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运动锻炼等指导。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辨证中医护理。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实验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结论中医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有积极的影响,可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提高遵医行为评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门诊护理干预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门诊2010年6月~2011年6月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的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组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7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配合能力、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配合能力、术后恢复的心理状况明显积极,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高。结论:护理干预对术前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积极,有利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小燕 《中医药导报》2009,15(10):57-5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脑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护理措施,干预组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出院后6月和1年时分别从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康复锻炼、戒烟限酒、情绪调节和定期复查6方面进行遵医行为的评价。结果:出院后6月时,干预组遵医行为在上述6方面及总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时,干预组的遵医行为评分在各方面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内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均显示6月时评分略高于1年时的评分,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6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激励式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出院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6.
王美丽  丁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54-15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32例和常规护理组32例。两组病人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组明显增强,丙型肝炎病人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在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定期复查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01)。结论:对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糖尿病病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00例农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医疗知识指导、健康讲座、印发宣传册、定期随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为期半年的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在不良生活习惯的自我管理、遵医用药以及血压控制等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并减少生活不良习惯,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50例慢性乙型肝炎需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的患者,通过规范化的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遵从整体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护理干预后患者对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认知程度、情绪反应、遵医治疗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绪反应、遵医治疗性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P<0.01或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应用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38例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采用自制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干预后患者在规范用药、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监测血压、按时复诊等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高血压病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行鼻内镜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且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行青光眼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再入院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4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结果:44例患者通过围术期的护理,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视力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遵医行为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FPG、2h PG、Hb Alc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以便更好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10月社区内的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遵医行为。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按时服药、戒烟酒、血压监测、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HD)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45例门诊H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交待医嘱的内容及遵医的重要性,观察组同时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1个月后评价并修改护理计划。于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其完全遵医行为。结果:两组完全遵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提示应用护理程序对门诊HD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病人遵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后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0例患有冠心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进行介入治疗。A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术后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期间的遵医情况明显优于A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住院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明显少于A组。结论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术后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具有中医护理经验的护士根据中医护理方案行中医辨证施护.观察2组病例均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治疗的依从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改正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遵医行为、治疗的依从性、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改正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对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好,能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出院时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积极的院外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遵医行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玉 《四川中医》2014,(8):159-161
目的:观察中西医护理干预在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4例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2年后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和患者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遵医行为,特别是定时复诊、合理饮食、用眼卫生和坚持食疗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早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医疗护理质量和遵医行为,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