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永初 《西南军医》2009,11(3):595-595
静脉穿刺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据资料统计80%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技术上需占用全天75%的工作时间,80%的住院病人及50%以上的门诊病人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因此,静脉穿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探讨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的方法,我们对穿刺操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便于固定,且小儿体位舒适,不影响其活动,故障机率较小,且易于保暖,是小儿输液首选部位。所以作为一名科护士,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努力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节约资源,是一名优秀儿科护士毕生的追求。我总结近十年来自己工作心得和借鉴各位老师的经验与大家共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留置针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静脉输液工具。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静脉留置针已被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静脉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其优点是:①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保护血管,减少血管和皮下组织损伤,留置时间长达7天;②保留外周静脉通道,有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提高疗效;③适用范围广泛,适合医院、门诊、社区医疗、家庭病床等输液者,使病人在输液时感觉更为舒适;④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护士在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机会。因此,于2000年引进了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现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就留置针的穿刺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逆行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芳 《西南军医》2009,11(6):1168-1169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可行性与实用价值,为长期输液或穿刺困难的患者,提供好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在本科室中选择长期输液患者100例,分为正向穿刺组(对照组)、逆向穿刺组(实验组),采用手、足背下1/3的静脉血管穿刺。结果在使用同一种液体输液的情况下,分别用两种穿刺方法进行静脉输液,两种不同的穿刺方法对液体的流速无显著影响,对穿刺成功率和患者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输液的渗透率有显著影响。结论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易于固定,且不影响输液速度,不影响手部活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上臂静脉长期置管的临床应用刘燕君①周丽华关键词静脉穿刺中图法分类号R472.91995-03以来,我们采用上臂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的方法,解决了49例危重衰竭病人输液穿刺困难的问题,为抢救治疗赢得了时机,现报告...  相似文献   

6.
1997年 6月— 2 0 0 2年 4月我院发生的 14 4例静脉穿刺致皮下瘀血原因分析如下。1 原因分析1 1 工作责任心不强 护士在做治疗时 ,赶时间 ,而对穿刺病人的血管特点不做了解 ,对表浅血管的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 ,不管血管显露的好坏盲目进针 ,以至穿破血管造成皮下瘀血。对长期输液的病人血管的选择没有计划性 ,无静脉保护意识 ,只顾本班次 ,以至增加了不必要的穿刺次数。本组中由这一原因引起者 14例 ,占 9 7%。1 2 穿刺技能差 ,基本功不过关 护士在输液时 ,反复穿刺同一部位血管 ,使血管壁破坏 ,造成局部渗血现象。有一些难度较大的穿…  相似文献   

7.
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在疑难、重大手术中及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有独特的优点,特别是在短时间内需要快速大量输液、输血,或静脉用药频度高、用药品种多、持续输液时间长及多种药物使用对血管有明显刺激时,它不仅能减轻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减少外周静脉损伤的发生,而且便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少病人救治过程中的风险和护士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郑燕  王艳 《西南军医》2016,(3):280-281
目的:探讨常规静脉穿刺训练(传统组)和兔耳模拟穿刺训练(实验组)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对比。方法在科室中随机抽取52名护士,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对训练后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且所用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耳模拟穿刺训练相比常规静脉穿刺训练可明显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静脉给药是抢救危重病人及一般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护理技术。长期静脉输液病人输液完毕及静脉注射病人注射完毕,正确的压迫穿刺部位,对提高血管反复穿刺使用率及穿刺成功率有着直接的关系。下面介绍这种改进的静脉穿刺拔针压迫方法。1 临床资料本组100人次,年龄最大85岁,最小2岁。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病人除外。2 方法输液完毕或静脉推注注射完毕,护士在为病人拔针时,左手拇指放于穿刺进针点的斜下方1cm处,并斜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快速将针头拔出,拔出后,左手拇指依然斜绷紧皮肤不放松,约15~20s后放松,此时穿刺…  相似文献   

10.
大面积烧伤病人静脉分段标记穿刺的护理丁薇⒇武亚莉关键词烧伤静脉穿刺中图法分类号R644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由于皮肤浅静脉破坏,给静脉穿刺带来很大困难。以往靠静脉剖开插管给病人输血、输液。但由于经常更换部位,静脉分支被破坏而不能再用。加之病人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一般都采用向心性静脉穿刺。但长期行静脉治疗,由于多次静脉穿刺,血管遭到破坏,造成静脉穿刺操作困难。为了充分利用四肢末梢血管,我们在小儿头皮静脉逆行穿刺的启发下,对380例手(足)背静脉网的小静脉逆行穿刺,获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谢景红  曹安香 《武警医学》2000,11(10):595-595
静脉穿刺是抢救病人、临床护理常用的1种基本技术。良好的穿刺技巧,是以穿刺的成功率为标准。经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认为,静脉穿刺成功率除了单纯技术方面的问题外,增强操作者的心理素质对提高穿刺成功率也有重要的影响。下面根据我多年的实践,谈几点体会。1 增强自制力 护士要有调节与控制自己进入“工作状态”的能力,这种自制力可以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发挥,以提高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实施静脉穿刺操作中,从查对到实施,都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要有良好的工作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护士迅速地进行角色转换。自制力差的护士,由…  相似文献   

13.
靳杭红  邢婧  何倩  张慧  何洁 《西南军医》2010,12(1):176-176
目的探讨输液选择前臂内侧血管穿刺的优越性。方法将到门诊临时输液的患者200例,征得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穿刺手背静脉100例)与观察组(穿刺前臂内侧静脉比例)观察穿刺手活动情况、穿刺时疼痛程度及上肢活动时固定与否,结果两组患者输液后,输液侧手活动及固定情况,固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选择前臂内侧静脉进行穿刺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我科采用加压穿刺法进行静脉留置针,有效地提高了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现将穿刺经验介绍如下。1材料注射盘、一次性静脉输液留置针、小治疗巾、2根止血带、输液胶贴,按医嘱要求准备药品及输液卡。2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取上肢或下肢,避开静脉炎、静脉曲张、皮肤感染处,选择弹性好、不易滑动、粗直、血运丰富  相似文献   

15.
1996年以来 ,我们对 17例手背、足背等常规静脉穿刺部位因严重烧伤而无法进行静脉穿刺输液的病人行阴茎浅静脉穿刺 ,使病人平稳地度过了休克期及围手术期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操作方法1 1 穿刺针头选择 一般可选择 5 5~ 9号针头。1 2 穿刺方法 常规消毒阴茎拟穿刺部位 ,持穿刺针 ,与皮肤成 10°角进针 ,进入静脉后再沿静脉走行方向前进少许。1 3 穿刺针头固定 以长方形硬纸板垫于阴茎腹侧 ,胶布不全环绕固定 ,以防阴茎软缩导致针头脱落 ,然后将输液管固定于大腿内侧皮肤。1 4 穿刺针头拔出 输液完毕拔出针头 ,局部压…  相似文献   

16.
小儿静脉穿刺的特点是血管细,血管走行暴露不明显,合作差,易哭闹。特别是肥胖儿穿刺难度更大,给正常检查、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我们采用静脉穿刺后取血与静脉输液一次完成,不仅减少患儿痛苦,减轻患儿家长焦虑,同时也保护了血管,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部静脉穿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静脉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仅输液、输血、静脉给药离不开它,目前广泛应用的静脉营养,肿瘤化疗都需要通过静脉治疗进行。静脉穿刺既是静脉治疗必不可缺少的操作步骤,也是静脉治疗的重要环节,特别在抢救治疗危重患者及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病人时,静脉穿刺技术是否过硬,能否做到一针见血,甚至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存亡。因此,熟练正确地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静脉穿刺按静脉类型可分为浅静脉穿刺和深静脉穿刺;按静脉的部位可分为:头皮静脉、颈部静脉、上肢静脉、手静脉、胸腹壁静脉、阴茎静脉、下肢静脉、足部静脉穿刺等。这里仅以临床最常用的手部静脉穿刺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家长的期望值高,加重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二、穿刺时小儿不配合,不利于固定;三、部分小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不充盈,增加穿刺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物品用于临床减少了疾病的交叉感染。在临床工作中太难发现,在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的时候,有一种情况常出现:实际针已进入血管内而操作者则看不到回血或回血很慢,这对穿刺经验不丰富的护士来说则是造成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尤为危重病人及末稍循环差的病人多见。为保护慢性疾病病人有一良好的血管供应,为确保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失败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有效的确保静脉穿刺回血量好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素霞 《武警医学》1996,7(1):43-43
静脉输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王素霞(石家庄050081)关键词护理,静脉输液,静脉穿刺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操作常规之一,要做到在每个环节中既能顺利操作,又可减少病人痛苦,的确并非易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特殊病人,如严重失血、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