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LC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h和〉72h分为早期LC(ELC)和延迟LC(DLC)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89.12±37.59)minvs(77.31±25.65)min,P=0.058],术后住院时间[(4.8±3.13)dvs(4.1±2.23)d,P=0.75],并发症发生率[16.0%(4/25)vs13.43%(9/67),P=0.073]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与DLC组比较,ELC组中转开腹率明显降低[8.0%(2/25)vs16.42%(11/67),P〈0.01],总住院时间缩短(4.72dvs8.54d,P〈0.01)。【结论】E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CP)在单病种费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与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临床CP组与非CP单病种(对照组)的病种费用、平均住院日、药品比率综合比较。【结果】CP组次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及药费比率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CP通过规范诊疗行为,有效地降低整体医疗费用、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临床路径作为单病种付费标准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两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传统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比较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日、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0、4.58、7.42,P〈0.05或P〈0.01)。实验组的医疗护理品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01、6.69、2.09,f=33.84,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可行性,以期通过临床路径的实施,达到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1—7月我院收治的盆底重建术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实验组进行临床路径管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检查费与药费未见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有显著差异(P〈0.01);在评估与患者状况符合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方面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措施实施率的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盆底重建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首次住院时间、每年住院次数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哮喘患者按照住院时间段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心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首次住院时间,随访1~3年观察两组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 AMA)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首次住院出院时观察组焦虑量表评分减分值[(6.65±2.29)vs (3.80±1.45)]、首次住院时间[(18.03±4.05)d vs (13.80±4.49)d]、随访观察1~3年平均每年哮喘发作住院次数[(5.50±1.50)vs (9.60±2.5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早期心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方法】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必利治疗)和试验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0例。两组于治疗前和第42d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治疗第42d用临床疗效总评(CGI)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SANS(68.33±14.62vs67.72±14.42)、BPRS(47.33±8.21vs51.16±9.34)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sAN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55.30±8.86vs48.40±6.81)(P〈0.05),BP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23.10±4.45vs25.31±5.98)(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善满意(90.00%vs66.67%)和药物副作用轻(20.00%vs50.00%)(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疗效满意且药物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将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8.21±1.55)和(11.12±1.0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一0.00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3.47±0.19)万元和(4.22±0.3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7)。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有利于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再次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腹腔镜下行胆道探查的18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行传统开腹手术的18例再次胆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P〈0.01);术后平均住院费用较开腹组低(P〈0.01);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手术开展前期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长(P〈0.01),而后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是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优势的;只要术者有良好的解剖知识和掌握腹腔镜操作技巧,可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该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心诊疗模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AMI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AMI治疗,观察组另进行心理疏导与治疗。随访观察1年,比较两组随访前后患者焦虑程度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入院时(P〈0.01),且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6.51%(X^2=8.73,P〈0.01)。【结论】对AMI采用双心诊疗模式治疗,患者的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焦虑状况明显改善,其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循环酶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Hcy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心肌梗死型冠心病(AMI)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2.76士4.89)μmol/L、(17.69土7.11)μmol/L、(26.734士13.56)/μmol/L、(9.90士2.56)/μmol/L;SAP组、UAP组、AMI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Hcy水平明显高于sAP组、uAP组(P〈O.01);UAP组Hcy水平高于SAP组(P〈0.01)。【结论】临床上常规检测Hcy,对高Hcy患者给予干预治疗,以降低高Hcy血症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膜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2012年7月起至2013年7月启用临床路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49例患者(试验组)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未启用临床路径前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49患者(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透液培养的阳性率、腹透液转清的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相关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腹透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腹膜透析液检测好转及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人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腹膜炎复发显著减少,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腹膜炎的治疗中采用临床路径,可促进患者的临床好转、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能显著减少腹膜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临床效果。【方法】乳糜尿患者21例,年龄43~72岁。经腹膜后腹腔镜手术(A组)12例,病变位于左侧7例,右侧3例,双侧2例;传统开放手术(B组)9例,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5例,双侧2例,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21例患者术后近期乳糜尿消失。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8.4±32.3)min和(104.6±23.6)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6.3±34.8)mL和(131.5±75.3)mL(P〈0.01);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32.4±12.6)h和(47.9±18.3)h(P〈0.01);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8±0.8)d和(2.7±1.8)d(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7±2.5)d和(8.7±1.5)d(P〈0.01)。随访时间3~60个月,A、B组各有1例复发。B组中2例伤口延迟愈合。【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疗效与开放手术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手足口病(普通型)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将西安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30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实施临床路径病例153例(试验组)和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153例病例(对照组)的住院天数、费用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4.56±0.45)d ,(6.18±0.63)d ,住院天数平均相差1.6 d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费用分别为(2158.57±42.65)元,(4041.34±35.23)元,二者相差1882.77元,试验组住院天数、治疗费、检查费、药物费用、杂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试验组的满意度为98.69%(151/153)远远高于对照组81.04%(124/15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569,P <0.01);而对临床医生的调查显示临床路径实施可减少工作量。【结论】对普通型手足口病病例实施临床路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护主动医疗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均给予常规疗法、营养支持及必要时给予支纤镜下灌洗等综合处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s—associated pneumonia,VAP)、死亡数、气管切开发生率、气压伤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发生VAP的例数分别为2和8例(P〈0.05);气管切开例数分别为0和8例(P〈0.01);气压伤并发症例数分别为0和4例(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为(8.1±7.3)d和(15.2±8.3)d(P〈0.05);住院时间为(11±5)d和(16±9)d(P〈0.05),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5例。【结论】有创-无创序贯疗法结合支纤镜、营养支持及常规疗法等综合处理措施提高了AECOPD患者的疗效,特别是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疗法可有效地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率,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气管切开需求,减少气压伤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畀位囊肿的价值。【方法】120例术前诊断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按住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60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痛经缓解率、妊娠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比开腹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开腹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P〈0.01);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痛经缓解率、妊娠率与开腹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但腹腔镜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人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3年5月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人180例为观察组,采用目标管理与临床路径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病人;2007年6月2010年5月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人168例为对照组,采用临床路径方法管理病人;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过程中缺陷发生情况及病人、医生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10.48±3.27)d,观察组(8.46±2.9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费用对照组(6894.65±800.38)元,观察组(8023.30±654.94)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人对疾病知晓率对照组90.5%,观察组99.4%;病人满意度对照组为89.9%,观察纽为99.2%;医生满意度对照纽为89.3%,观察组为97.8%;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病人,可以规范,1名床护理路径,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率,从而减少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对疾病的知晓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的评价。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0月共行111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中838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CP组),280例实施传统的医疗护理(非CP组),以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满意度等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P组与非CP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30±1.50d)和(6.45±1.85d)(P〈0.05);住院费用分别为(5995.70±448.90元)和(6523.80±655.20元)(P〈0.05);CP组术后排气时间(29.04±7.92h)和非CP组时间(43.2±18.8h)(P〈0.05);满意度分别为(98.75±2.22%)和(95.00±6.27%)(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满意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肌钙蛋白I(cTn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NS250mL治疗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Fib和cTnI及疗效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Fib(5.15±0.76vs5.15±0.57)和cTnI(0.50±0.13vs0.49±0.12)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5d后对照组血浆Fib和cTnI变化并不明显而实验组血浆Fib(3.18±0.58vs5.15±0.76)和cTnI(0.18±0.06vs0.50±0.13)明显下降且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90%vs60%,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UA患者血浆Fib、cTnI水平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骨科创伤及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63例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植皮手术治疗,将1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1例,采用心理护理、健康训练和VSD技术,对照组82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愈合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76±0.48)次、(10.86±2.37)d、(14.52±3.19)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9.48±1.49)次、(22.24±4.73)d、(30.38±7.62)d,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愈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27%(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率为9.88%,显著低于对照纽患者29.0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是专门针对骨科创伤创面进行的护理方法,其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加快创伤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患者住院全程。对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以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在精神科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