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用加味导赤散,对照组30例用利巴韦林颗粒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导赤散治疗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泻黄解毒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新博林、阿莫西林口服及氯锌油、炉甘石水局部外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口服中药自拟泻黄解毒汤治疗,7日为一疗程,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或P〈0.05)。结论:泻黄解毒汤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仲之  朱涛 《四川中医》2003,21(3):58-59
目的:观察自拟泻黄透疹方配合病毒灵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泻黄透疹汤配合病毒灵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病毒灵治疗。结果:两组用药后发热持续时间、手足疱疹持续时间及总病程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泻黄透疹方配合病毒灵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00例用利巴韦林等治疗,治疗组100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服黄栀花口服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2013年8月收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手足口病区的重症手足口病具有神经精神症状患儿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吸氧、20%甘露醇降颅压、抗感染、营养脑细胞、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5天后观察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应用痰热清注射液[0.3~0.5ml/(Kg·d)],最高剂量不超过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 ~ 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左右.对照组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剂.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退疹时间、疗程时限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退疹时间、疗程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5.96,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泻黄散辅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方法:将129例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按小儿手足口病诊疗方案治疗;观察组67例加予自拟加味泻黄散,1剂/d,疗程7d,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病情变化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泻黄散有助于小儿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血脂康联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用血脂康治疗,治疗组36例用血脂康联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TC、TG降低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血脂康联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小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以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9.07% (P< 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口腔溃疡消退、疱疹消退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佐治小儿手足口病能明显缩短发热、疱疹、口腔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杨映江 《四川中医》2011,(10):92-93
目的:观察自拟儿泻宁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在一般疗法配合下,治疗组用自拟儿泻宁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蒙脱石散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总有效率80.9%,两组疗效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儿泻宁加减治疗小儿腹泻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5天后观察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愈合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心泻脾法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以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必要时予对症处理;观察组以中药方导赤散加减口服及外洗治疗,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其症状(发热、手足口疱疹、溃疡疼痛)及体征的变化,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治疗5 d后,症状积分与体征积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清心泻脾法内外合治小儿手足口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充分证实了导赤散加减内外合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各32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退和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88%,疱疹消退时间(2.14±0.62)d、发热消退时间(1.51±0.32)d、食欲好转时间(2.22±0.37)d和治愈时间(4.02±1.13)d,同对照组75.00%、(4.89±0.72)d、(3.21±0.78)d、(4.48±0.97)d和(6.32 +0.25)d相比,P<0.05.结论: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上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及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喜炎平治疗,疗程为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手足止疱、退热时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总疗程.结果:治疗组的皮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优于对照组(76.25%),且静脉滴注喜炎平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化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射干麻黄汤化载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85.7%,对照组为5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听诊等主要临床指标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化裁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对照组57例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双金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 例:未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50 例: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 G(IgG)、CD3+、CD4+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IgG、CD3+、CD4+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无患儿发生 不良反应,对照组分别有 4 例出现皮肤瘙痒,有 4 例恶心呕吐。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00 %,低于对照组的 16.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实施干扰素雾化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上栗县人 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 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 予单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开展干扰素雾化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愈时间、临床症状 (皮疹、口腔溃疡、发热)消退时间和总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 皮疹消退时间、病情治愈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应用干扰素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有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 缩短病情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