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表皮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特征及药敏试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机会菌引起的新生地败血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表葡)常占首位。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对我院近年收治的16例新生儿表葡败血症作一回顾性分析。一、一般情况按1986年9月杭州会议制订的新生地败血症诊断标准,我院新生儿室近年来共收治新生儿表葡败血症16例,其中男ic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1.67:1。发病日期<3天3例,4~7天5例,>7天8例,>3天者占81.2%。胎龄wt37周2例,>42周2例。低出生体重儿9例,占56.2%。脐部感染6例,皮肤粘膜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不明4例。二、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本组16例中表…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一般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我院儿科病房在2005年收治3例,其中早产儿2例,足月儿1例,3例均经血培养证实为李斯特菌感染(表1),符合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药敏结果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TMP/SMZ、万古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特点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8月确诊的42例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或低体温、呼吸道症状及喂养不耐受多见,95%的病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病死率为21%。早发型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晚发型仅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敏感,均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敏感率低。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高达92%,其中晚发型败血症ESBLs检出率明显高于早发型(100% vs 70%, 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CRP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早发型与晚发型败血症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9):700-703]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108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 108例中早产儿58例,近足月儿22例,足月儿28例;早发型败血症55例,晚发型败血症53例.以出生体重及胎龄评估,均以早产儿为主要发病人群.新生儿败血症中革兰阳性菌占45.4%,革兰阴性菌占54.6%,真菌3.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其中早发型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7.3%)、表皮葡萄球菌(23.6%),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28.3%).复方新诺明、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利福平及万古霉素药物对葡萄球菌敏感度100%.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菌敏感度较好,未发现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结论 早发型败血症与晚发型败血症发病率大致相同,病死率以早发型败血症为主.早发型败血症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而晚发型败血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做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法对我院NICU 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期间16例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32例非败血症患儿和33例其他病原体所致败血症患儿进行比较。结果低出生体质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所有病例均属于医院获得性感染,全部发生在早产儿,81.2%是极低出生体重儿;若同时合并其他致病菌感染预后差;肺炎克雷伯菌93%为产β内酰胺酶(ESBL)菌株,100%对亚胺培南类药物敏感,对常用头孢类药物不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NICU中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茵,而且多为医院感染。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PICC、先期使用3代头孢菌素有关,耐药性强,碳青霉烯类是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需氧菌败血症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儿需氧菌败血症59例临床分析解放军第202医院儿科(沈阳,110003)杜凤兰荆科李薇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为需氧菌的新生儿败血症59例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根据1986年9月全国儿科杭州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疗法是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能改善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一、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细菌培养又不能即刻得到结果,但新生儿败血症是一种急症不应等到细菌培养得到结果后才开始抗菌治疗而延误时机,对疑似本症的新生儿在作了血培养等检查后即应开始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9例经血培养确诊的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结果 9例均为早产儿,剖宫产;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绀(7例)、发热(5例)、气促(4例)、肌张力减弱(4例)、呼吸窘迫(3例)等。9例新生儿血培养均检出李斯特菌,3例在痰液、1例在脑脊液中同时培养出李斯特菌;药敏试验显示,李斯特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最高。9例均在血培养确诊李斯特菌败血症后调整抗感染药物治疗,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有发热症状的孕妇,应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尽早行病原学检测和目标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10年来确诊的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资料,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特点。 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为4.02%(447/11 111)。排名前4位的菌株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念珠菌属。败血症发生率和病原菌占比分布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在早产儿(33.9%)、极低出生体重儿(29.5%)、小于胎龄儿(42.5%)中均为检出比例最高的菌株。CoN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CoNS为主,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应加强新生儿感染防控和病原菌监测,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思路及实验室方法。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6年5月568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了解血培养及外周血D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本组新生儿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4%,其中早发型败血症32.2%,临床症状重,常有中毒症状及并发症。(2)早产儿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3)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77.6%为葡萄球菌,其他依次为肠球菌、大肠杆菌。(4)血培养及外周血CRP检测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新生儿败血症20.7%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其他还有骨髓炎、眼内炎等。结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危重症.并发症较多;血培养及外周血CRP可协助早期诊断,利于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思密达佐治新生儿败血症致高胆红素血症50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常见病,我们应用思密达辅佐治疗50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的高胆红紊血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98年2月至1999年2月我院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病例中,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2例,均除外其它合并症。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就诊时日龄7天~23天(平均15.4天);体重3.5kg~4.8kg(平均4.3kg);感染菌:表皮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百日咳抗菌药物的可选方案,阐明致病株的抗原基因型。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8年7月分离到的32株新生儿百日咳鲍特菌为研究对象。采用E-test法检测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啶(SMZ)、氨苄西林等共18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扩增分离株23S rRNA基因并测序,检测红霉素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分析菌株抗原相关的7个基因型(ptxA、ptxC、ptxP、prn、fim2、fim3和tcfA)。结果 25株(25/32,78%)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的MIC值均>256 mg/L,且23S rRNA基因均有红霉素耐药A2047G突变。所有菌株对SMZ的MIC值均≤ 0.064 mg/L。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曲松的MIC值波动在0.032~1 mg/L。大环内酯类耐药菌株的抗原基因型均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结论 新生儿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耐药常见,体外试验支持超说明书使用磺胺类抗菌药物是治疗大环内酯类耐药的新生儿百日咳的可靠方案。耐药菌流行更加强调了免疫预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尽管数十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有较多变迁,但目前国内仍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现将我院1985~1988年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48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0例,女8例。足月产39例,早产7例,过期产2例。发病日龄:出生~3天11例(23%),~7天17例  相似文献   

14.
《中华儿科杂志》2022,(6):612-614
新生儿是感染高风险人群, 细菌性败血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和重要的致死原因。新生儿败血症常缺乏特异性表现, 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对成功救治意义重大。本文简要介绍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策略, 以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新生儿早发型与晚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9月—2017年5月137例住院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发生败血症时间不同,将其分为早发组(生后72小时内发病)、晚发组(生后72小时后发病),比较分析两组情况。结果早发组74例、晚发组63例。早发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晚发组(21.6%对7.9%),早发组更易发生凝血功能障碍(39.2%对17.5%)、颅内出血(37.8%对19.0%)、呼吸衰竭(29.7%对14.3%)、低血糖(16.2%对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高达70%,对除头孢他啶外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的敏感率为71.8%~90.7%,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均7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高达97%。结论早发型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新生儿较晚发型并发症更多。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大肠埃希氏菌败血症药物敏感性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可首选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疗效不佳时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小儿败血症的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38例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8例中革兰阳性球菌194例,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优势,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44例,以大肠埃希菌居多,棒状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等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菌克雷伯及大肠埃希杆菌对美洛培南、磷霉素等敏感性较高。结论CNS为小儿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对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提示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细菌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1998年1月-2002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为细菌感染的10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3例感染新生儿中院外感染77列,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5.3%)、表皮葡萄球菌(14.5%)及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8%)为主,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30%以上;院内感染26例,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6%)、大肠埃希菌(20.4%)、肺炎克雷伯杆菌(20.4%)、肠杆菌(18.5%)为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结论 院外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院内细菌感染比院外细菌感染耐药率高,但院内外感染的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与药物选择。研究对象为 13例经 2次血培养证实为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新生儿 ,对其临床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 2例 ,好转 4例 ,自动出院 3例 ,死亡6例 ,均有严重合并症。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感染对多数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故认为治疗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首选菌必治或头孢噻肟 ,也可选用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等。新生儿社区获得性大肠埃希菌败血症13例$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曾建军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产科!362000@李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仍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以下简称G( )球菌)为主,据国内报道葡萄菌始终占首位,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以下简称表葡球菌)有增加趋势,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兹将我院自1981~1984年收治的408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1)具有败血症的症状体征,且血培养为G( )球菌者。(2)一些机会菌,如表葡球菌等,需2次以上血培养为同一病原菌或血与脑脊液或病灶培养为同一病原菌者。二、临床资料 1.发病情况:4年共收治新生儿8792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抗生素合理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说明近年来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已基本耐药,头孢唑啉、丁胺卡那、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可为近期临床选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