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60例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中30例选自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作为对照组;其余30例选自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护士健康教育的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差错次数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总满意率(96.7%)高于实施前(80.0%),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以及临床效果。方法:皮肤科于2012年6~9月期间收治皮肤病患者1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100例,实验组患者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及临床疗效均不如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科运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及治愈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在外科中开展分层护理管理模式。随机将护理工作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采取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危重患者护理,专业技术考核,文书工作等方面的合格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在基础护理知识考核的合格率则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外科护理中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治疗和技术水平,提高患者对于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52例出血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病情均相对稳定,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1.27%,较对照组总满意率的81.75%具有明显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血液科出血性疾病上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为康复组,采取心理、皮肤、饮食以及排便、B runnstrom分期训练等全程护理干预措施;B组为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痊愈34例,好转14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达96%;对照组痊愈20例,好转17例,未愈13例,总有效率为7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早期全程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显著,极具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与传统手术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手术操作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模式,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护理,术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满意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效果良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的100例孕妇,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中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率与满意率。结果:A组50名孕妇信任例数40名(80.00%),满意例数39例(78.00%);B组50名孕妇信任例数48名(96.00%),满意例数47例(94.00%),两组孕妇信任与满意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金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49-15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高肺结核患者的遵医嘱率和满意率。方法:将238例肺结核患者平分为A、B两组,其中观察组(A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的遵医嘱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A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遵医嘱率和满意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组分层级管理应用于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在2016年8月开始就将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到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以2015年7月~2016年7月为实施前,2016年8月~2017年8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择60例患者及21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医院护士护理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重症医学科中,采取分组分层级的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科室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医院护理中应用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哮喘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其中,对照组行专科护理,观察组则应用全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6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4例,满意26例,一般13例,7不满意,总满意率为66.7%。观察组6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9例,满意19例,一般2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96.7%。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病患者应用全科护理能够降低复发率,加快康复速度,提高临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朱宗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171-172
目的:探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在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选100N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行新生儿肺炎专项护理,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50例患者中28例治愈,好转9例,有效率为74.00%;B组50例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94例,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率高于A组。结论: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者276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1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健康教育护理,疗程结束,通过调查问卷和随机电话回访的形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2%),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O.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普外科患者200例,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对症护理,给予B组患者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健康教育认识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6.0%,B组患者满意度为9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普外科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岗位分层管理模式在日常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中医院护士学历、职称、护龄、岗位等为划分依据,构建以责任组长、高级/初级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为主的责任包干小组,围绕岗位对各层级护士进行岗位培训、绩效考核等。对实施岗位分层管理模式前后(2012年6月实施)护理水平、护理不良事件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岗位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和病房管理质量等明显提高,患者总满意率提高到98%,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实施岗位分层管理可提高日常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芬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85-1686
目的:分析分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总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实施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人性化服务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血糖、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显效率47.5%、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率32.5%、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82.5%、总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率70.0%、总满意率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糖尿病人性化护理能够增强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护理的家庭式沟通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为87.10%,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沟通在妇科疾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痔疮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痔疮术后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和便秘解除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护理满意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护理满意率为73.3%,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痔疮术后便秘患者中基于常规护理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便秘情况,解除便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接收的72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消化内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在提升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普外科在职护士2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1名护士。A组护士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B组护士为普通排班模式,采用两种方式护理实施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护士的护理工作、排班满意度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B组采用普通小组护理排班模式,A组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B组的54.55%,组间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排班护理之后,A组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明显增强,而B组护理人员的合作效果低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明显减轻,而B组护理工作人员压力较大,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中,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降低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