RCAg-1蛋白及其所组成各个表位特异的血清IgG含量;间接荧光免疫试验分析不同配伍组免疫血清对天然疟原虫抗原的识别;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特异性鼠T淋巴细胞的活化;另借助生物传感器评价抗原与不同佐剂配伍组血清的亲和力,并用体外生长抑制试验(GIA)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佐剂可诱发不同水平的抗体滴度,Montanide ISA51佐剂配伍组的效果与弗氏佐剂组最为接近,并可使蛋白包含的11个表位肽能都较好诱发出特异性抗体,可有效激发以IFN-γ为主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且Montanide ISA51佐剂组免疫产生的抗体和M.RCAg-1蛋白质的亲和力高于其他两种佐剂;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和Al(OH)3佐剂免疫组不能诱发小鼠产生显著的IFN-γ反应(P>0.05).Montanide ISA51配伍蛋白质免疫产生的IgG在浓度为2mg/ml时对3D7和Dd2的抑制率分别为60%和100%,Al(OH)3佐剂组免疫兔血清IgG体外抑虫率较低(10%左右),而Montanide ISA720佐剂免疫组血清不能有效抑制疟原虫生长.结论 通过比较3种人用佐剂和弗氏佐剂对BALB/c小鼠和新西兰兔的免疫辅助效能显示,Montanide ISA51佐剂能很好的辅助M.RCAg-1蛋白疫苗诱发动物体内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做为疫苗的候选佐剂之一.  相似文献   

19.
CpG-ODN及PolyICLC在结核亚单位疫苗中的佐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LR识别配体不同组合佐剂对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免疫原性的影响及DDA对TLR识别配体的辅助效应。方法 CpG-ODN(CpG)和/或PolyICLC联合/不联合DDA,分别与融合蛋白Mtb10.4-HspX(MH)混合,制备亚单位疫苗,于第1、4、7周皮下免疫C57BL/6小鼠。以PBS和BCG(仅免疫1次)作为对照。末次免疫后6周,采血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并分离脾淋巴细胞,检测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水平。结果经MH及HspX抗原刺激后,MH+CpG+PolyICLC+DDA组小鼠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数高于其它各组(P<0.05),MH+CpG+PolyICLC组其次,显著高于MH+CpG及MH+PolyICLC组(P<0.05);联合DDA佐剂组均分别高于对应的未联合DDA佐剂组(P<0.05)。各亚单位疫苗组诱导产生的抗MH及HspX的IgG1、IgG2b、IgG2c水平均明显高于BCG组(P<0.05),其中MH+CpG+PolyICLC+DDA组3种抗体水平最高;各亚单位疫苗组IgG2c/IgG1均高于BCG组(P<0.05)。结论 CpG+PolyICLC+DDA佐剂增强了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CpG和PolyICLC具有佐剂协同作用;DDA有助于CpG和/或PolyICLC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进一步增强HIV DNA疫苗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将IL-17作为HIV DNA疫苗的分子佐剂免疫小鼠,旨在探讨IL-17对HIVDNA疫苗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IL-17构建到真核表达载体,与HW-1膜蛋白DNA疫苗pGX-Env联合免疫BALB/c小鼠;分别在第0、2周进行免疫,在第4周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抗-Env IgG、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和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CTL)等免疫学指标.结果 IL-17能够增强HIV DNA疫苗的特定免疫反应.与单注射疫苗组相比,IL-17作为佐剂组的T细胞增殖、抗体水平和CD4~+T细胞分泌IFN-γ、IL-4和IL-17的表达均无明显增强,但对CD8~+T细胞分泌IFN-γ的表达和体内CTL的效果影响明显(P<0.05).结论 IL-17作为分子佐剂不足以影响Th细胞分化,然而却能够增强特异性CD8~+T细胞中IFN-γ的表达,尤其是增强体内CTL反应.此结果为增强艾滋病DNA疫苗CD8~+T细胞活性和用于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