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动态心电图发现与症状相关的ST段抬高的患者中,17例患者68%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50%冠状动脉狭窄动态心电图判断的痉挛血管、LAD20例、LCX2例,RCA4例,其中1例LAD及RCA同时发生。其中动态心电图提示LAD痉挛的20例患者,8例未见冠状动脉存在>50%以上狭窄。对于7例双支或多支病变者,仅有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与CAG结果完全符合。结论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对变异性心绞痛诊断有重要价值,此类患者常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以LAD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心痛定是血管扩张剂,它通过抑制缓慢钙离子流而解除血管平滑肌收缩。本文报道127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使用心痛定的疗效观察。患者的诊断标准是:1次以上休息时出现严重心绞痛发作,伴至少2个导联(除 aVR 外)出现可逆性 ST 段抬高与/或冠状动脉造影时出现自发或麦角新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伴典型缺血性胸痛与心电图 ST 段偏移。本文男性60例,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冠状动脉痉挛与ST段偏移的关系,冠状动脉痉挛与固定的狭窄位置的关系以及冠状动脉痉挛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153例伴有冠状动脉痉挛的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对170例次冠状动脉痉挛发作病人,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使用射线可透过的碳纤维电极和导线的12导联心电图分析研究结果,58例次伴有ST段上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及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病变情况 ,对 18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 ,且不断演变。 18例患者均有有意义冠脉狭窄 ,冠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痉挛可能是中老年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生基础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变异型心绞痛又称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由冠状动脉一过性痉挛收缩引起,心电图 ST段可抬高或压低,可伴有心律失常。本文报道一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静息、发作及 PCI 术后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诊治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变异型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短暂、反复痉挛引起的,心电图相应导联表现为ST段抬高的特殊类型心绞痛~([1])。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达17%~([2])。大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正常,对于其处理临床上常常束手无策。由于目前对于冠状动脉痉挛的结构、成因和机制认识不足,临床上无法进行风险分层,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动态肺动脉压(PAP)监测评价变异型心绞痛的血动力学反应。共5例男性,平均51.8(40--62)岁、心绞痛病史均较短,其中4例有夜间休息时疼痛.4例冠状动脉造影时可诱发冠脉痉挛,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本研究前停用除硝酸甘油外的抗心绞痛药物.在常规透视下以尖端附有微型传感器的心导管放入近端肺动脉进行PAP监测,并以CM_2.CM5导联和调频记录仪监测心电图,测量ST段改变.分别记录平时活动和心绞痛发作、冠状动脉造影.麦角新硷诱发试验以及运动试验的心电图和PAP. 分析共270小时的动态监测记录,有20次显著ST段改变(>1毫米)的发作(12次有疼痛,8  相似文献   

8.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表现为ST段抬高者,其冠状功脉有严重痉挛,有些病例则表现为ST段下降,这种动力性冠状动脉狭窄对引起心肌缺血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和临床结果提示,ST段的偏移可能不仅依赖于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和部位,而且有赖于侧枝循环发展的范围。但由于侧枝血管出现短暂,加以痉挛和非痉挛动脉提供侧枝血流的观察技术上的困难,常不易证实。本文报道三例劳力型及安静型心绞痛,当用麦角新碱诱发冠脉痉挛时,短暂观察到由非痉挛动脉向缺血区形成的侧枝血管。  相似文献   

9.
<正>冠状动脉(冠脉)痉挛是心外膜血管突然发生强烈的收缩,导致血管腔完全闭塞或次全闭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冠脉痉挛可由多种因素诱发,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行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后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心电图提示V2~V6导联ST段显著抬高,经3~5 min后胸痛自行缓解,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诊断“冠脉痉挛”,予以盐酸地尔硫卓口服1个月后门诊停药。随访12个月,未再有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变异性心绞痛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心绞艰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其中42例做冠状动脉造影,其中男性46例,女性12例,年龄29~68岁.凌晨熟睡时发作44例,午睡时发作14例.结果 发作时ST段伴T波高尖26例占44.8%,仅ST段抬高22例占37.9%,仅有T波高尖10例占17.2%.4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0%有27例,侵犯1支8例占19.0%,侵犯双支19例占45.2%;冠状动脉狭窄<50%7例占16.8%;正常8例占19.0%.随访12~18个月,因药物不能理想控制心绞痛发作行PTCA 25例占43.1%,2例作了CABG,猝死1例,其余30例占57.7%,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变异性心绞痛主要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夜间发作者可能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致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11.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根据ST段改变情况将17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疑患者分为缺血性ST段改变组(观察组,105例)和无缺血性ST段改变组(对照组,65例),分析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 结果 (1)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81.91%,对照组24.6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1%和72.06%,精确度79.41%;(3)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诊断多支病变的敏感性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与精确度较高.可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近乎正常的症状性冠状动脉痉挛常难以诊断。这些患者常有夜间心绞痛和非劳力性心绞痛的典型病史,偶伴晕厥。胸痛时约75%患者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其他有ST段压低或T波变化。近半数患者在心肌缺血时出现多种心律失常。由于大多数患者在心导管检查时并不自发出现冠状动脉痉挛,故如欲确诊常需作麦角新碱激发试验。这一试验对检出冠状动脉痉挛具有高度的敏感  相似文献   

13.
第27课冠状动脉痉挛:无痛性短暂ST段抬高伴室性心动过速晕厥1例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先兆晕厥和晕厥一次就诊。体检正常。心电图示轻微的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描记术、X线胸片、血生化和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一过性ST段抬高对变异性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动态心电图有一过性ST段抬高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28例变异性心绞通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伴有意义狭窄者共26例,其中狭窄>75%者达19例(占68%);>75%狭窄者:ST段抬高在>0.2 mV,≤0.2 mV者中分别占85%(17/20),25%(2/8),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ST段抬高最长持续叶间<3分钟者,≥3分钟者中分别占36%(4/11),88%(15/17),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变异性心绞痛更易于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上发生,当冠脉痉挛发生时,ST抬高的时间、高度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监测中ST段趋势图和散点图对变异型心绞痛(VA)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已经确诊的VA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监测24h散点图及缺血事件ST段趋势图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34例VA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ST段趋势图检测出134次缺血事件,缺血事件ST段趋势图突然呈现"细柱型"改变52次(占38.8%),呈"峰型"改变82次(占61.2%)。24h散点图呈一分布19例,三分布10例及多分布5例。散点图近点可见散在连续短周期7例,散点图远端可见散在或密集长周期4例。结论VA冠状动脉痉挛时ST段趋势图具有典型的动态改变,通过ST段趋势图可直观观察24hVA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及痉挛变化的全过程,间接判断缺血冠状动脉;通过散点图快速观察VA患者伴发的危险性心律失常。因此,ST段趋势图和散点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VA及预防心性猝死提供了重要的无创价廉的心电学依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不同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0例住院的ST—T异常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非冠心痛患者80例,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心烦、胸闷,大多无规律性。心电图ST段下移0.05mV~0.1mV,或T渡(普通胸导,部分肢导)倒置大多无明显动态演变。诊断为冠心病200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182例,冠状动脉肌桥10例,X综合征8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活动性胸憋、胸痛、气短、伴有或不伴有出冷汗、左肩部放射痛、咽部紧缩感等,有规律性发作时心电图大多有明显动态演变。结论对女性尤其年轻女性患者,无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临床无典型心绞痛症状者,尽管心电图有ST—T异常,冠心病的患病率很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变异型心绞痛病人心电图变化情况。方法对30例心绞痛病人采用美国DMS三通道动态心电图监测,疼痛发作时记录ST段呈弓背抬高,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下降,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等。结果30例中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9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直接捕捉变异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正常但运动试验阴性的心绞痛病人动态心电图监护时出现的缺血样ST段改变[英]/LanzaGA…AmJCardiol.-1997,79(1).-1~6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运动试验心电图无ST段改变,但存在心绞痛的病人,其日常生活活动中是否有心肌缺血样ST段压低尚无研究。为此,作者对这样一组患者进行了24h动态心电图(HolierECG)监护研究。方法将存在心绞痛样胸痛、平均年龄为54t8岁的38例患者(男11例、女27例)列为研究对象。因全部病人胸痛严重、典型而作了心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此外也做了踏车运动试验(有…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痉挛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作用已经肯定,但其在运动诱发心绞痛和S-T段抬高中是否亦起有作用,则尚未明了。本文报道4例自发性及运动诱发的S-T段抬高,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是运动诱发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内乙酰胆碱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内乙酰胆碱激光试验的方法及其诊断冠状动脉痉挛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分别向左、右冠状动脉内注入乙酰胆碱生理盐水,注药剂量依次为右冠状动脉20μg和50μg,左冠状动脉20μg、50μg和100μg。测量注入最大剂量乙酰胆碱后冠状内径,以血管完全或接近完全闭塞(狭窄≥99%)为痉挛激发试验阳性。对41例患者实施了乙酰胆碱激发试验,Ⅰ组为20例胸痛伴ST段抬高或下降的患者,Ⅱ组为2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无心电图ST段改变的患者。结果 Ⅰ组中18例诱发出冠状动脉痉挛,Ⅱ组中18例血管内径不同程度缩小,3例血管内径增大,无一例诱发出冠状动脉痉挛。结论 乙酰胆碱激发试验安全、简便,诊断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