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微创美容者运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护理干预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100例微创美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基于IMB模型理论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1个月后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及干预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研究组护理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ESCA量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美容者运用基于IMB模型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知识掌握度与自护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为理论的干预模式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7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IMB模型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GSES)评分、遵医行为、膀胱灌注化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配合技巧、健康行为习惯、定期复查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率为7.69%(3/39),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IMB模型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遵医行为,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强化护理宣教对青光眼患者视功能、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青光眼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宣教、行为干预、心理等多方面的强化护理,护理5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视力表LogMAR得分、自我护理生存量表(ESCA)评分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视力LogMAR得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0.39±0.21):(0.54±0.24)],ESCA评分比对照组升高[(139.7±15.2):(116.4士1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强化护理宣教后遵医行为率(86.05%)较对照组(65.12%)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患者治疗及院后给予疾病健康知识、心理教育、日常行为指导教育以及用药指导教育等强化护理宣教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提高自护能力和遵医行为自主效能,对保护视功能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态度,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方法采用问卷与面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并对不良行为方式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大多数患者遵医意识模糊,饮食、服药随意性,自我管理能力差,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情况、健康行为方式及生活质量满意度、血糖控制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以及相关知识认识水平,培养自我护理能力,控制和稳定血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163-165
目的探究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应用对于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9月~2017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光眼患者中选出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遵医行为依从性展开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疾病认知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费菲 《中国医药指南》2023,(11):126-128
目的 分析肺结核疾病特点,研究治疗期间辅助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我效能、自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疾病患者,全部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进行分组对照护理,采取随机数表法。对照组、观察组肺结核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结果 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评估肺结核患者的自护能力,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121.50±10.5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以一般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33.30±2.8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93.30±4.50)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组间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依从性95.00%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护能力、用药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原发性GTCS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入组后1年,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32例、部分依从4例、依从性较差2例和不依从2例;对照组患者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8例、依从性较差6例和不依从6例;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QOLIE-31各项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年,两组患者QOLIE-31各项评分均有升高,但是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原发性GTCS癫痫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7):153-155
目的研究对于高血压患者提供个体化延续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74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一般疾病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价、评估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健康状况、心理情绪、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家庭融入、日常活动等生存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常规组患者患者健康生活行为、合理饮食控制、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相关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科室为高血压患者做好院内基础护理服务,同时提供出院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遵医行为评分较好,生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护理随访方式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96例.常规电话随访组患者给予电话随访模式干预;延续性护理随访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随访模式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行为、心理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延续性护理随访组患者在康复训练、服药、饮食、复诊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2组比较,延续性护理随访组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性随访组与常规电话随访组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延续性护理随访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常规电话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随访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余媛  丁敏  王桑  何雯君 《江西医药》2023,(12):1463-1465
目的 分析集束化干预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72例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均分,对照组(n=36)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6)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以两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为对比项目。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用药(17.32±1.75)分、行为习惯(16.45±2.54)分以及卫生保健(13.14±1.42)分明显较对照组的(14.35±2.33)分、(14.02±2.24)分以及(11.43±1.45)分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英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685-687
目的评价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旨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于出院后6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33例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等4方面观察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处置,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舒适环境管理、适当运动、饮食和心理指导及遵医行为等护理干预。分别在患者入院第3天和出院时对2组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遵医行为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测试。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较干预前SAS和SDS评分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遵医行为均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预后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观察组预后和遵医行为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冠心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90例高血压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高血压疾病、良好生活方式、遵医用药的认知;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水平、遵医行为、生活质量;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脑出血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护理组高血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护理组对高血压疾病、良好生活方式、遵医用药的认知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健康教育护理组血压水平、遵医行为、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健康教育护理组高血压肾病、高血压脑出血等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价值高,可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和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出现,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04~2019-03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红蓝球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护理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结果:护理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遵医嘱行为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后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遵医行为及自我效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肺结核相关知识、自我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结核病相关知识得分、自我防护知识得分及遵医行为总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实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促进其对治疗的配合,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接受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仅空腹血糖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遵医用药、运动疗法、自我检测等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达标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控制患者血压、延缓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我院周边社区86例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现状调查。自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将收集的8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家庭护理干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遵医情况及血糖干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知识和获取护理知识的途径,6个月后,干预组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监测结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增强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家庭访视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EH患者128例,依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n=64)与常规组(n=64).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家庭访视联合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行为及护理前后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服药规律、饮食管理、心理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及量化运动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认知症状管理、疾病管理3个维度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家庭访视联合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EH患者,可有效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