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较为常见,脑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ALK基因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但目前有关ALK基因重排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其预后、脑部放疗作用及放疗与ALK抑制剂有效结合值得大家探索。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同步放化疗都是Ⅲ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但近 20年来,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一直没有显著提高。近 2~3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肺癌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也证实了放疗与免疫检查点治疗具有协同作用。近来部分临床研究结果提示该治疗模式在Ⅲ期不可切除NSCLC中显著提高了疗效。本文综述 2017年以来最新临床研究,探讨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治疗联合模式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3.
Ye B  Zhao SH  Liu XY 《癌症》2007,26(7):795-797
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较,小细胞肺癌具有更快的肿瘤倍增时间、快速生长以及易于早期转移的特点.以往认为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不适合手术,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是化疗和放疗.但是许多研究表明手术对于早期局限型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益,特别是T2N0的患者,同时手术治疗能够防止其局部复发.但临床分期超过T2N0的患者,手术无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对于手术治疗适合哪一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手术如何联合化疗以及手术的方式仍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5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50例肺腺癌接受HEMe方案化疗,6例肺鳞癌接受HE方案化疗.结果总有效率为39.3%,肺腺癌有效率为42.0%,肺鳞癌有效率为16.7%.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5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同步治疗组累及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DT 60~64 Gy/30~32次/42~45 d.同步化疗:长春瑞滨25 mg/m2,d1,8,22,29;顺铂25 mg/m2,d1,2,8,9,22,23,29,30.同步放化疗后继续接受辅助化疗.序贯治疗组单纯累及野放疗同前,辅助化疗同前.结果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0%和36.0%;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0%、36.0%和37.5%、11.1%;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0.0%、16.0%和18.8%、0,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长春瑞滨和顺铂联合同步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为理想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6.
全脑放疗曾作为脑转移的标准治疗为临床广泛应用,近年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及系统治疗的发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放疗后对生活质量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全脑放疗的价值受到挑战。本综述旨在分析当前综合治疗背景下全脑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肿瘤放疗抵抗限制了放疗的疗效。提高放疗疗效仍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肿瘤干细胞、微小RNA、HGF/c-Met、常规分割放疗等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机制,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57例ⅢB期及ⅢA期不可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36例(ⅢA期9例,ⅢB期27例)行静脉化疗加胸部放疗(A组),21例(ⅢA期5例,ⅢB期16例)行支气管动脉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加胸部放疗(B组)。结果A、B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TTP)分别为12.0和11.75个月(P=0.74);中位生存期(MST)分别为17.96及18.33个月(P=0.46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29.1%、11.7%及76.2%、23.8%、4.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在静脉化疗联合胸部放疗的基础上合并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不能显著性改善不可手术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9.
 【摘要】 可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化疗的价值尚未肯定,局部晚期NSCLC同期化放疗后巩固化疗仍需进一步验证。贝伐单抗与化疗联合应用一线治疗晚期NSCLC优于单用化疗,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吉非替尼二线治疗晚期NSCLC的总生存优于多西紫杉醇。细胞分子信号通路和药理基因组学的研究结果可能指导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伊立替康与铂类联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优于EP方案,所有化疗取得缓解的广泛期SCLC接受预防性脑放疗(PCI)可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0.
化放疗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105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化、放序贯治疗组(A组)与单纯放疗组(B组).A组采用MVP或NP方案全身化疗2周期,休息1至2周胸部放疗;B组不做化疗,胸部放疗同A组.观察近期疗效,生存期,1、2年生存率及主要毒副反应、并发症.结果 A组有效率高于B组(92.0%对65.5%),中位生存期A组长于B组(15.5个月对11.4个月),A组和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8.0%、39.5%和60.0%、17.5%.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65,P<0.05).两组在Ⅲ~Ⅳ级血液学毒性、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序贯化、放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放疗对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与放疗联合可产生抗肿瘤免疫的协同作用。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可对靶病灶实现高精度和高剂量照射,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激活效应,同时因剂量梯度陡峭,可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1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是指利用立体定向等中心旋转技术,将高能放射线集束聚于某一局限病变的靶区,进行大剂量照射,使之发生不可逆的生物损伤,而正常组织免受或少受照射。目前SBRT可作为不能接受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关于SBRT治疗周围型肺癌和中心型肺癌的疗效肯定,但剂量分割模式未达成共识,应进一步探讨;SBRT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对SBRT治疗早期周围型、中央型NSCLC最佳剂量和分隔模式,SBRT与肺叶切除、胸腔镜手术疗效差异,SBRT联合免疫治疗等内容作一综述,以期为SBRT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胸部放疗在Ⅳ期寡转移NSCLC治疗中的意义,探索胸部放疗最佳介入时机。方法 将2008-2014年山西省肿瘤医院192例Ⅳ期“寡转移”NSCLC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化疗组、放疗早期介入组、放疗中期介入组、放疗晚期介入组。Kanplan-Meier法生存分析。结果 192例寡转移Ⅳ期NSCLC中位生存期为14.50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4%、24.0%、10.7%。单纯化疗组、放疗早期介入组、放疗中期介入组、放疗晚期介入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21、18、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4%、73%、71%、5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40%、32%、13%,3年生存率分别为0%、24%、16%、3%(P=0.000)。放疗剂量≥60 Gy与<60 Gy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1个月与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6%与53%,2年生存率分别为34%与21%,3年生存率为17%与10%(P=0.002)。结论 对于Ⅳ期寡转移NSCLC患者,胸部病灶放疗的较早期介入和高剂量放疗能提高患者局控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Annals of oncology》2019,30(8):1244-1253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ion (ICI) immunotherapy has revolutionized the approach to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particular, antibodies blocking the inhibitory immune checkpoints programmed death 1 (PD-1) and its ligand (PD-L1)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esponse rates,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and better tolerability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ytotoxic chemotherapy. Recently, ICI has moved from the second-line to the first-line setting for many patients with non-oncogene-addicted NSCLC, eithe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The next logical step is to examine this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NSCLC to improve long-term overall survival and cure rates.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SCLC, ICI with durvalumab after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has brought a major improvement in 2-year progression-free and overall survival, which holds promise for an improved cure rate. As the relapse pattern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ly resected early-stage NSCLC is predominantly systemic, high expectations rest on the integration of ICI therapy in their treatment approach.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with adjuvant or neo-adjuvant ICI are ongoing and will be discussed here. The advent of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has brought a valid altern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unfit for or not willing to undergo surgery. Data on combining systemic therapy and 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are virtually non-existent, but there is a strong biological rationale to combine radiotherapy and ICI therapy. Early findings in small feasibility studies are promising and now need to be explored in well-designed phase III trial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肿瘤三维放疗的原发肿瘤体积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2002-2017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再分析入组患者428例,可生存分析423例。化疗以铂类为基础的二药联合方案,中位化疗4个周期,PTV分界值63Gy,GTV分界值150cm3结果 Cox模型预后分析发现女性、治疗后KPS评分、单器官转移、N0-N1期、腺癌、放疗≥63Gy、4~6个周期化疗、近期有效、治疗后进展服用靶向药物、GTV体积<150cm3是良好预后因素(P均<0.05)。根据不同化放疗方案分层分析发现GTV体积≥150cm3全身化疗基础上联合原发肿瘤放疗剂量≥63Gy生存优于放疗剂量<63Gy (P<0.05)。结论 Ⅳ期NSCLC患者GTV体积≥150cm3,行4~6个周期化疗联合PTV放疗≥63 Gy和GTV体积<150cm3 ,行1~3个周期化疗联合PTV放疗≥63Gy也许延长Ⅳ期NSCLC患者总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易瑞沙治疗不能手术且不能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生存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不能手术且不能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接受胸部IMRT,同期易瑞沙250 mg 1 次/d。结果 2014—2017年入组30例,可分析29例。疗后1个月疗效评价CR、PR、SD、PD分别0、21、6、2例,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3%,客观有效率(CR+PR)为72%。中位随访25个月,死亡14例,存活15例;23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局部进展18例,远处转移14例。全组中位生存时间 26个月,中位PFS 11个月,1、2年OS和PFS分别为79%和44%、55%和18%。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分期对OS有影响(P=0.035、0.031),分期、原发灶直径、GTV和PTV对PFS有影响(P=0.000、0.016、0.039、0.030);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和PTV体积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0.012)。3级急性不良反应共2例,2级急性放射性肺炎7例。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且不能行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易瑞沙的治疗,客观有效率较高,患者耐受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深部聚焦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晚期NSCLC患者69例,其中联合组30例,单放组39例,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热疗采用深部聚焦热疗,每次均于放疗结束后2h内进行。结果联合组CR 10例,PR 15例;单放组CR 8例,PR 16例,两组局部有效率分别为83.3%和61.5%(P<0.05);联合组的不良反应较单放组未增加。结论放疗联合热疗较单纯放疗可以提高晚期NSCLC的局部有效率,降低放射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相当比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需行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就近年来术后放疗对NSCLC患者的作用和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