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后胎盘滞留是产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极易引起产后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病人的生命,故应迅速抢救,及时处理。2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对16例产后胎盘滞留病人采用人工徒手剥离胎盘术的护理配合,现介绍如下。1.由于此病病情急、变化快、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而且护士在配合时应做到快速准确、主动迅速、技术熟练、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用物齐全。2.迅速建立多个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必要时加压输液,以及补充血容量,为抗休克争取时间。一条静脉通路可给IO%葡萄糖液500ml加官缩素20单位静脉点滴,并给以肌注宫缩素IO~50单位.具…  相似文献   

2.
吴畏  邓丽梅 《吉林医学》2005,26(5):469-469
抢救失血性休克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因休克患者周围静脉穿刺失败时,护理人员选用套管针行颈静脉穿刺,成功地救治的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以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静脉穿刺,提高一次性成功率是抢救休克病人成功的关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将进气管返折后行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留置针穿刺颈外静脉抢救骨科休克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颈外静脉,抢救骨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3月~2007年12月年收治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52例颈外静脉留置针,失败8例,脱落5例,可疑感染1例。结论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为静脉穿刺困难尤其失血性休克患者建立血管通路,对病人生命的维持起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方法 对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接诊后首先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为快速扩容、维持有效灌注压做好准备.其次在尽可能的少用缩血管活性药的前提下选择麻醉措施要用时短,造成循环干扰少,保持有效氧的供给,最后要尽快配合麻醉药物的应用为急诊手术做好准备.结果 在3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及麻醉措施均获得成功.结论 对失血病人及早采取合理有效的麻醉药物及方法,为手术及止血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疾病发展快,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困腹腔内大量出血出现休克而危及生命.其治疗原则是在准备手术的同时迅速纠正休克状态.快速建立安全、有效的静脉输血,补液通道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抢救病人生命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因休克状态时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血管干瘪,在使用外周静脉采血穿刺时失败率很高,因而延误了抢救时间.我科2009年开始对3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使用颈外静脉穿刺、采血,穿刺成功率高,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急救病人中,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快速建立静脉液路,快速输液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然而由于病人失血,血管硬化等因素,进行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有时手法熟练的护士反复操作半小时也无法穿刺成功。这时医生就必须进行静脉切开。我们在临床中应用静脉切开术配合双套管针穿刺抢救失血性休克45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素华 《中原医刊》2006,33(6):91-9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入手术室前均已做外周静脉穿刺,入手术室后改为中心静脉穿刺。结果中心静脉穿刺能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能及时测量中心静脉压(CVP),为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中心静脉穿刺术的应用是失血性休克病人建立可靠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科室常见的急症之一,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如何缩短抢救时间,静脉穿刺尤为重要。由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末梢循环差,静脉血管不充盈,甚至看不清,对于这种病人,要求静脉穿刺必须准、稳、快。下丽就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静脉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共抢救产科重度失血性休克12例,均因浅表静脉穿刺困难或静脉通道不畅,使输液、输血困难、休克难以纠正,而行股静脉穿刺置管、12例病人中有8例系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4例为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由乡卫生院转入c入院时病情危重,收缩压均在80kP  相似文献   

11.
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急诊抢救中的常见并发症,长期以来,静脉切开术在我院士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主要方法.由于病人失血过多,造成血管塌陷,操作时不易暴露,时间长.给抢救带来困难,延误时机.为此,探索一条更快捷、方便,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2008年2月-2010年5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110例,抢救危重病人取得明显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万霞  王惠卿 《海南医学》2003,14(11):108-109
1 .临床资料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5月 ,我院妇产科病房共收治产后失血性休克 10例 ,经积极抢救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我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2 .观察及护理2 .1 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是减少失血性休克的根本措施 ,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 ,如 :妊高征 ,胎盘早剥、宫缩乏力、巨大胎儿、多胎妊娠等 ,分娩时即建立静脉通道 ,其穿刺部位应选择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等较粗大而表浅的静脉 ,便于及时给药及补液 ;适当缩短产程 ,胎儿娩肩时静脉给予催产素 10 -2 0u ;第二产程后严密观察胎盘剥离征象及时娩出胎盘 ,有活动性出血时 ,立即徒手剥离胎…  相似文献   

13.
对42例失血性休克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总结。认为失血性休克病情急,变化快,抢救稍不及时或措施不得力,常可造成死亡,因此对这类病人必须争分夺秒,抓住时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做好对症护理,是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48例宫外孕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同时做好手术准备和术后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输液、补血控制了休克的发展,为手术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治愈率.通过术后整体护理,杜绝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伤口甲级愈合率.结论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所以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病人必须分秒必争,主要采取的措施是抗休克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远琳 《右江医学》2009,37(1):100-102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了快速的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使其达到休克早期输液快而足的要求,常常同时建立2~3条静脉通道,以保证在15~30分钟内快速输入1000~2000ml液体,同时要避免反复穿刺导致血管破坏而延误抢救时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在临床急救抢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在失血性休克抢救时既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又能保证快速补充血容量且安全可靠,目前文献多有报道。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是临床给药的常见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因此作为一个临床护土,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以便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很多,现就操作前准备,不同静脉穿刺法及几种意外情况的处理谈点体会。1输血、输清及注射前准备忽视注射前的准备工作,往往造成工作忙乱,影响穿刺成功率,增加病人痛苦,因此注射前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释清楚,消除顾虑,取得病人的合作。还要检查针头有无倒约,是否通畅,与注射器的接口接触是否紧密,针…  相似文献   

17.
急诊手术中会经常会遇到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尤以失血性休克病人最为常见,由于大量失血,微循环衰竭,周围血管萎陷,套管针相对比较粗,外周静脉穿刺非常困难。我科2005年3月-2006年6月对35例急诊病人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的病历进行效果分析,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症之一 ,多因得不到及时救治 ,而发生失血性休克。近几年 ,我院收治的 40例宫外孕患者 ,经全力抢救 ,精心护理 ,全部痊愈出院。1 急救护理 ( 1)卧位 :病人入室取平卧位 ,抬高下肢 15度。昏迷患者应头偏向一侧。 (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吸高流量高浓度O2 。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 3)建立静脉通路 ,快速补充血容量 ,如果血管难以穿刺 ,应行静脉切开补血补液。 ( 4)意识清醒的患者 ,做好心理护理 ,使之配合药物和手术治疗。2 迅速做好各项术前准备  ( 1)术野备皮 ;( 2 )做好皮肤过敏试验。3 术后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在失血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美国ARROW双腔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结果:确保了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结论:深静脉穿刺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中不仅用于输血输液,还是有效循环容量的重要观察指标,由于能快速建立了输血输液静脉通路,维持了有效的循环血量,为病人的抢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因创伤而导致机体的有效循环灌流不足、细胞缺氧,从而引起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出现代谢紊乱的危急临床综合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至2002年共收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3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男37例,女1例。年龄35~48岁,受伤时间最短的半小时,最长的3h。入院时血压均偏低,有的甚至测不到血压。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36例,死亡2例。2 急救处理2.1 紧急控制出血量 首先,控制出血量是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处理的紧急措施,一般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师清创缝合止血。对于有骨折的病人还须用夹板固定。2.2 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以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为共同特征。应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予以扩容,另一条则可及时输入血管活性药物及止血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