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上清丸湿敷结合冰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在79例盖诺化疗患者中,常规组30例,常规用NS100m1加地塞米松50~10mg于输入盖诺前后冲管,湿敷组49例,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溶液冲管的基础上结合上清丸湿敷、冰敷.结果上清丸湿敷结合冰敷在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中,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地塞米松溶液冲管.湿敷组与常规纽比较,P<0.01.结论上清丸湿敷结合冰敷可有效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硫酸镁纱布局部湿敷用于造影剂渗漏早期软组织损伤时环节质控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造影剂渗漏发生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常规湿敷,观察组用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中加强环节质控,7d后观察2组局部损伤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0.0%,对照组显效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造影剂渗漏早期致局部软组织损伤,用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中进行环节质控效果优于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敷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3.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治疗造影剂渗漏的效果。方法将22例患者按造影剂渗漏发生的时间顺序分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地塞米联合马铃薯片湿敷,24h后观察两组局部损伤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6.7%,对照组治愈率20%,经Fisher精确检验,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治疗造影剂外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地塞米松与50%硫酸镁溶液联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使用盖诺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4个疗程的化疗,试验组在滴注盖诺时用地塞米松加入50%硫酸镁溶液湿敷,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9%,疼痛程度评分为(2.60±1.05)分;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86%,疼痛程度评分为(5.72±2.41)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用地塞米松与50%硫酸镁溶液联用湿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发生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酸镁冰敷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冰敷、单独硫酸镁湿敷、单独冰敷、空白对照4组,硫酸镁冰敷、单独硫酸镁湿敷、单独冰敷组各40例,空白对照组20例,观察各组静脉炎及注射部位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硫酸镁冰敷组、单独硫酸镁湿敷组、单独冰敷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硫酸镁冰敷组与单独硫酸镁湿敷组、单独冰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冰敷是预防乳腺癌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按压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治疗对比剂渗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对比剂渗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5例发生渗漏后早期按压肿胀局部,按压面积以超过肿胀部位1 cm,以包绕式抓握法,视患者皮肤弹性,适度加压,时间二十至数十分钟不等,直至局部肿胀组织软化,联合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对照组15例用传统的方法,即1%利多卡因5 mg+地塞米松5 mg局部扇形封闭后予50%硫酸镁湿敷,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对比剂外渗后,早期充足按压直至局部肿胀组织软化尤为重要,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对比剂的稀释和吸收,联合辅助2%利多卡因+50%硫酸镁湿敷疗程短,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冰敷加喜辽妥与硫酸镁冷湿敷两组联合地塞米松对诺维本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静脉输注诺维本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前10min~15min均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观察组用冰敷加喜辽妥外用,对照组用50%硫酸镁冷湿敷,观察两组局部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局部镇痛效果及发生静脉炎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冰敷加喜辽妥对静脉输注诺维本所致的静脉炎疗效优于50%硫酸镁冷湿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徐萍  郑求姣 《护理与康复》2011,10(3):240-241
目的 观察两种湿敷溶液纱布局部外敷用于造影剂渗漏早期软组织损伤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造影剂渗漏发生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地塞米松加50%硫酸镁湿敷,7 d后观察两组局部损伤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0.0%,对照组显效率26.7%,x2 =7.301,P<0...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血管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已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的100例冠心病患者,该100名患者均于6个月前在外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手术,现在我院复查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参照,评估患者血管狭窄和通畅情况,计算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通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血管检查结果与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100例冠心病患者中,临床综合诊断共有21例血管再狭窄,其余79例患者血管保持通畅。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对冠脉支架术后血管通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 20%、95. 24%、96. 00%、98. 70%、86. 96%,其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 743)。结论:采用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情况可予以灵敏、准确反映,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术后随访复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且影像质量优良,无一例出现严重渗漏和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黄桂传  李燕奎 《全科护理》2010,8(4):317-318
[目的]总结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且影像质量优良,无一例出现严重渗漏和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血液病化疗同步药物湿敷时,不同药物配比对预防静脉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成人患者90例分别平均分为三组,选择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2.5mg同步化疗前静脉湿敷为实验组1,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5mg同步化疗前静脉湿敷为实验组2,常规化疗不使用同步化疗前药物静脉湿敷为观察组。结果:实验组1和2均与观察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实验组1湿敷疗效高于实验组2,p<0.05。结论:用2%利多卡因及25%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可以很好地预防静脉炎发生;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2.5mg比2%利多卡因5ml 25%硫酸镁15 ml 地塞米松5mg湿敷预防静脉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维生素B12温湿敷治疗输液渗漏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输液渗漏的住院患者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地塞米松加维生素B12局部温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比较2组24h、48h、72h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间点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地塞米松加维生素B12温湿敷治疗输液渗漏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对肿瘤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上肢浅静脉化疗发生渗漏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用2%利多卡因5ml加地塞米松5mg在距离肿胀1cm处局部环形封闭,然后用50%硫酸镁湿敷。实验组封闭方法同对照组,然后用南天仙子湿敷药物渗漏部位,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1,3,5d后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南天仙子湿敷化疗药物渗漏疗效优于硫酸镁湿敷。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方法治疗化疗药物渗漏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冰敷及新鲜芦荟汁外涂与50%硫酸镁冷湿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的效果。方法:59例患者分为3组。第l组30例渗漏后立即冰敷l~2h,间歇lh时及冰敷停止后用新鲜芦荟汁外涂;第2组25例渗漏后立即用4层纱布浸湿50%硫酸镁持续冷湿敷。第3组4例渗漏发生24h~14d后才进行上述处理。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100%、96%和0%。结论:渗漏后立即冷敷或冰敷是防治外渗损伤的关键.24h后药物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在累积加重,再作处理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850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操作和指导,并对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50例64排CT冠脉检查患者无一例渗漏,成功率(图像优良)达到95.63%.结论 严格的护理操作和心理、生理干预是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局部冰敷加利百素外擦预防盖诺致周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接受了1-3个疗程的化疗(方案均为NP)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硫酸镁湿敷和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静滴护理外,还增加了局部间断冰敷与利百素外擦,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局部间断冰敷加利百素外擦能有效减少输注盖诺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大大降低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56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病人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5例出现一过性热感,其中1例同时合并皮肤瘙痒、1例恶心欲呕;2例单独出现皮肤瘙痒;49例无任何不良反应.2例出现穿刺点局部对比剂外渗,经50%硫酸镁溶液湿敷后吸收.51例CTA检查成功,5例检查过程中无法配合,检查失败.结论:加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护理,根据病人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DSCTCA)检查,对其中76例患者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及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 检查,分析比较DSCTC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4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DSCTCA检查,并可清晰显示冠脉主干及部分分支,228例患者的747支冠脉伴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76例患者的122支冠状动脉伴有重度狭窄或闭塞,以CAG为金标准,得出DSCTA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00%及94.84%,尤其对于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准确性达98.92%.结论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接近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在治疗静脉炎中的疗效。方法将本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静脉输液渗漏导致静脉炎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50%硫酸镁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对照组患者用新鲜土豆片外敷,分析比较2种方法对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静脉炎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0%硫酸镁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的疗效显著、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