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UAP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血栓通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均观察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0.25 m V的导联总数(NST)和心电图ST段压低的电压总量(∑ST),判定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栓通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1.4±1.3)次∕周比(2.2±1.4)次/周,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3.3±1.8)min/次比(4.3±1.9)min∕次,P0.05〕,心电图NST少于对照组〔(1.14±1.04)个比(1.70±1.06)个,P0.05〕、心电图∑ST低于对照组〔(2.64±1.13)mm比(3.42±1.34)mm,P0.05〕。血栓通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血栓通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3.3%,与血栓通组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严重出血。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治疗UAP安全有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24h Holter缺血总时间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86%(P〈0.05),且治疗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及24h Holter缺血总时间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江波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10(11):1086-1089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4-02~2016-08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周。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血清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内科》2021,(2)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S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10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心绞痛发作情况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每周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可显著改善SAP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代谢状况,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安全性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雷诺嗪缓释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氯吡格雷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诺嗪缓释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诺嗪缓释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ST-T段的影响。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顽固性心绞痛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1.883和0.727,P值分别为0.060和0.467)。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有效减少顽固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且安全性较高,但其改善心电图ST-T段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老年UA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7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轻微,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UA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5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一般心绞痛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联合组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期间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血液生化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试验组及对照组(P0.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液生化学指标,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缓解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与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中药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龙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和肠溶阿司匹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水平以及心肌耗氧指数(RPP)。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观察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TFPI-2水平及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TFPI-2水平及RP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血浆TFPI-2水平和RP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阿司匹林、8受体阻滞剂等一般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地尔硫卓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d。观察患者治疗后每天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地尔硫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49/49),高于对照组的89.8%(44/4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49),低于对照组的12.2%(6/49)(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并记录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65/70),高于对照组的67.4%(31/46)(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功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CI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3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连用7 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9%(60/66),高于对照组的77.6%(52/67)(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脂、炎性反应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瑞舒伐他汀,疗程均为12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观察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血清hs-CRP、HCY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51/60),高于对照组的52.8%(17/36)(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UAP患者炎性反应、血脂、HCY水平及心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高于对照组的80.0%(48/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缓解时间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50例),测定治疗前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指标的变化。结果: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其中卡维地洛组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均〈0.05)。卡维地洛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缩短,ST段下移减轻(P〈0.01,〈0.05),但卡维地洛组疗效更加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的72%(P〈0.05)。结论:卡维地洛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抑制冠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伴有不同程度焦虑情绪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51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同时给予社区干预治疗,观察1个月,随访1年。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状况,比较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段变化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干预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减轻或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焦虑等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静息心电图、血压、心率以及心肌耗氧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7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有效治疗UAP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