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比较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给予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35例.B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A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甲状腺功能、创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状腺多发结节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及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40例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比较组间治愈率、复发率及甲状腺功能,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SH、FT4、FT3等甲状腺功能表现明显好于对照组,但其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术可良好改善甲状腺多发结节的预后功能保留,但术中需严密控制病灶组织的全面切除,以避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医院治疗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成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各27例,全切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次全切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治疗以后,次全切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全切组患者,全切组手术时间、镇痛剂的使用量、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高于次全切组,全切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要比次全切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患者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手术与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时,次全切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患侧甲状腺全切并峡部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实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15例孤立性甲状腺结节病人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并峡部切除术治疗效果。结果:病理证实189例为甲状腺良性病变,26例为甲状腺癌。术后均未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癌病人均存活,无癌复发。结论:患侧甲状腺全切并峡部切除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一临床实用术式。  相似文献   

5.
针药复合麻醉在颈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麻醉是一种不麻不醉的特殊麻醉方法,临床应用已久,现已被人们所遗忘。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针药复合麻醉行颈部手术,避免了单纯针刺麻醉镇痛不全的难关,兹对它的临床使用价值探讨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212例,男95例,女117例,年龄10~69岁,病种包括甲状腺腺瘤115例,甲状腺囊肿30例,甲亢14例,甲状腺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大6例,颈部脂肪瘤、囊肿、淋巴结核等44例。手术方式分别为甲状腺腺瘤摘除,甲状腺囊肿摘除,甲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腺叶全切除,颈部脂肪瘤、囊肿、淋巴结摘除。2 针麻方法及效…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自1988年来,采用注射用水风齿痛穴封闭加扶突穴局麻药封闭,用于甲状腺手术228例,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12例,女216例.年龄17~71岁,甲状腺腺叶切除术34例;甲状腺腺叶次全切除术46例,甲状腺瘤摘除术64例,甲状腺囊肿摘除术84例。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21例。手术时间最长190分钟,最短50分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甲状腺结节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分别采用一侧甲状腺手术切除、双侧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腺瘤剔除手术、一侧腺叶全切加峡叶加对侧次全切除等四种手术方式治疗,针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20例甲状腺结节均治愈,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术中给予紧急修复,3例患者半年后恢复,1例患者形成永久性损伤。结论:经B超术前诊断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针对不同手术合理操作是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98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平均费用均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后多出现吞咽不适、颈部疼痛、切口粘连、声音嘶哑和手足抽搐等并发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经济、有效的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笔者整理的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80例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选择时间为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按照随机分配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联合放射性碘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T2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基础上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同时采用放射线碘治疗对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55例)和B组(甲状腺全切除术,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少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低于B组的22.2%(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及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操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125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暂时性出现低钙症状35例(28%),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全切术并中央区颈清扫术后出现低钙症状25例(71.4%)明显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论:甲状腺全切除及中央区颈清扫术影响甲状腺旁腺功能,提高术者素质,遵循精确的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99年起,对甲状腺囊肿运用中医药进行辨证施治,共治疗1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38例甲状腺囊肿病人中,男性45例,女姓93例;年龄10~75岁,其中10~45岁者112例占总病人的81.2%;病程最短3天,最长7年,大多数在1年以内;囊肿部位在甲状腺左侧者71例,右侧者67例;按之呈囊性感,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活动,囊肿最小为0.8cm×1.2cm,最大为5.0cm×4.5cm,部分病人有压痛。全部病例经作甲状腺碘131检查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T3、T4正常;对甲状腺扫描提示为良性结节者作A型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为液性包块。治疗方法采用清热化痰、逐…  相似文献   

13.
笔者采用激光配合中药治疗瘿瘤(包括甲状腺囊肿、甲状腺机能亢进所致甲状腺肿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中12例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2例中,男3例,女9例;年龄11~46岁;其中甲状腺囊肿患者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者4例。患者甲状腺囊肿大者如鸡蛋,小者如杏核。甲状腺机能亢进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多为弥漫性肿大,质地相对较硬,并都具手术指征。治疗方法予中药消瘿散结汤(浙贝10g、夏枯草10g、煅牡蛎30g、连翘15g、桔梗10g、牛蒡子10g、丝瓜络10g、丹参15g、蒲公英15g。甲状腺囊肿者加厚朴、三棱、莪术;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加元参、白芍、知…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手术不同术式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MTC)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总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8.4%、82.6%、78.3%。原发灶行单侧腺叶峡部切除者中,出现术后暂时性声带麻痹4例,在术后2月后恢复正常;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者中,术后声嘶5例,低钙抽搐5例,术后3个月后经对侧代偿恢复。术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者16例,其中中央区清扫后同侧侧颈、同侧侧颈清扫后同侧侧颈、同侧侧颈清扫后对侧侧颈、双侧侧颈清扫后颈部、中央区或和甲状腺及上纵隔复发例数分别为2、3、4、4、5、1例。首次手术行全甲状腺切除组甲状腺区的复发率低于甲状腺次全腺叶切除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甲状腺切除组与甲状腺次全腺叶切除组两组的甲状腺区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甲状腺肿瘤摘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1月 ,对 96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区放置引流物进行改进 ,将术区放置胶皮引流条改为放置“Y”型管引流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96例 ,男 15例 ,女 81例。年龄 33~ 75岁 ,平均年龄 5 1岁。本组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5 2例 ,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30例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14例 (术中快速病理证实诊断 ) ,其中 10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 ,4例行患侧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有条件者术后加用131I介入治疗 ,并给予甲状腺冻干制剂长期…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1月 ,对 96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病人术区放置引流物进行改进 ,将术区放置胶皮引流条改为放置“Y”型管引流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96例 ,男 15例 ,女 81例。年龄 33~ 75岁 ,平均年龄 5 1岁。本组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5 2例 ,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30例 ,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14例 (术中快速病理证实诊断 ) ,其中 10例行患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 ,4例行患侧全切及对侧次全切除。有条件者术后加用131I介入治疗 ,并给予甲状腺冻干制剂长期…  相似文献   

17.
针刺麻醉在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笔者对甲状腺腺瘤手术采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合谷穴,复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45例(简称针麻组),效果满意,并与单纯颈浅丛神经阻滞20例(简称颈丛组)作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针麻组45例,男8例,女37例;年龄18~60岁,平均28.8岁;其中单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25例,甲状腺次全切术20例。对照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1.5岁;其中单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14例,甲状腺次全切术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瘤体大小均无差异,术前均经检查排除甲状腺癌、甲亢及合并气管移位、气管软化等。 2 操作方法 …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在1979年6月前共作甲状腺针麻手术482例,成功率99.5%,优良率79.0%。男性103例,女性379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病种有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包括腺瘤囊性变)和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方式为甲状腺次全切除。电麻仪用北航57-6或G6805,刺激频率;邻近穴100赫芝,远端穴5~10赫芝,均连续波,刺激强度以病员能耐受的最大刺激强度。针麻效果采用三级评定法,把原Ⅲ、Ⅵ级合并为Ⅲ级,  相似文献   

19.
袁军 《福建中医药》1999,30(4):33-34
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已久。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针药复合麻醉行甲状腺手术,避免单纯针刺麻醉镇痛不全的难关,兹对它的临床使用价值探讨如下,以供临床参考。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10~69岁;病种包括甲状腺腺瘤62例,甲状腺囊肿18例,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4例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疗效。结果:74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主要以甲状腺全切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