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市阎良井家村奶牛场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奶牛场监测48人,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阳性10例(20.83%),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6份阳性(60.0%),RBPT和SAT结果经复检符合率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3例。与西安市灞桥泰源奶牛场人群布病感染比较,除RB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0,P〈0.01)外,SAT阳性率和感染、发病类型构成和隐性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村奶牛场疫情呈集中发病趋势,应密切关注人、畜动态发病。  相似文献   

2.
李秀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6):510-510
目的 通过实验室检验的结果,为布病患者的确诊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检验。结果 28份被检血清中,用RBPT试验方法初筛,共检出RBPT阳性血清7份,疑似RBPT阳性血清2份;RBPT阳性和疑似RBPT阳性被检血清共9份,经SAT确证试验再次检验后,共检出SAT阳性被检血清5份,无疑似SAT阳性血清检出。结论 2种方法检验后,综合判定5份SAT阳性被检血清的提供者确诊为布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调查,了解布病在职业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人样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获得布病疫情资料。结果调查478人,患病3人,确定新发病人3例,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血检478人份,SAT阳性2人,RBPT阳性3人。结论青海省西宁地区职业人群中存在着布病的流行,疫情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检测不同临床期的布病患者时,评价布鲁氏菌双抗原夹心酶免疫试验(DAgS-ELISA)真实性和诊断效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实验研究方法,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SAT)为标准,比较DAgS-ELISA、快速双抗原夹心ELISA(QDAgS-ELIS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补体结合试验(CFT)以及间接酶联免疫试验(I-ELISA)5种血清学筛检方法。[结果]应用以上5种方法同时检测急性期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DAgS-ELISA的总一致性和约登指数最高,为96.49%和93.44%,其假阴性率最低为2.27%,U检验显示DAgS-ELISA与CFT、Ⅰ-ELISA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T诊断效能最高,为100.00%。对慢性期布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进行检测,QDAgS-ELISA、RBPT、Ⅰ-ELISA灵敏度均为100.00%,DAgS-ELISA为93.33%,CFT为40%,U检验显示DAgS-ELISA与RBPT、Ⅰ-ELISA灵敏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F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gS-ELISA与Ⅰ-ELISA、CFT间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AT方法为金标准,DAgS-ELISA方法在检测急性期布病患者时,其敏感度高、特异度强、一致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求快速、简便、准确的布鲁杆菌病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布鲁杆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对疑似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进行同步检验。结果用RBPT和SAT 2种方法同时检测疑似布病患者血清524份,RBPT的阳性率为21.18%(111/524),SAT的阳性率为22.14%(116/524)。在413份RBPT阴性的血清中,有7份SAT阳性,假阳性率为1.69%。RBPT与SAT总体阳性进行比较,敏感度为93.97%,特异度为99.51%。经一致性检验,K值为0.95,2种试验方法的一致性很高;RBPT与SAT 1∶100++及以上阳性者比较,K值为0.60,2种试验方法的一致性不高。结论 RBPT的假阳性率很高,不能替代SAT用于布病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监测县(省级监测点)布病职业人群血清检验结果的分析,了解监测县开展布病血清学检验现状。方法依据2005年《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检验,检验方法采用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试管凝集试验(SAT)复检方式进行,试剂有效期内使用,结果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监测县完成RBPT检测血清401份,检出阳性血清6份(1.25%),SAT阳性5份(滴度均为1:100);阳性血清经西安市疾病控制中心复检仅确认阳性1份,复检后阳性率为0.25%,复检前后阳性率经Χ^2检验,虽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布病感染相对危险性(OR值)则分别下降了5.0~6.0倍。RBPT和SAT复检符合率分别为16.7%和20.0%,阳性血清经省疾控中心复检与西安市疾病控制中心结果一致。依据“方案”和GB判定病例1例。另外省、市级监测点,由于人群不同,RBPT和SAT阳性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6,P〈0.01)。结论监测县血清检验符合率不高的原因,与实验中缺乏对照、实验条件控制不好、未开展实验室质控等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了解布氏杆菌病(布病)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和《西安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监测,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该周期累计完成5个区县5217人的监测任务,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胛)检测血清1139份,阳性25N(2.2%);阳性血清经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6份阳性(24.0%),RBPT和SAT经市疾控中心复检仅有阳性1份(滴度均〉1:100),结合GB和流行病学判定病例1例。结论提示布病疫情呈现波动趋势,仍应进行动态观察,密切关注人、畜发病动态。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阳性状况,为今后献血者的招募方式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3年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资料及血液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结果,按献血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血型、婚否、献血次数和献血区域等项目分析。结果 献血共148976人份中,总阳性3347人份,(占2.25%),男性(占2.32%),女性(占2.09%),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P<0.05)。年龄段以46~55岁阳性率最高,为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7,P<0.05),以梅毒阳性(1.15%)最高。职业以军人、医务人员、学生及公务员等群体阳性较低(平均1.31%),农民阳性率最高(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1,P<0.05)。学历与阳性关系本科(及以上)阳性最低(1.29%),小学文化阳性最高(4.67%),说明学历与阳性率有明显差异。血型与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P>0.05)。已婚与未婚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P>0.05)。献血次数与阳性关系笫1次献血阳性率4.32%,笫2次献血阳性率1.77%,献血≥3次阳性率0.86%,说明献血次数与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88,P<0.05)。抗-HIV初筛阳性202人份,经市疾控中心确认HIV阳性22例,确认阳性率1.48/万。结论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范做好无偿献血宣传工作,尽量做到有高危行为的人在采血前淘汰,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高素质和固定献血队伍,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稳定控制区考核评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现况流行病学调查。人畜血清采用普通平板凝集(HT)、试管凝集(SAT)、补体结合(CFT)等血清试验^[1]。(毕)1989-1991年考核抽检动物标本960份,经畜间血清学检查全部阴性、动物内脏、流产物等标本1621份经培养检菌全部阴性。对8个病区县重点人群2580人抽检,血清学检查,全部阴性。(结论)临沂市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布布病稳定控制区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灞桥区某奶牛场人群布氏杆菌感染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对确认2头布病牛的调查,了解某奶场人群布氏杆菌感染现况。方法根据《陕西省布病监测方案》开展调查,采集密切接触者血清,应用RBPT和SAT试验进行布氏杆菌筛查;病例判定依据GB15988—1995。结果该场20人接受检测,RBPT试验阳性13人(65.o%),与西安市布病监测点阳性率(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652,P〈0.01),13例既往感染者,经SAT试验,抗体滴度在1:100以上者6例(30.0%),抗体滴度在1:200和1:400分别为2例,判定为现症感染者,与监测点阳性率(0.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525,P〈0.01)。结论该人群感染明显高于一般职业人群。牛种布氏杆菌由于无临床症状未引起足够重视,本调查提示:职业人群高感染现象,值得在监测和临床工作中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