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经皮撬拨治疗复合损伤性髋关节后脱位Ⅱ型骨折5例报告李振宇,宋贵杰,王丹芬甘肃中医学院附院骨科(730000)复合损伤性髋关节后脱位Ⅱ型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壁的大块骨折,4年多来,我科共收治髋臼后壁Ⅱ型骨折38例,其中5例出现脱位整复后,骨...  相似文献   

2.
经皮撬拨治疗髋臼后壁Ⅱ型骨折5例报告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730000)李振宇,王丹芬,宋贵杰主题词髋臼后壁骨折/治疗,经皮撬拨术,病例报告髋臼后壁Ⅱ型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伴有髋臼后壁的大块骨折。此种骨折在髋关节复位后行股骨髁上骨牵引,骨折块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K-L(Kocher-Langenbeck)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采用K-L手术入路并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对36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患者年龄、间隔治疗时间、骨折程度对临床表现的影响。结果:36例患者治疗后,完全复位29例,复位满意6例,复位不佳1例;影像学优良率为97.22%;d,Aubingne-Postel髋臼骨折评分系统评价优良率为77.78%。患者年龄较大、间隔治疗时间较长、骨折程度较严重都会导致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早期行K-L手术入路配合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提高影像学及其临床疗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经验。方法选取10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对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对内踝骨折复位后分别采用空心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周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加压螺钉同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随访5—12个月,平均8.3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84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及时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有序的术后锻炼可使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1996年3月至2009年10月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早期脱位作回顾性研究,X线评价术后髋关节脱位情况。结果本组163例,术后3~10d内有7例发生人工全髋关节脱位,发生率为4.2%。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3例,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各2例。4例手法复位,其中2例在麻醉下复位;2例需手术复位固定骨折和假体;另1例需重置髋臼假体位置。结论术后髋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大粗隆骨折致假体柄松动、髋臼假体位置不良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早期脱位的常见原因,正确处理有利于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蝙蝠腿复位法治疗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13例报告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312000)刘奕锋自1990~1993年,笔者采用蝙蝠腿复位配合皮肤牵引及内服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髋关节脱位伴股骨头骨折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术者坐于患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踝关节骨折脱位62例,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I组)、手法整复小夹板及石膏外固定(Ⅱ组)、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Ⅲ组)等方法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1.48%、81.82%、84.62%。对踝关节骨折脱位整复方法、下胫腓分离及内踝骨折内固定进行讨论,提出对粉碎性内踝骨折用镍钛合金形状记忆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经皮钳夹固定治疗踝部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牵引下内翻或内旋位逆损伤方向手法复位,付氏钳夹固定的方法治疗踝部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30例。经6~36个月随访,结果优良率为96.7%。观察认为,下胫腓联合分离多为踝部骨折并发,由外翻暴力或外旋暴力所致。X线片下胫腓间隙增宽大于3mm,结合临床症状即可确立诊断。手法复位后采用钳夹经皮固定,钳尖顶压在内外踝上,直接通过内外踝施压于下胫腓联合,作用力直接,固定牢靠,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简便有效的固定方法,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
新鲜的髋关节后脱位与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缘骨折(以下简称“骨折—脱位”),临床上有一些是不能幸免于手术,但通常可用闭合复位法使之复位。闭合复位应尽可能立即进行,延迟达12小时之久即可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切口配合拉力螺钉技术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2004年2月~2010年3月,收治3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按Letournel的分类方法,双柱骨折19例,T形骨折8例,前方伴后方半横行4例。病例中21例行髂腹股沟入路,10例行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果:按Matta标准评价髋臼复位质量: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16例,不满意复位6例,优良率80.6%。髋关节功能参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标准:优8例,良15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74.2%。并发症:坐骨神经损伤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2例,股动脉血栓1例。结论:单切口配合拉力螺钉技术创伤相对较小,固定满意,在处理复杂髋臼骨折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