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为提升医疗废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微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绍兴市柯桥区21家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收集、处置、监管及医务人员医疗废物处理行为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1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置,设立医疗垃圾暂存点,并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施;20家通过当面称量交接医疗废物,18家规范使用利器盒;15家能及时清运医疗废物;12家乡镇医院、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医疗废物中转站;接受问卷调查的医务人员中知晓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各项制度的占96.31%,知晓单位医疗废物最终去向的占89.41%,能正确辨认医疗废物标识的占70.44%,接受过医疗废物处理相关培训的占95.81%。结论:绍兴市柯桥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正在向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积极推进,但仍存在不足。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沟通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基层医疗机构应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水平,规范处置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需求,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2009年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在《国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项目》中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质控专家组督查时机完成208家医疗机构的问卷填写。结果 208家医疗机构中,32%有医疗废物管理部门;92%医疗机构有医疗废物处理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仅有10%的应急预案与实际工作相符;99.04%的医疗机构有专人管理医疗废物,仅有27.40%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工作达1年以上;96.63%的医疗机构有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备,医疗废物暂存处布局合理,有防蝇防鼠的设施的合格率为12.02%;99.04%的医疗机构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处置,仅有6.73%的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d;一次性输液瓶、袋处置合格率仅为1.92%,80.28%混入医疗废物进行处理;42.86%的化学性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中心处置,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鲁木齐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在逐步规范,但社区门诊和私人诊所的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管理,探索适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具有感染性、毒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防止疾病传播、加强环境保护,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相关科室应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力度。内分泌科医疗废物以损伤性废物、感染性废物为多,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方可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保障内分泌科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可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同时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根据国务院及卫生部下发的有关管理医疗废物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强化培训,加大督查考核。结果:各类人员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执行,使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结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正确处置医疗废物,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和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医院医疗废物处理中积极实施项目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18个科室常规医疗废物管理资料,共45份,设为实施前。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医疗废物处置流程中,加强项目管理的资料,共45份,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对相关医疗废弃物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在内部交接运送及登记、处置室物品存放及标识、临时存放点设置及相关用具配置、废物分类收集等不良项目发生率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实施项目管理,可有效减少废物处理不合格率,有效改进内部交接,正确存放物品及分类,同时促使基层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有所提升,此管理模式在医院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防止医疗废物传播疾病和环境污染。方法: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管理,严格实施分类管理。结果: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暂存处。结论: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血站对医疗废物处置的最佳方案,完善医疗废物管理体系。方法:医疗废物的管理已成为血站一项重要的工作,从我站医疗废物处置的环节入手进行阐述。结果:制定严格的处理医疗废物的规程,并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切实执行。结论:分析我站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我站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及可操作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而提高采供血机构人员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8.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传染性病原体,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医院应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的严格、规范管理,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医疗废物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医院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口腔科病房医疗废物管理状况进行了总结,主要问题包括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疗废物分类控制不严格、医疗废物处理操作不规范、医疗废物运输管理不严格、口腔护士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医院相关设备不完善。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包括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加强医疗废物处理质控、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提升护士的医疗废物管理认知、后勤部门介入监管、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未经处理的医疗废物是主要污染源,对环境污染及人体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基层妇幼保健院作为医疗废物管理的一个重要场所,在过程中能否贯彻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能否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分类、收集、储存、处置等环节严格管理,将决定管辖区内医疗废物的去向与对环境的再污染状况。我院在医疗废物管理的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废物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方法: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宁波市医疗废物无缝化收集推广考核细则》为准则,建立全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层次强化培训,实行分类收集、运送、贮存等全程规范化管理流程。结果:比较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医疗废物知识考试成绩及38家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医疗废物全程规范化管理加强了监管力度,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我站护理工作中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经验。方法:强化细节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网络,加强各级护理人员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理等工作流程。结果:我站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环保意识加强,有效控制站内感染。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当前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风险较高的隐患因素。结果:经资料分析梳理后,认为当前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有缺乏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医疗废物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职业暴露隐患。在接受针对性对策措施处理后,医疗废物中存放用具、垃圾袋合格率等有了明显提升,工作人员对于分类收集、医疗废物登记、个人防护、储存工具合格检查、专业包装和容器使用、集中处置等重视情况有所提升。结论:要对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重视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患者身体健康提供最大保障。  相似文献   

14.
周晓平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8):621-621,623
为了完善对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防止医疗废物流入社会,对社会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应做到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分类,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注意职业防护,使医疗废物做到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担负着常规手术和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每天产生很多的医疗废物,如管理不当,流落到周围的环境,就会造成医源性感染,流人社会后果就更严重了。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印发了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各级医院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重要的任务。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做好医疗废物的管理,是控制手术室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环节,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关键。我们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以完善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中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月对检验科60名医务人员加强培训管理,提升检验科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管理能力,对医疗废物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设为实施后,2017年10月~2018年5月为实施前,观察全程质量控制实施前后医疗废物管理效果。结果:经全程质量控制后,检验科医务人员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医疗废物容器选择正确率均明显提高,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废物转运流程等规范性得到明显提升,且医疗废物转运及时性明显提高,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加强检验科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能力培训,优化医疗废物管理流程,加强检验科医疗废物全程质量控制,可有效提升医疗废物分类、呈装正确性,临时储存、移交流程规范性及运送及时性,提升了医疗废物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疗废物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慈溪市中医医院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施一系列强化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每年采取现场监督检查并填写检查表的方法对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2012~2014年期间,医院医疗废物处置各项调查指标的分值逐年上升,各项指标的分值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管理科在医疗废物管理中起到了管理、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其对于医院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减少医疗废物流失的机会。方法:各临床、医技科室及门诊部,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不同种类的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结果:有效的控制了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从源头上控制了医疗废物给社会和医院造成的环境污染。结论:降低了医院内交叉感染和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疗废物管理的有效方法,预防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培训,落实防护措施,加强监督等。结果通过以上管理措施,我院未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而致的医院感染事件。结论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骨科医疗废物是指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科研及其他相关活动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感染性、病毒性危害物品的总称。良好的骨科医疗废物管理与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和医院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加强骨科医疗废物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医院骨科实行专项培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明确责任等措施,有效减少了骨科医疗废物的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