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鹏  曾帆  刘世喜  李金男 《华西医学》2010,(12):2304-2304
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1个月前发现左侧面部一蚕豆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痛,无发热,皮肤表面无红肿破溃,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半月前外院就诊,行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腮腺内可见16mm×6mm实性包块,CT检查示:左腮腺可见2.0cm×1.5cm占位未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单角子宫并子宫肌瘤足月分娩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37岁,孕3产0,停经39周于2003-11-03入院.孕4个月下腹坠痛,经保胎治疗好转,孕期经过尚顺利.既往月经规律,26岁结婚,婚后6 a未孕,6 a前发现子宫肌瘤,渐增大.5 a前孕4个月,2 a前孕2个月各自然流产1次.孕前B超示:子宫10.1 cm×10.6 cm×7.2 cm,子宫右侧壁子宫肌瘤6.4 cm×4.6 cm×3.9 cm,右附件区实性包块,卵巢肿瘤可能.双肾均位于右侧.t36.4℃,P90次/min,R18次/min,BP120/75 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宫高36 cm,腹围98 cm,胎位右枕前,胎动良好,胎心136次/min.肛诊检查:先露头,棘上4 cm,颈管未消,宫口未开.入院诊断:①孕3产0宫内孕39周,右枕前位;②子宫肌瘤;③右侧卵巢肿瘤?④珍贵胎儿.于2003-11-05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出一男婴,重3 850 g,Apgar评10分,胎盘胎膜娩出完整,子宫收缩良好.探查子宫为单角子宫,左侧附件正常,右宫角部一8 cm×8 cm×9 cm肌壁间肌瘤,充血,子宫前壁、后壁各一直径1 cm大小肌瘤.探查右侧盆腔见一4 cm×4 cm×5 cm大小包块,质中等,后方与一卵巢直接相连,卵巢上连一长3 cm输卵管及伞端,包块与子宫无连接,与输卵管不相通,术中行包块切除,子宫次切术.术后抗炎、止血等治疗,切口甲级愈合,术后5 d病理回报:单角子宫子宫壁平滑肌瘤,残角子宫.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女 ,46岁。因腹痛、腹泻、腹部包块 0 .5a,以腹部包块收住院。0 .5a来阵发性下腹部胀痛 ,排便或排气后疼痛自行缓解 ,大便 4~ 5次 / d,为粘液便 ,无脓血。在院外以肠炎治疗 ,效果不佳 ,1个月前在院外就医时发现右上腹包块 ,包块生长较慢 ,未行特殊诊疗。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查体 :t37℃ ,P82次 / min,R2 0次 / min,BP1 0 0 / 60 mm Hg。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皮肤无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 ,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可扪及一8cm× 1 0 cm肿物 ,表面光滑 ,边界清 ,质软 ,轻触痛 ,活动度差。肝、脾肋下未触及。肝浊音界存…  相似文献   

4.
惠海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46-1846,1848
作者遇到输卵管血肿扭转坏死误诊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因体检时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伴疼痛4 d为主诉,门诊诊断为下腹部包块性质待查:卵巢囊肿蒂扭转或急性盆腔炎,收住妇科.患者2个月前体检时发现下腹部包块,在门诊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近4 d来下腹部疼痛加重,伴肛门坠胀痛,恶心,胃痛.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 阴道:畅通,宫颈:肥大、无糜烂、内口有一0.5 cm×0.5 cm大小的息肉,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欠佳、质中,压痛(+),附件: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一约7 cm×8 cm大小的包块,质硬,压痛(+)活动正常,左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急性泪囊炎误诊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病例报告 例1:女,2日龄.患儿因右眼下睑内侧包块伴面部出血45 h以新生儿出血症、右眼睑血管瘤收入院.查体:面部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右眼睑内侧可见约1.0 cm×1.0 cm×0.8 cm大小包块,呈青紫色,边界不清,质软.查血常规WBC13.3×109/L,凝血相APTT(S)50.90S,APTT(R)1.7,FIB4.609 g/L,疑诊为血管瘤,新生儿出血症.予静脉滴注青霉素、止血敏,3 d后面部出血点逐渐消退,右眼出现溢泪伴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右下睑内侧包块渐变红,并增大至1.5 cm×1.2 cm×1.0 cm,质变硬,排除血管瘤诊断,考虑为新生儿急性泪囊炎,换用先锋霉素Ⅵ静脉滴注及下泪小点注入0.1 ml,肿胀区外敷樟姜膏,1周后红肿消退,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5岁。颈部包块伴颈部疼痛6d就诊。该患者无明显呛咳、吞咽困难及体质量下降,包块逐渐增大。查体:T:38.8℃,P:98次/min,R:20次/min,BP:120/75mm Hg(1mm Hg=0.133kPa)。右颈部明显隆起,右甲状腺内可触及大小约4.0cm×2.5cm的椭圆形肿块,质稍硬,界限较清,有明显触痛。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图像,最大约1.5cm×1.0cm。实验室检查:WBC:17.8×109/L。甲状腺功能测定T3、T4增高,吸碘率降低。超声表现(图1):甲状腺右叶轮廓尚清,大小为5.0cm×2.0cm×2.5cm,左叶大小为3.4cm×1.2cm×1.0cm,峡部厚径:0.3cm。甲状腺右叶形态不规…  相似文献   

7.
1 病历摘要 女,14岁。因左面部(眶下)无痛性包块1a,进行性增大3个月。外院B超示:左面部见一2.0cm×2.0cm×1.0cm左右的囊性包块。要求手术治疗来院门诊,拟诊为左面部皮脂腺囊肿收住院。入院时查:T36.8C,P78次/min,R20次/min,BP20/10kPa。左面部(眶下)可及一2.5cm×2.5cm大小的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质中等,无压痛,活动尚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 病历简介女 ,45岁。因头枕部包块 5年于 2 0 0 0年 2月 13日就诊。5年前发现枕部有小指头大小包块一个 ,不痛 ,不痒 ,皮肤无溃烂 ,未予注意。近 4个月来包块增大 ,生长快 ,局部胀痛。经查包块位于枕部 ,约 4cm× 4cm× 3 cm大小 ,质硬 ,基底固定 ,包块与皮肤粘连紧密 ,活动度差 ,轻压痛 ,似分叶状。耳后、枕后淋巴结不肿大 ,心肺正常 ,双侧乳房无包块及压痛。包块切除 ,病检诊断为头皮外毛根鞘癌。2 讨论头皮外毛根鞘癌多由增殖性外毛根鞘瘤恶变而来 ,系罕见疾病。外毛根鞘癌包块多为结节状 ,破溃形成溃疡 ,局部侵润性生长 ,可发生区域…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6.5岁.发现左面颊部包块4个月.自发现包块,无红、痛,未予治疗,2003年11 月2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腮腺区皮肤无红、热,扪及一约2.5 cm×2.0 cm大小实性包块,质中、活动度可,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左侧腮腺包块性质待定.超声检查:见左侧腮腺浅叶中份约2.9 cm×1.9 cm×2.3 cm大小规则实质不均匀回声包块, 内有1.4 cm×0.6 cm大小不规则液性暗区,边界清晰,无包膜线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图1 ),颈部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左侧腮腺实质不均质包块(1.混合瘤?;2.不排除恶性肿瘤).手术、病理诊断:腮腺腺样囊腺癌.术后5个月超声复查:见左侧腮腺2.5 cm ×2.3 cm×1.6 cm实质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颈部左侧血管旁见4枚0.9 cm~1.2 cm低回声结节,有融合征象,诊断左侧腮腺癌复发并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6岁,因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发现头皮包块半月余于2012年9月9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瘢痕体质,全身多处可见瘢痕疙瘩。入院查体:后顶部头皮包块,大小约2.5cm×1cm,质软,有触痛,表面无破溃,无流血流脓,局部头皮颜色正常,咳嗽、打喷嚏及体位改变时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9岁,右腋前下肿块6个月余伴破溃糜烂半月余,于2007年4月6日因右侧副乳并破溃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即妊娠4个月时自己无意间扪及右胸大肌外侧腋前下一大小约3cm×3cm的包块,无皮肤红肿等,质硬,无压痛。随孕期增加包块逐渐增大。患者于1个月前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右侧包块进一步增大并逐渐出现局部皮肤红肿并有胀痛感,于15d前包块远端出现破溃,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51岁,因"发现全身多处包块1个月余"入院。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小约2.0 cm×2.0 cm右肩部包块,质硬,红肿明显,轻压痛,包块表面无破溃。患者自行使用外用药(成分不明)涂抹包块表面,后包块处皮肤破溃,1个月内左颞部、上肢、下肢等多处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溃疡及结痂。体格检查:右肩及左颞部均可见大小约5.0 cm×5.0 cm椭圆形溃疡,可见结痂及脓性分泌物,局部突出于皮肤表面;右上肢肘部及右下肢均可见大小约2.0 cm×3.0 cm结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超声检查:右肩皮损处皮肤层增厚,呈不均匀性低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范围约5.0 cm×4.8 cm,最深处约0.5 cm,与周围分  相似文献   

13.
肺癌颅骨转移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病例]男,57岁.因发现额顶部渐进性增大包块2个月入院.患者自述包块从发现至就诊期间生长迅速.有慢性支气管炎7年,近1个月咳血丝痰.查体:额部正中有一8 cm×8 cm×6 cm大小包块,包块处皮肤张力高,挤压无波动感,无触痛,包块周围皮肤正常.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简介患者女 ,46岁。发现左腋下包块 1周就诊。查体 :左腋下肿块 2个 ,大者 1.5 cm× 1.0 cm× 1.0 cm,质硬 ,边界清 ,与皮肤无粘连 ,可移动 ;小者 1.0 cm× 0 .8cm× 0 .5 cm,性质同大者。双侧乳房对称 ,皮肤无桔皮样外观 ,乳头无内陷、无溢液 ;触诊未扪及肿块 ;乳腺 B超及钼靶照像无阳性发现 ;乳腺外其他系统均未发现原发灶。为明确诊断 ,切除左腋下包块活检 ,两者均为淋巴结转移癌 ,癌细胞呈团块状排列 ,考虑同侧乳腺癌转移。临床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术。病理巨检 :根治乳腺 1件 ,乳头及皮肤未见异常 ,每隔 0 .5 cm作一剖面仔细寻…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男 ,46岁 ,以发现下腹部包块 2个月 ,腹痛 3d之主诉入院。2个月前因大便干燥治疗时发现下腹部拳头大小包块 ,渐增大影响排便、排尿 ,3d前出现阵发性、刀割样腹痛。入院查体 :下腹可扪及 18cm×× 2 0 cm× 12 cm之椭圆形包块 ,质硬 ,活动度差 ,压痛 (- ) ,未闻及血管杂音 ,肛门、外生殖器未查。辅助检查 :腹部 CT:盆腔内有一巨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 ,后缘与直肠分界不清 ,约 10 cm× 14cm× 15 cm,膀胱向右明显移位、变形 ,周围肠管受压、移位 ,肿块向前上延伸 ,呈类圆形 ,盆腔及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提示 :直肠、乙状…  相似文献   

16.
万宇  杨开选 《临床荟萃》2010,25(18):1642-1643,F0003
患者,女,8岁,因“发现右侧头顶部包块6个月,伴疼痛1个月”于2008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6个月发现右顶部包块,进行性长大,1个月前出现包块疼痛,轻压痛,无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异常。查体:体温36.8℃,无皮疹,无突眼,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顶部有4cm×4cm大小头皮隆起区,轻压痛,边界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17.
正患儿女,出生2d。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包块1d就诊。患儿家属代诉1d前无意发现患儿左侧腹股沟区出现一包块,约花生米大小,表面无红肿及渗液,无呕吐、无发热。查体:左侧腹股沟区见一大小约1.0cm×0.5cm×0.5cm的包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欠佳,质较硬,平卧位不能回纳腹腔。急诊超声检查:于患儿左侧腹股沟区探及1.5cm×0.8cm的不均质低回声,边界清楚,有包膜,内见数个小无回声,周边见少量积液(图1),不均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67岁。下腹胀痛 2个月 ,外院检查发现腹部包块入院。查体 :心肺 (- ) ,浅表淋巴结不大。盆腔可触及大小约 9cm× 7cm× 7cm包块 ,质中 ,轻压痛 ,活动度差。胸片示 :心肺未见异常。彩超显示盆腔可探及大小约 1 1 .0 cm× 7.2 cm× 7.0 cm不规则囊性包块 ,壁厚呈均匀的低回声 ,腔内透声可。 CDFI其壁可探及点、条状血流信号 (图 1 ) ,PW示低速低阻动脉频谱 (图 2 ) ,RI0 .44。超声诊断 :盆腔囊性占位。手术见盆腔正中有一灰白色包块 ,约女拳大小 ,见小肠绕过包块 ,粘连较紧 ,行包块及小肠部分切除术。图 1 肠结核的彩色多普勒声…  相似文献   

19.
王旷 《临床误诊误治》2011,24(10):108-109
【病例】男,39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包块1月余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可触及一质硬包块,活动度差,有轻微压痛,表面皮肤正常,双下肢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与精索粘连并沿精索向四周延伸,界限较清楚。切除3块灰白色软组织送检,大小分别为1.8 cm×1.5 cm×1.0 cm、1.2 cm×1.0 cm×1.0 cm、1.0 cm×1.0 cm×1.0 cm,切面实性,质软,包膜不完整。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肿块由束状、巢状的瘤细胞组成,其间为  相似文献   

20.
对我院收治的小儿Meckel憩室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2岁.发现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2d,包块无法回纳1d.体查: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右侧腹股沟区可扪及一约4cm×3 cm大小包块,局部皮肤无发红,包块呈丘状,质软,无压痛,透光试验阴性.左侧腹股沟及阴囊内未扪及异常包块.双侧睾丸位于阴囊底部,大小约1.5 cm×1.0 cm大小.彩超示右侧腹股沟疝.入院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行手法复位失败.术前准备后,拟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取右侧外环口上端约1 cm作一横形切口长约2 cm,依次切开游离提取提睾肌,保护精索及周围血管,切开疝外被盖各层,到达疝囊,探查疝囊内容物为肠管,约4 cm×1 cm,形状似阑尾.扩大切口后探查疝囊内肠管为回肠憩室,基底部较宽.切除憩室及基底部,缝合回肠各层,检查回肠无出血、无瘘、无狭窄,将回肠置入腹腔内.游离疝囊在高位结扎疝囊颈.术后抗炎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2d患儿肛门排气排便,恢复饮食,伤口拆线后痊愈出院.标本病检示见肠道黏膜,符合肠道憩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