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ERK表达及活化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以SHR大鼠作为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 ,研究ERK表达及活化在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 (LVH)中的作用。方法 SHR大鼠按年龄分为 8周、16周和 2 4周三组 ,以Wistar大鼠作为对照。ERK表达及活性定量测定采用WesternBlot方法。结果 SHR左室质量指数与磷酸化ERK水平正相关。 2 4周龄SHR大鼠基础ERK表达水平较 8周龄和 16周龄减少 ,亦明显低于同龄Wistar大鼠 (P =0 0 0 3) ;SHR大鼠ERK活化程度高于同龄Wistar大鼠 ,随年龄增加 ,SHR磷酸化ERK表达量增加。结论 ERK的活化参与高血压心肌肥厚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HR心脏肥厚进展阶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左室重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放射免疫测定及病理检查方法对16周龄、24周龄、32周龄SH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检测,并以同龄Wister大鼠作对照.结果与同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比较,SHR各周龄组收缩压明显增高、心脏肥厚指标心脏重量(HW)、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均显著增加;各周龄组SHR心肌细胞APOI显著增加,各周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周龄组SHR大鼠血浆、心肌组织AngⅡ明显增高;24、32周龄SHR的CVF和PVCA显著增加;SHR心肌组织AngⅡ分别与APOI、CVF呈显著正相关,APOI与CV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参与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脏重构病理过程,组织AngⅡ是导致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肥厚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的动态演变规律及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0、24和34周龄SHR左心室心肌钠通道电流及膜电容,同时测定大鼠动脉收缩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10周龄Wistar大鼠为对照组.结果 (1)SHR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及膜电容明显大于Wistar大鼠(P<0.01).在SHR中,各组大鼠的膜电容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具有明显差别(P<0.01).(2)10周龄和24周龄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密度与10周龄Wistar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34周龄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密度>10周龄Wistar大鼠[(-18.3±1.9 )pA/pF vs (-15.3±2.0)pA/pF,P<0.05).(3)钠通道电流密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879, P<0.01).结论 左心室肥厚越明显,钠通道电流密度越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HR心脏肥厚进展阶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左室重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放射免疫测定及病理检查方法对16周、24周龄、32周龄SHR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检测,并以同龄Wister大鼠作对照。结果 与同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比较,SHR各周龄组收缩压明显增高、心脏肥厚指标心脏重量(HW)、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BW) 显著增加;各周龄组SHR心肌细胞APOI显著增加,各周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各周龄组SHR大鼠血浆、心肌组织Ang Ⅱ明显增高;24、32周龄SHR的CVF和PVCA显著增加;SHR心肌组织Ang Ⅱ分别与APOI、CVF呈显著正相关,APOI与CVF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参与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脏重构病理过程,组织Ang Ⅱ是导致SHR代偿性心脏肥厚阶段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肥厚心肌细胞钠通道电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的动态演变规律及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10、24和34周龄SHR左心室心肌钠通道电流及膜电容,同时测定大鼠动脉收缩压和左心室质量指数,以10周龄Wistar大鼠为对照组。结果(1)SHR的左心室质量指数及膜电容明显大于Wistar大鼠(P<0.01)。在SHR中,各组大鼠的膜电容和左心室质量指数具有明显差别(P<0.01)。(2)10周龄和24周龄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密度与10周龄Wistar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34周龄SHR肥厚心肌钠通道电流密度>10周龄Wistar大鼠[(-18.3±1.9)pA/pFvs(-15.3±2.0)pA/pF,P<0.05)。(3)钠通道电流密度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关系(r=0.879,P<0.01)。结论左心室肥厚越明显,钠通道电流密度越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雷米普利及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中瞬时受体通道蛋白C亚族3及6(TRPC3及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SHR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每组6只。另以6只同龄的Wistar Kyoto大鼠(WKY)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左室心肌细胞横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C3及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SHR组降低。结论 SHR组及对照组大鼠均有TRPC3及TRPC6的表达,TRPC3及TRPC6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过程;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RPC3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左室肥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缬沙坦、雷米普利及氨氯地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心肌中瞬时受体通道蛋白C亚族3及6(TRPC3及TRPC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SHR组、缬沙坦组、雷米普利组及氨氯地平组,每组6只。另以6只同龄的Wistar Kyoto大鼠(WKY)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左室心肌细胞横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RPC3及TRPC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HR组血压、左室质量指数及左室心肌细胞横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个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SHR组降低。结论 SHR组及对照组大鼠均有TRPC3及TRPC6的表达,TRPC3及TRPC6可能共同参与调节心肌肥厚的病理生理过程;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TRPC3蛋白的表达参与逆转左室肥厚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过程中,心肌组织凋亡情况及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为8周龄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非治疗组(SHR无药组),以Wistar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观察期限为8周.采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判定心肌细胞凋亡,并行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实验动物心肌组织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SHR心肌组织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并有bax高表达.缬沙坦治疗8周后,SHR心肌组织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至接近Wistar组.Bcl-2蛋白在SHR治疗组及Wistar组表达较SHR非治疗组有增高趋势(P>0.05).前两组bax/bcl-2比值较后者显著降低(P<0.05).结论心肌细胞凋亡是代偿性心肌肥厚可能机制之一.高血压病早期缬沙坦在降压同时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具有积极的抗心室重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表达情况及氯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取16只8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氯沙坦干预组,给予氯沙坦30 mg/kg*d溶于饮水灌胃治疗;SHR阳性对照组给予正常饮水.另有8只同龄同源雄性正常血压Wistar-kyoto大鼠(WKY)组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周期12周.观察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大鼠HB-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氯沙坦组血压和LVW/BW均底于SHR阳性对照组;SHR阳性对照组HB-EGF 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氯沙坦组;氯沙坦组HB-EGF 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在自发高血压大鼠组表达明显增加而氯沙坦能部分阻断HB-EGF mRNA的表达提示HB-EGF mRNA可能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LOX-1)表达的影响,以了解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高血压病血管中的表达及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病中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SHR组(n=10)和辛伐他汀组(n=10),辛伐他汀组每只大鼠予以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给药时间8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大鼠作为WKY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动物主动脉LOX-1的表达.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LOX-1表达显著增加(0.12±0.05 vs 0.86±0.11,P<0.05),与SHR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经8周治疗后,LOX-1表达显著降低(0.86±0.11 vs 0.54±0.13,P<0.05),SHR组及辛伐他汀组之间血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层LOX-1 表达增加,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内皮层LOX-1 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此种作用可能是他汀类药物独立于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