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摘要:目的:了解烧伤患者使用万古霉素(VAN)的监测情况及VAN相关急性肾损伤(VA-AKI)的疾病转归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为烧伤患者VAN的使用和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9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所有接受VAN治疗的烧伤患者的数据。根据KDIGO组织的AKI定义将入组患者分为VA-AKI组(发生VA-AKI)和NO-AKI组(未发生VA-AKI)。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基础生理病理状态、疾病严重程度、感染部位、实验室检查、VAN使用情况、VAN血药浓度监测(TDM)情况、联合用药等多种因素,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接受VAN治疗的47例烧伤患者中9例(19.1%)发生了VA-AKI,4例(8.5%)患者在用药期间进行TDM。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基线白细胞计数、基线血肌酐、基线尿酸、基线血清胱抑素C、基线肌酐清除率、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及VAN平均日剂量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优势比(OR)=0.952,P=0.024]是VA-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VAN治疗的烧伤患者TDM比例较低,应引起重视。对于基线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的烧伤患者,应更加关注其发生VA-AKI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陶年根 《江西医药》2005,40(10):669-671
如何“逐步兴办工伤职工康复事业.帮助工伤残疾人员恢复或者补偿功能”.“促进工伤预防和职工康复”,是劳动保障部门搞好工伤康复,市场经济条件下探讨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相关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护理干预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结果烧伤患者的总均分和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以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为著(P均<0.05)。不同性别患者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不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中,工伤、医保患者在躯体不适、敌对、恐怖3个因子上的评分高于自费患者(P均<0.05)。自费患者在精神病性因子的评分高于工伤、医保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中,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组在躯体不适与敌对2个因子上的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P均<0.05)。而在偏执因子的评分,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组低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P均<0.05)。结论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是做好护理的前提,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及行为护理干预是保证烧伤患者身心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骨科手术中应用C臂机医护人员放射防护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探讨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医护人员放射防护的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对术中应用C臂机进行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放射认知情况及自身对防护所采取的措施情况,再针对其中的不足做出改进。将2013年12月调查前的防护现状及依从性情况列为对照组,经1年时间的数据总结、原因分析、专业培训及整改措施落实后,将2015年后的防护措施及依从性情况列为实验组。结果根据调查所得的结果,对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及对不足进行逐项整改,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和对防护措施执行的依从性均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加强医护人员专项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建立和健全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增加高规格要求的射线屏蔽手术间数量,淘汰陈旧沉重的防护用具,提供充足的新型防护设施并对其执行严格的清洁消毒感染控制管理,克服医护人员不良抵触情绪,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放射防护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医院的3857例法定传染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其传染特点和就医情况,并分析其防御措施。方法:对某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在疾病控制中心中提出的3857例法定传染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结果:血源性传染病为1957例,主要分布在感染科、体检科和门诊,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性传染病为859例,主要分布在性病门诊,也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呼吸道传染病为934例,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和门急诊,在季节交替时为多发时间段;肠道传染病为82例,主要分布在儿科,多发于秋季时分;接触性传染病为25例。结论:法定传染病是一项危险的医院感染项目,这几年随着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多发,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有效预防其造成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凝血酶冻干粉临床应用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探索合理可行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或避免错误用药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1~2020年期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与凝血酶冻干粉相关的ADR/ADE报告,并对其年度分布情况、患者性别与年龄、累及系统/器官、发生时间、转归、...  相似文献   

7.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TSD除了引起患者极度的心理痛苦外,还降低患者的劳动能力、损害其身体健康[1]。然而临床中无论是烧伤受害者还是医务人员对PTSD的认知不足是常见的事情,故延误治疗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2]。对国内外烧伤PTSD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时,发现国外有很多灾害后PTSD的研究,国内各种创伤所致PTSD的相关研究近几年也屡见报道,但烧伤引发的PTSD的研究报道还很少见。因此有必要对烧伤患者PTSD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转归进行深入地研究,以便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拟定解决3个问题,包括:不同时点烧伤后PTSD发生率;不同时点烧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烧烫伤患儿受伤的原因特点,为预防控制小儿烧烫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414例烧烫伤患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患儿的受伤原因及家属对预防烧烫伤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热液烫伤是受伤最主要的原因,占52.9%,其次为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烧伤→电烧伤.发生烧烫伤的年龄段以3岁以下儿童风险最高,随小儿年龄增长烧伤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根据发生烧烫伤原因特点,采用相应预防措施,以及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小儿及家属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有效地预防小儿烧烫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郭郁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8):632-632
1990年~1999年间我科共收治了8例烧伤总面积60%以上,Ⅲ°面积40%以上;同时合并有不同程度呼吸道烧伤的患者。本文就作者在临床工作中所救治的8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炼钢工人。年龄22~52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均为钢水火焰灼伤。1.2 烧伤情况及治疗转归:患者伤后立即入院并及时进行了抗休克治疗。本组病例均有深Ⅱ°~Ⅲ°的颜、面、颈、胸部烧伤。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均施行了胸廓焦痂切开减张。气管切开时间在入院后2小时内施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合并症,评价药物疗效与疾病转归情况。方法我院374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以期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结果显效率为63.9%,有效29.4%,无效6.7%。结论抗高血压治疗选用合适药物,改善代谢紊乱,预防和逆转靶器官不良重塑,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患者的病因、特点,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60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愈64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死亡及放弃治疗的原因有年龄偏大、烧伤严重、面积大、对治疗费用难以承受等。结论老年烧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伤前疾病的治疗,脏器的保护,营养支持与创面的处理同样重要;积极的态度,适当的临床治疗措施,细致的护理以及社会支持,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DIL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DILI患者的基础疾病以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及甲状腺疾病为主;80例患者由西药导致肝损害,主要有抗生素、降压药、抗甲状腺及抗肿瘤等西药;46例患者由中药导致,包括中成药和中药汤剂。经过治疗后,31例患者痊愈,占24.60%;84例患者好转,占66.67%;10例患者自愿放弃治疗出院,占7.94%;1例患者死亡,占0.79%。预后佳的患者与预后差的患者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白蛋白(ALB)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的患者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明显增高,说明TBIL、DBIL及ALB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结论:DILI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无特异性临床特征,TBIL、DBIL及ALB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并致力于该病预防和早期诊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并吸人性损伤患者的治疗经验,以探索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7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8例;死亡2例;治愈率90%.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并发症出现,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