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提起创造力,人们马上会想起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创造又怎样同幼稚的孩子联系起来呢?其实,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这是区别于科学家特殊创造的一种广义上的创造。如古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活生生地展示了司马光的创造力。鼓励孩子创造,首要的因素是使他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关键是孩子是否肯动脑筋,愿意不愿意思考。  相似文献   

2.
章剑和 《健康生活》2007,(17):50-51
提起创造力,人们马上会想起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创造又怎样同幼稚的孩子联系起来呢?其实,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这是区别于科学家特殊创造的一种广义上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孩子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游戏是孩子主动、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不能有任何强迫、催促或限制。孩子参与游戏的目的主要是“玩”,从玩中获得“快乐”,而不是游戏以外的东西,比如您手中的奖品、提高能力等。所以,无论孩子参与何种活动,您不要首先判断“活动有什么教育目的”,“会不会弄脏孩子的衣服”等,才决定让不让孩子参与,更不要因为考虑到活动目的就限制孩子的活动方式,因为这个目的是父母的而不是孩子的,我们要尊重孩子参与  相似文献   

4.
孩子常在一起玩,细心的父母会看到两种表现,一种是总喜欢跟在别的孩子后面起哄,此类孩子典型的特征是“趋同”;另一种是少数孩子玩的别出心裁,透露出稚嫩的“另类”萌芽,这些孩子的突出之处是“求异”.   如果孩子“趋同”味太浓,模仿别人,无丝毫主见和独立性,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做父母的应引起警惕.传统的幼儿教育过分强化了人的共性培养,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和差异的重要价值.殊不知,正是由于某种人为地扼杀个性和抹平差异,才大大阻碍了孩子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挥.痛定思痛,在新的世纪,我们应改变一些过时和失效的传统做法,以新的教育思想来培养我们的下一代,这是社会和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报纸,随处可见、唾手可得。当看见一叠叠废弃的报纸堆放一边看似无用时,有一天,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这张报纸还有用吗?我要玩一玩。”,“你要怎样的玩呢?”孩子说:“我可以折飞机,也可以顶在头上。”对呀,这看似无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孩子的宝啊!但如何将这单一的材料使孩子玩的有趣、有效并富有挑战性呢?因此,我将合作能力的发展作为孩子的挑战点,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克服困难,相互影响,最终在游戏中体验成功获得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专家德莱米说:“所有的孩子都爱玩,玩是孩子的工作”。 从前我们小时候每天一放学就和其他的孩子们玩娃娃、弹球、邮票、跳绳、旱冰、捉迷藏、骑自行车等等,那时,我们的母亲也同意,天黑以后再写作业,学习的时间足够了,丰富的童年生活使我坚信,父母强迫孩子干某事而人为地减少孩子游戏的时间,不会促进、只会阻碍儿童的发展,使其失去对生活的自我发现和乐趣。 孩子们通过参加各种游戏,可以促进儿童手眼配合能力,使其身体强壮,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多种兴趣。游戏还教会儿童与他人合作,自我表现,增强容忍性和耐心及韧性。  相似文献   

7.
这一周是“报纸玩玩乐”主题活动。在组织小班的宝贝们玩报纸之前,自己心里还在犯嘀咕:小班的孩子们会玩报纸吗?等到报纸到了每个孩子手中,我发现孩子们露出一脸的诧异,好像在说:“老师咋回事,给我们弄张报纸干什么呀?”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很“乖”,吃、睡、玩形成规律,模仿、学习能力强,成绩也好,这表明大脑功能良好,人们就说这孩子聪明。相反,有的婴幼儿经常哭闹,吃、睡都不好,模仿能力和反应能力都较差,学习成绩也不好,这样的孩子大脑神经功能较差。这是什么原因呢?医学专家认为,其影响因素甚多,但作为大脑建筑材料的食物,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物质基础,是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Sunfine 《大众优生》2020,(2):40-41
人的右脑负责形象思维,而左脑负责抽象逻辑思维。学会运用逻辑智能,能够通过语言、推理、计算、判断等能力,将事情条理化,是造就聪明孩子的必由之路。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有着较高艺术天赋的人,虽然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被人们称为“天才”。  相似文献   

10.
让孩子“玩个够”中国医科大学副教授丁宝坤玩,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每一种玩法都令他们全神贯注和兴高彩烈。玩,使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心理发展的观点说,玩使孩子的感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能力、表达...  相似文献   

11.
提起创造力,人们马上会想起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创造又怎样同幼稚的孩子联系起来呢?其实,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这是区别于科学家特殊创造的一种广义  相似文献   

12.
《大众健康》2012,(10):100-104
我们所处的时代崇尚个性、鼓励创新,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长却发现,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有抹杀孩子创造力的倾向。于是,一种挑战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新方式——现代“私塾”开始在大中城市出现,那就是让孩子“在家上学”。  相似文献   

13.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总是孩子,从小到大直至进入社会独立生活,父母总要陪伴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在各方面都过得好一些。这里说的“三陪”即陪睡、陪玩、陪读,这是目前家长们在育儿方面必须把握好的三个方面。一、陪睡中国孩子小时候大多数都是与父母同睡,这有利于孩子的哺乳及睡眠,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父母却  相似文献   

14.
不少著名的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具备巨大的潜能,其中创造力属于最有价值的能力。早期发现这种潜在创造力所进发出的火花,并加以培养,所激发和调动起来的创造欲望,往往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 有人认为“创造力”是高不可攀的,其实是一种误解。对于孩子来说,一张张充满各种幻想的图画,一次次生动活泼的游戏,其中就可体现出孩子们的创造力。 孩子的创造萌芽是需要精心呵护和鼓励的。因此,要为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丰富的生活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和情绪,  相似文献   

15.
如今教育孩子,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可我和妻子看过太多报纸、电视上登载的新闻,说是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最后把孩子都逼得出问题了。所以从妻子怀孕那天起,我们就决定让孩子自由发展,绝不给孩子增加学习压力。转眼我们的儿子幼儿园大班都毕业了,我们还真是这么对待他,他愿学就学,愿玩就玩,除了教他正直地做人外,我们从来没有干涉过他。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与健康》2014,(9):59-61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但是实际情况是理论上、口头上重视游戏,实践中轻视甚至忽视游戏,这已经成为当今学前教育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功利性的教育让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而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另一方面,幼儿的游戏又被成人所控制,成为教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为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为变相的作业或上课。以至于现在很多幼儿园里的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常常是老师带着孩子做完游戏以后,孩子还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一会儿了吗?”。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你是怎样理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的呢7.  相似文献   

17.
每一位孩子都会自发地游戏。年仅六七个月的孩子就喜欢与成人“躲猫猫”,会走路以后的孩子更是常津津有味地玩水、玩沙、“过家家”等。但如果你仅仅把孩子的游戏看作是孩子的玩耍、儿戏活动,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美国的斯特娜女士说过:游戏是动物的本能,所有动物都作游戏。小猫戏弄老猫的尾巴,是为了发展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而小狗与老狗互咬也是为了发展它将来咬死野兽  相似文献   

18.
程韵新 《长寿》2007,(5):62-62
小时侯我们都玩儿过“跳房子”的游戏。“跳房子”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踢田”,它可以算是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子儿就可以搞定。跳房子这种老游戏是需要几个人一起玩的,您和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但活动了身体,还体会了怎样合作.这比书本上的“集体精神”来得更鲜活。  相似文献   

19.
正创造力是儿童能力的最高表现,教育家陈鹤琴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愿望。”虽然3岁前创造力贫乏,但它藏在了探索和“破坏”里,且想象力从2岁左右就萌芽了。通过游戏,为孩子积累丰富的表象经验,就能为今后的创造力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必须     
儿子1周岁多的时候,面临着要上幼托所。我实在放心不下,他每刻都离不开我们,怎么可能独自呆在幼托所呢?我和妻子刻意训练他,让他一个人呆在屋子里,我们玩“失踪”。结果,他大哭,哭得惊天动地。和人聊起,他们说:“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狠心,我们就把孩子送到了幼托所,孩子天天哭,咱天天心里不忍心,但没办法,我们知道,这是每个孩子必须要经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