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92年 9月以来 ,我院开展内镜下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 16 8例 ,共 2 0 8枚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8例患者 ,男 12 2例 ,女 4 6例 ;年龄 7~ 70岁之间 ,其中 50岁以上年龄组患者最多 ,共 59例 ,占 35% ;镜下见息肉呈丘状、乳头状、分叶状或带蒂桑椹等多种形状 ,其中带蒂息肉 4 8枚 ,占2 3% ,50岁以上年龄组中共 31枚 ,占带蒂息肉的6 5%。息肉直径 <0 .5cm的 4 1枚 ,0 .5~ 1.0cm的 92枚 ,1~ 2cm的 6 3枚 ,>2cm的 12枚。共 2 0 8枚息肉。其在消化道中的分布为 :上消化道息肉 71枚 ,其中食管…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共经内镜套扎治疗上消化道息肉 3 1例 ,均获得成功 ,且无出血、穿孔及其他并发症 ,现将其技术处理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3 1例 ,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2 4 - 70岁。食管息肉 4例 ,贲门息肉 3例 ,胃体息肉 11例 ,胃窦息肉 12例 ,十二指肠球部息肉 1例。广基息肉 19例 ,亚蒂息肉 12例 ,息肉直径 0 5cm - 1 5cm。全部病例均为常规内镜检查发现 ,活检后经病理学检查排除了恶性病变 ,其中炎性息肉 17枚 ,增生性息肉 6枚 ,腺瘤性息肉 8枚。1 2 方法术前准备与常规胃…  相似文献   

3.
本院近 2年来在胃镜下行微波及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38例 ,5 2枚疗效确切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中 ,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2 0 - 76岁 ,平均年龄 4 8岁。病理检查 :腺瘤样息肉 10例 ,乳头状息肉 4例 ,增生性息肉 18例 ,炎性息肉 6例。 38例息肉病人共发现息肉 5 2枚。直径 <1.0cm者 2 8枚 (5 3.85 % ) ,1.1- 2 .0cm者 16枚 (30 .77% ) ,>2 .1cm者 8枚 (15 .38% )。分布在胃底 16枚 ,胃体 15枚 ,胃窦 2 1枚。息肉无蒂 2 6枚 (5 0 % ) ,亚蒂 16枚 (30 .77% ) ,有蒂 10枚 (19.2 3% )。1.2 治疗方法 :术前化验…  相似文献   

4.
991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笔者先后用微波凝固术及高频电凝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4 77例共 5 39枚 ,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 2 72例 ,女 2 0 5例 ;年龄 12~ 81岁 ,中位年龄4 2岁。 4 77例中上消化道息肉 2 4 8例 ,下消化道息肉 2 2 9例 ,其分布见表1;单发息肉 4 2 8例 ,多发息肉 4 9例 ,共检出息肉 5 39枚。息肉直径 <0 .6cm 2 37枚 ,0 .6~ 1cm 2 2 8枚 ,1.1~2cm 5 3枚 ,>2cm 2 1枚。息肉无蒂388枚 ,亚蒂 12 5枚 ,有蒂 2 6枚。病理类型 :炎性息肉 193例 ,增生性息肉 86例 ,腺瘤 11…  相似文献   

5.
我院 1 990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 ,从内镜检查的 2 96 8例患者中 ,发现大肠息肉 387例次(71 6颗 ) ,其中经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直径 >2 .5cm以上较大息肉 1 8例 (2 0颗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8例患者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8~75岁。息肉部位 :直肠 3颗 ,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 2颗 ,乙状结肠 1 0颗 ,横结肠 4颗 ,升结肠1颗。息肉直径 :2 .5cm~ 2 .7cm1 5颗 ,2 .8cm~ 3.0cm3颗 ,大于 3.0cm2颗。息肉型状 :广基无蒂 1颗 ,亚蒂 2颗 ,短蒂 5颗 ,长蒂 1 0颗 ,分叶 2颗。1 .2 手术方法①单纯圈套切除法…  相似文献   

6.
高频电联合微波切除消化道息肉1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自 1 992~ 2 0 0 1年 ,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凝电切结合息肉残端微波加热凝固法 ,切除胃、大肠息肉1 62例计 62 8颗。具有安全、有效、快速、痛苦小等优点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1 62例中男 1 2 6例 ,女 3 6例 ,年龄 1 6~ 65岁 ,平均 46岁。息肉分布  1 62例中 1 2 5例为单发 ,3 7例为多发 ,其中在胃 81颗 ,直肠 1 64颗 ,乙状结肠 1 0 9颗 ,降结肠1 2 6颗 ,横结肠 77颗 ,升结肠 5 8颗 ,回盲部 1 3颗 ,息肉直径 1~ 1 .9cm 441颗 ,2 .0~ 3 .5cm 1 87颗 ,所有息肉均经病理证实 ;炎性息肉 2 5颗 ,重度不典型增生性息肉 3 2…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一家 2例 ,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男 ,2 8岁 ,因反复便血 3个月于 1997年 7月 14日入院。其母因“直肠癌”于 2 0多年前施多次手术后去世。体检 :患者形体消瘦 ,腹部未扪及包块。直肠指诊 :距肛门3cm以上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电子结肠镜检查示自回盲瓣至直肠上段粘膜 ,满布大小不等的息肉 ,大的约 3~ 4cm ,小的约 0 .3~ 0 .5cm ,有的息肉表面糜烂出血。胃及小肠钡剂造影未见息肉。CEA 6 0 .1ng ml。入院诊断 :家族性腺瘤息肉病FAP。经TPN治疗两周后在全麻下施全结肠…  相似文献   

8.
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从 1994年 6月~ 1999年 6月间对 3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进行了微波治疗 ,疗效很好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患者 ,10例为住院患者 ,2 8例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2 2例 ,女 16例。年龄 2 1~ 72岁。其中单发 2 8例 ,多发 10例 ,共计息肉 6 6颗。治疗 46例次 ,摘除息肉 6 6颗 ,直径 0 2~3 6cm ,其中 0 2~ 0 9cm39颗 ,1 0~ 1 9cm19颗 ,2cm以上的 8颗。有蒂 18颗 ,亚蒂和广基 48颗。位于食道 1颗 ,胃 6颗 ,回盲部 5颗 ,升结肠 11颗 ,横结肠 12颗 ,降结肠 9颗 ,乙状结肠 8颗 ,直肠 14颗。病理检查 :腺瘤性息肉 2 2例 …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 1998年开展内窥镜下行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18例 ,现就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谈谈个人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8例胃、肠道息肉病人 ,男性 8例 ,女性 10例 ,最大年龄 6 0岁 ,最小年龄 35岁 ,平均 48.5岁。息肉分布 :胃窦部 11例 ,胃大弯 5例 ,直肠息肉 2例 ,单枚 14例 ,2枚 3例 ,3枚1例。息肉直径 0 .5~ 1.2cm。其中长蒂 14例 ,亚蒂 4例。治疗前病理检查报告均为慢性炎性改变。1.2 术前准备 病员胃肠道准备与内镜检查相同 ,检查血小板 ,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时间均正常者即可行该治疗。治疗仪器 :日…  相似文献   

10.
1993~ 1998年 ,我院采用直肠粘膜柱状梯形缝扎 ,辅以直肠周围间隙固脱注射及肛门环缩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 31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1例中男 2 7例 ,女 4例 ,年龄 16~ 76岁 ,平均 4 2 5岁。病 2~ 38年 ,平均 14 5年 ;脱出长度 8~ 10cm 19例 ,11~ 15cm 11例 ,19cm 1例。住院前在外院采取其它手术式治疗后复发 7例 ;合并单发性直肠息肉 5例 ;环状混合痔 2例 ;直肠溃疡性炎症 4例 ;术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 3例。本组全部合并严重肛门松驰 ,可通过 3横指以上。脱出直肠呈圆柱圆椎形 ,有环形皱襞 ,需…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1990~1996年应用内镜微波技术治疗消化道息肉121例154枚,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21例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粘膜慢性炎或腺病瘤样增生,排除粘膜细胞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息肉早期癌变者.其中,上消化道息肉116例,144枚,男48例58枚。女68例86枚。下消化道息肉5例中,男3例,8枚,女2例2枚。年龄24~80岁。其中广基型息肉至倍枚,带蒂型息肉5枚。最大息肉(带蒂)08cmXI.(kmX.scm。息肉分布:食管7枚,黄门10枚,胃体25枚,胃角切4枚,胃实部92枚,十二。指肠球都6枚,降结肠1枚,乙状结肠圳枚,乙状结肠直肠交…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2月 ,我院开展内镜下射频治疗大肠息肉 2 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 5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71岁 ,平均 48岁。息肉部位 :直肠 1 8例 ,乙状结肠 2例 ,降结肠 3例 ,横结肠 5例 ,升结肠 4例。大小 :直径 <0 .5 cm2 5枚 ,0 .6~ 1 .0 cm1 1枚 ,1 .1~ 1 .5 cm 1枚 ,1 .5~ 2 .0 cm3枚 ,共检出息肉 40枚。单发息肉 2 3例 ,多发息肉 4例 ,最多 1例 1 0枚。按山田分类 :广基 ( 、 ) 1 4枚 ,亚蒂 ( ) 1 6枚 ,有蒂 ( ) 1 0枚。病理类型 :腺瘤 2 5枚 (管状 2 0枚 ,绒毛状 4枚 ,…  相似文献   

13.
王保健  毕素坤 《四川医学》2001,22(6):578-579
我院内窥镜室 1996年 11月至 2 0 0 0年 7月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共诊断大肠息肉患者 116例 ,息肉总数143颗 ,均取活检经病理证实。对其中 52例 6 4颗息肉进行了内镜下微波治疗。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患者 ,男性 74例 ,女性 4 2例。年龄组与发病情况为 :2 0~ 2 9岁 7例 ,30~ 39岁9例 ,4 0~ 4 9岁 15例 ,50~ 59岁 4 8例 ,6 0岁以上 37例。息肉分布情况 :直肠 32颗 ,乙状结肠 4 4颗 ,降结肠 19颗 ,脾曲 3颗 ,横结肠 2 2颗 ,肝曲 5颗 ,升结肠 11颗 ,回盲部 7颗。息肉有蒂者 87颗 ,无蒂者 56颗。息肉 <1cm89颗 ,1~ 2 0cm4…  相似文献   

14.
内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有很多方法 ,我院近二年来 ,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 84例共 146颗息肉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84例患者 ,男 6 0例 ,女 2 4例 ,年龄 19~ 83岁 ,平均 5 0 .3岁。 146颗息肉 ,直径小于 0 .5cm 33颗 (2 2 .6 % ) ,0 .5~ 1.0cm 82颗 (5 6 .2 % ) ,1.0~ 2 .0cm 2 7颗 (18.5 % ) ,3.0~ 4.0cm4颗 (2 .7% )。有蒂息肉 87颗 (5 9.6 % ) ,无蒂息肉 5 9颗(4 0 4% )。单发息肉 5 6例 (6 6 .7% ) ,多发息肉 2 8例 (33.3% ) ,其中最多 1例达 18颗。位于直肠的 31颗 (2 1.2 % ) ,乙状结…  相似文献   

15.
1995~ 2 0 0 1年 ,我院经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 50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0例病人中 ,男 39例 ,女 1 1例 ;年龄 4~ 88岁 ,平均 54岁。其中食管异物 2 1例 (包括硬币、义齿、竹筷、鸡骨、海螺、鱼骨等 ) ,胃内异物 2 5例 (包括理发剪、线剪、义齿、鸡骨、柿石、山楂石、柿子牛肉混合石及钡石等 ) ,残胃吻合口缝线残留 4例。异物最长者 2 5cm ,最大者 8cm× 8cm× 7cm ,最多者有 7枚山楂石。1 .2 治疗方法术前以 1 0g/L地卡因喷洒咽部 ,病人左侧卧位 ,胃镜缓慢进入咽部后 ,常规检查食管、胃…  相似文献   

16.
类癌 (Carcinoid)是一种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 ,190 7年由德国病理学家Oberndorfer首先命名。消化道类癌常见于阑尾、空肠、回肠、直肠等处 ,胃类癌则比较少见 ,约占类癌的 2 %。近 15年来 ,我院共诊治胃类癌 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5 3~71岁 ,平均 6 2 .2岁。消化道出血 5例 ,上腹不适 2例 ,上腹部肿块 1例。伴有类癌综合征者 1例 ,表现为面色潮红、心悸、腹泻 ;伴贫血者 5例。肿瘤位于胃窦部 5例 ,胃体部 3例 ;直径>10 .0cm 1例 ,5 .1~ 10 .0cm 4例 ,2 .5~ 5 .0cm …  相似文献   

17.
我院于 1991~ 1997年应用成人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小儿结肠息肉 30例。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3 5~ 12岁。患儿均表现为间歇性便血 ,其中 4例伴有腹痛 ,病程 2月至 3年。 30例中单发性息肉 2 7例 ,多发性息肉 3例 ,息肉直径 0 .8~ 3.5cm ,息肉位于直肠 12例 (13颗 ) ,乙状结肠 17例 (2 1颗 ) ,降结肠 1例(1颗 )。1.2 方法1.2 .1 术前准备 :①肠道准备 :检查前一天晚餐后 ,用番泻叶 5~ 10 g泡入开水 50 0~ 80 0ml中 ,于 2 0分钟后至睡觉前分次服完 ,检查当天早餐吃流质 ,中午…  相似文献   

18.
CT定位下细针肺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5月 ,作者对我院常规检查 (痰细胞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 )未能确诊的 16 0例肺周围型病变的术前患者 ,在CT定位下 ,采用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FNALB)细胞学检查 ,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经胸部CT或磁共振 (MRI)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拟行手术治疗的肺周围病变患者 16 0例 ,男 98例 ,女6 2例。年龄 2 6~ 81岁 ,中位年龄 5 7.6岁。病变位于右肺者10 5例 ,左肺者 5 3例 ,双肺转移瘤 2例。病变的最大径为 1.5~ 5 .5cm ,中位数为 2 .9cm ,其中 1.5~ 2 .0cm 2 3例 …  相似文献   

19.
<正>我院近5年来采用经胃镜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4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47例中男71例,女76例,年龄20~70岁,平均39.65岁。食管9例,贲门12例,胃底1例,胃体31例(其中1例为残胃胃体),胃窦70例,幽门17例,十二指肠球部5例,食管、空肠吻合口1例,食管、残胃吻合口1例,其中多部位同时发生息肉7例。病理检查:腺瘤性息肉11例,疣状增生5例,黄色瘤8例,炎性息肉85例,增生性息肉38例。胃镜下所见:山田Ⅱ型126例,Ⅲ型16例,Ⅳ型5例;<0.5cm33枚,0.5~1.0cm 88枚,1.0~2.0cm 35枚,>7.0cm 7枚。单发息肉134例,多发13例,最多为4枚。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1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对 30例消化道息肉经内镜下行高频电切及电凝治疗 ,近期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年龄 2 6~ 71岁 ,平均4 9 .18岁。胃息肉 2 0例 ,男女各 10例 ;大肠息肉10例 ,男女各 5例。门诊治疗 19例 ,住院病人 11例 ,治疗前均经内镜及病理检查除外癌变。1.2 内镜检查 胃息肉 2 0例共 2 6颗 :分布在胃窦 13例 15颗 ,胃窦 胃体交界处 1例 5颗 ,胃体上部 3例各 1颗 ,贲门、幽门管口、吻合口处各 1例各1颗。单发 17例 ,多发 3例。息肉最大1.0cm× 1.0cm× 1.8cm ,最小 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