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解放几年来,由于各級党委的重视,我省的茯苓生产得到了提高,尤其是跃进的1958年,茯苓产量比57.年翻了五、六番。在这同时,金寨县先后又射出了三个大卫星,最大的一个茯苓144斤,是由该县社員陈义荣經手培养的。他一共生产了144窖茯苓,共出产潮苓880斤,平均每窖單产20斤,比一般每窖单产潮苓5斤还增产三倍多。现將陈义荣同志培养茯苓卫星的經验作如下的簡介。(一) 提前下窖,增加良引:从茯苓的正常生产季  相似文献   

2.
今年河南省各地的药材生长和收成一般良好。新乡专区农民播种的一万七千亩生地、山药、牛夕、菊花,按现在生长情况,如不再遇其它灾害,都可获得良好的收成。生地每亩平均可产三百五十斤;山药每亩平均可收二百三十斤;牛夕每亩平均可收三百六十斤;菊花每亩平均可收二百斤。豫南大别山区所产的茯芩已经开始采挖,产量不下于去年。当前供销合作社在茯苓产地——商城县收购到的茯苓就已有二十多万斤。河南省出产的药材共有三百六十多种。密县等地出产的银花较国内其他各地产的银花品质为好。此外,该省内乡马山口、  相似文献   

3.
<正> 云南所产茯苓称为云苓,素享盛名。产量也頗为丰富,年产40—60万斤。惜昔为野生,不仅採收不易,而且常因採挖茯苓破坏农林生产?特將我省馬龙县栽培茯苓有40余年的苗族老药农張長好的經驗,加以总結介紹,以供有关方面参考。栽培方法:採收茯苓时,把“馬脚桿”、“穿心扛”等劣品留下作为种苗,俗称脚苓。脚苓的外皮像树皮,皮下即有茯苓菌絲,心是寄主的木材部分。在伐木后2—15天內的任何一天(过期無效),趁留下树椿的椿头水分未干,掘土見根,  相似文献   

4.
挖野苓     
野苓即中药茯苓,神农本草經列为上品,是一味常用药能治水肿乃淋疾,兼有鎮靜作用;对心悸失眠,心下結痛,寒热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嘔哕,膈中痰飲、泄泻等症均有功效。野苓,是一种担子菌门的菌体,一般生长在土下一至三尺,对挖野苓有經驗的药农来說,他們上山一天,一人至少能挖到三、五斤,一般的在八至十斤左右,有时能挖几十斤,今年何友德挖一只野苓就有六十四斤。尽管这样,他們在解放前,是很貧困。据何友德说:“在国民党反动时期,只能在近处小山上打转,貸出得少,交了稅钱糊不到口”。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药杂志》1959,5(1):11-12
<正> 我省家种茯苓多以漿引或木引窖种.將帶漿嫩茯苓切成片塊者为漿引。用六成熟帶有茯苓菌的松段,取出晒干切成五寸長左右小段,再与苓料混合埋入窖內引其發菌,到种茯苓时取出放入苓料中間下窖这叫木引。此外,还有老引、奶引、泡引我省極少使用。一一般种植方法以松木为原料,第一年十、十一月間伐木削椏去皮,削成5—7方形,去皮十之八九,楞部留皮牛寸寬,放在露天晒干。次年二、三月間將此木料鋸成2.5—3尺長松树段(即苓料)堆放在向陽山地晒干,到五、六月間种植,这段时間为备料时間。下种时,窖場选擇向陽沙土地(生荒地)挖成小窖,  相似文献   

6.
<正> 犍为县新民公社王正堂、蔡世动小组由于在生产管理、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改革,不断总結提高生产經驗,使白姜生产放出衛星,去年已培植出亩产12,953斤9兩的鮮姜,比1954年提高一倍多。現將其高产經驗总結于下。选地整地:白姜适于略帶倾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油沙二泥土或生荒土,不宜于河流或山溪冲积地带的粗沙地或低窪地。这个高产田就用的是生荒二泥土。在头年腊月深耕1.5尺,进行炕土,翌年春分季节再翻轉来除去杂草根,打碎土塊、整平,作好四週的排水溝渠,就开始挖窩,行距1.2只,窩距7至8寸。施肥:底肥是用于牛屎2,500斤,草木灰1,000斤,人头髮150斤混合施窩內,把排好的姜种安放在窩內,用肥牆泥5,000斤盖在上面,再用细泥盖好。选种:选的是“铁白口”(姜种名称),以前1斤种排20多窩,現改为14至15窩,不等姜發出芽禾时就入土(俗称“朦芽”)。这样有兩点好处:(1) 姜早入土,先生水根后長姜芽子,就能抗旱。(2) 季节早,不与或少  相似文献   

7.
<正> 四川盐廷县是56年才开始试种澤泻的?背醪?很低,种兩亩共收35斤,亩产17.5斤。57年种12亩,亩产40.5斤。58年种1040亩,平均亩产达100斤,單产比57年番一倍多,其中麻秧公社58年有3.19亩試验田,留种一亩,收获2.19亩,实收1125斤,平均單产514斤,相当于全县平均單产的514%。这一丰产經驗在今年一月下旬的灌县澤瀉現場会議上作了交流,对新区来的代表有很大的鼓舞,对老区来的代表也起了刺激作用。他們表示回去大搞试验田,实現大面积亩产五百斤、一千斤、一千五百斤、兩千斤的更大跃进指标。  相似文献   

8.
安徽茯苓的培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茯苓是屬于多孔菌科的一种塊狀菌,寄生于老松树的根部。安徽之岳西、太湖、霍山、潛山、金寨等县多用人工培植,年产200万斤左右。在商品上称为白茯苓,色粉白,質坚硬,內部顆粒細小,能鉋片極薄,是其优点,暢銷省內外。培植方法有木引及漿引兩种。(一)木引:先以帶有茯苓菌的松木,与截断的普通松木,混合埋在一个窖內,引其發菌,叫作“傳引”?词莻鞑ボ蜍呔z,使松木成为木引。第一次栽培使用的木引,可从种茯苓戶买到。种植方法:①取材——在农曆正二月間,砍  相似文献   

9.
<正> 四川綿阳的主产药材麦冬,与浙江麦冬不同。綿陽麦冬是一年收获,浙江是三年收获。綿陽一县,年产麦冬在100万斤以上,除供应全国药用需要外,还能出口。去年綿陽县青义公社三大队九小队种麦冬1.13亩,今年五月收获了干麦冬587斤,平均亩产519斤,超过1958年平均产量120斤的332.5%,超过今年一般地区产量140斤的270.7%,創造了我区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这是公社化后帶来的高产。这亩麦冬的收获,是在5月下旬由四川省商業厅医药貿易局駐綿陽工作組、绵陽孏揭┱尽⒕d陽县医药經理部与公社党委及公社社員共42人进行了兩天的挖采后,並指派了干部三人进行加工管理,当場共同验收的,共得鲜冬3,057斤,加工干貨为587斤。获得高产的主要經驗是:一、栽种季节比一般提早10天;  相似文献   

10.
<正> 蒮香(又名枝香)过去在我县已有种植習慣,1958年大跃进里,我县乐城公社多閭生产队專業组,种植了藿香四亩三分,共收干枝香2,816斤,平均亩产达655斤,其中组员李鸿穗在河砵洞(土名)种的1.04亩,共收枝香1,044斤,折合亩产1,003斤14兩(由生产队長驗收),創造近年来的高額丰产纪录。現將其經驗总結如下: 一、政治掛帅,訂立獎惩制度:該队是1958年才恢复枝香生产的,在栽培技术上没有把握,故从社员中找出几个有相当經驗的人进行管理,党委亲自領导,並且訂立包产制度(即海产100斤干香記工484分)。这样大大刺激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並且队委经常检查,  相似文献   

11.
<正> 阜陽县尚庄人民公社第二营58年培植25亩生地,实产257,400斤,平均亩产10,300斤,比57年平均亩产2,100斤提高四倍。其中該营党支部培植一亩試驗田,产量达23,562斤。其經驗是書記掛帅。57年初次由河南引种沒有生产經驗,社员們种生地信心不高,社党支部(当时是农業生产合作社)書記姚期行为了使群众思想解放,就亲自动手培植九分生地作为試驗。在試种中,采取了深耕細作、加强田間管理等措施,結果获得亩产5,103斤的产量,比平均亩产多1.8倍。由于引种成功,並获得丰产,从而打破了某些社員的保守思想,树立了群众基础,为58年高额丰产奠定了思想基础,58年共下种25亩。获得丰产的具体措施是: 1.选地和整地:选沙淤結合而沙质較多的土壤,靠近水源,灌溉澆水方便?匦枵?年前年后計耕四次,深达一尺五寸,横竪耙九交,耙平后再做田畦,畦寬  相似文献   

12.
茯苓(Porla cocos Wolf)屬多菌科(Polyporaceae)的一种菌类的菌核,在葯用上为利尿葯,治水腫及淋疾,兼有鎮靜作用;寄生于松根,形如球塊,外皮黑褐色而皺縮,呈瘤狀,內部白色或淡赤色肉呈顆粒狀,所以有赤茯苓与白茯苓等名称,菩塊中穿有細松根的称为茯神,外皮称茯苓皮,均供葯用。由于茯苓在葯用上广泛,需要量大,又是多年生,並且3—5年才有收获,野生者不但寻找和挖掘不便,同时产量也不敷应用,因此需要进行人工接种生产。茲將新昌县黄山农業社社長王貴福及有經驗社員的經驗綜合介紹于后: 一寄株的选擇茯苓寄生于松根上,要选擇剛  相似文献   

13.
岳峻 《中国中药杂志》1959,5(4):152-155
<正> 去年,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躍进的帶动下,药材生产有一定發展,种植面积有很大增加,不少品种出現了高額丰产,野生变家养家种成功了200余种。陝西省镇坪县馮祖偉把黄莲育秧时間由三年縮短为10个月;湖南邵东县新中社白芍亩产4,375斤,比57年每亩产量提高2—3倍;該县泉溪社种的三亩玉竹試驗田,亩产高达1.5万斤;云南木香过去只是亩产200到300斤,58年在該省魯甸社药材生产实驗小农場較大規模实驗,亩产已达一万到一万二千斤,增产数十倍;浙江的元胡、白朮,四川的川芎、澤瀉,湖北的黄連、紅花,安徽的茯苓等都创造了高产丰收的记录。野生变家种家养方面,过去是打獐取麝香,越打越少,現在四川等地飼养成功了;广东人工养殖海馬,广西人工飼养白花蛇也先后成功了。东北的細辛,过去说很难变家种,而現在也家种成功了。吉林人参,过去说很难在別处种成,山西絳县不但种成了,而且生長的非常好。在1958年这一年中,药材生产上的成績是多方面的,是在国务院發佈“关于发展药材生产問题的指示”以后取得的,事实証明了“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方針的十分正确,它对今后的药材生产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力量,今后,在生产上还要不驕不躁,繼續鼓足干勁,既要破除迷信,敢想敢干,又要苦心鑽研,讲求技术。家养全(?)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盐廷县是56年才开始试种澤泻的?背醪?很低,种兩亩共收35斤,亩产17.5斤。57年种12亩,亩产40.5斤。58年种1040亩,平均亩产达100斤,單产比57年番一倍多,其中麻秧公社58年有3.19亩試验田,留种一亩,收获2.19亩,实收1125斤,平均單产514斤,相当于全县平均單产的514%。这一丰产經驗在今年一月下旬的灌县澤瀉現場会議上作了交流,对新区来的代表有很大的鼓舞,对老区来的代表也起了刺激作用。他們表示回去大搞试验田,实現大面积亩产五百斤、一千斤、一千五百斤、兩千斤的更大跃进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为大黄产区,一般栽培均为3—4年生。1956年該省宕昌县良恭区好梯乡保衛一社試种二年生大黄一亩,获得成功。不但縮短生長期1—2年,产量也較一般大黄超出約兩倍,共收获鮮大黄2500斤。制后可得干貨800斤,且都是品質較佳的“金似黄”。宕昌县良恭区以往种植大黄是育苗一年,栽培生長二年;去年保衛一社試种的一苗,是选育苗一年的大秧苗300斤(1700根),栽时每窩陈焦灰(前年冬积存的草木灰)5斤。本地选的是菜籽荏,前年秋翻耕了兩次,去年春又翻了一次,土壤疏松。中耕时又比当地一般  相似文献   

16.
自抗生素发現以后,鏈霉素、金霉素、氯霉素或合霉素等治疗百日咳虽有效率,但由于价昂,不能普遍应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对百日咳的治疗,有很大的成就,开辟了新的治疗道路,友人張宏仁医师,承其祖傳五代临床經驗,对百日咳的治疗,效果显著。將其經驗方介紹出来,供各地同道参考。一、天冬百部糖主治前期百日咳。处方:天門冬、百部各一斤,水十斤。制法:煎取汁如飴狀,加入白糖二斤。25%黄明膠水一斤煎和,俟冷,切块如指头大卽成。服量:每服一块,一日三次。  相似文献   

17.
去年本省中医進修学校第三期同学在我院实習时,交流过很多臨床經驗,“羊毛疗”挑刺法是其中之一,为了挖掘和發揚祖國医学,吸取民間有效經驗,特將这一療法結合臨床上应用一例报導如下,以供研究参考。本症多为感冒誘發,或暴热飲冷而作。多發生于夏秋季節。  相似文献   

18.
谈提高大别山区茯苓饮片加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金寨,河南的商城、新县培植茯苓较多,年产量在百万斤以上,近年来由于加工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统片市价每公斤7元左右。而湖北罗田茯苓好片一直稳定在10元以上。可见提高茯苓饮片加工质量是解决大别山区茯苓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茯苓诱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茯苓定点培育的新型栽培技术。方法:在使用传统“菌种”栽培茯苓的过程中,当茯苓菌丝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再补充植入一块新鲜的幼菌核块(称为诱引),以其为“基核”诱导周围菌丝体进行聚集、纽结,进而形成个体较大的菌核。结果:诱引栽培试验与传统栽培试验比较,每窖形成菌核(结苓)数量由平均3个减少为1个;平均单产由1kg(干品)提高到1.3kg,增产约30%;药材商品成品产出率由80%提高到90%,增长约10%;药材主要成分含量相似,基本达到了定点培育的目的。结论:诱引栽培具有定点培育、便于管理、产量较高、质量稳定等优势,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 福建过去澤瀉主要产区是閩北,以建甌浦城为最多,其次为順昌、崇安等县,閩候县生产最少。福州市郊鼓山区历来沒有种过。1958年福州市郊人民公社鼓山分社象园一团药材生产專業队试种澤瀉478亩,于1959年1月16日开始收获。二亩試驗田經收割、加工后,当場称过亩产鮮的2,750斤,經烘干正品,每亩795.5斤。按本省原产地建甌县最丰亩产只223.5斤,丰产超过了建甌县最高产亩的产量三倍多,放出一个全国大衛星。現把丰产經驗总结于下。一、选地与整地:该队在生产前,选擇了便利灌溉和排水,水源丰滿的良田,使水田能經常保持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