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糖高渗压综合征(HHS)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老年HHS患者62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高危组(n=28)和非高危组(n=34),使用急慢性生理健康评估Ⅱ评分表(APACHEⅡ)评估患者病情轻重,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HH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高危组平均APACHEⅡ分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且高危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值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0.01)。而两组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42,0.4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血糖指数、血浆渗透压及昏迷状态与HHS有关联。结论老年HHS患者的病情越重,血糖和血浆渗透压过高,是老年HHS病情危重的独立因素或联合因素,治疗时应重视这两个指标并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CAPS)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入院24 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及CAPS评分,根据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两种评分分值;对各自评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死亡率;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与ROC曲线分析评估两种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预后判断的校准度与分辨度。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在APACHEⅡ及CAPS评分分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与低于该分值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PACHEⅡ及CPIS评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生存预后结局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校准度;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9以上,CAP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在0.8以上,都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结论死亡组APACHEⅡ及CAPS评分均值均高于生存组患者;APACHEⅡ分值≥24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APACHEⅡ评分对确定AECOPD并Ⅱ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预测的校准度和分辨度优于CAP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的内科MODSE患者55例,在入院24h内对患者进行急性病生理学与长期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同时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随访1个月,分为存活组(42例)和死亡组(13例)。结果患者APACHEⅡ各分值段血NT-proBNP水平和病死率随APACHEⅡ分值升高而增加。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组。血清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01)。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1个月内死亡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以4510.5ng/L为界值,预测死亡敏感性100%、特异性76.2%。APACHEII评分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ODSE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与病情相关,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可以作为反映病情及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入住重症医学科106例危重患者在入院0.5 h、12 h、48 h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水平的测定,进行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浓度有着高度相关性。乳酸高度升高组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病死组患者血乳酸浓度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增高,病死率从11.11%增加至45.95%(P0.05),而死亡组患者的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分值较存活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与血乳酸浓度呈正相关(r=0.714,P0.001)。结论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乳酸水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该院综合ICU科收治入院的112例老年AECOPD患者,根据预后状况分为两组,并对其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清蛋白、p H水平低于存活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肌酐水平高于存活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于存活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高于存活组,有创通气率及合并肺心病患者比例高于存活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老年AECOPD预后影响因素有血清蛋白、血肌酐、格拉斯哥昏迷评分、APACHEⅡ评分、有创通气率及合并肺心病。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若出现血清蛋白较低、血肌酐较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较低、APACHEⅡ评分较高及合并有创通气、肺心病,说明该患者预后状况往往较差,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合并高血糖急症(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HEs患者分为酮症酸中毒(DKA组)、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组)、DKA-HHS组,比较三组病死率,分析HEs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DKA组、DKA-HHS组年龄明显小于HHS组,其病死率分别是5.4%、20.0%、25.0%(P<0.01或<0.05).单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年龄、DM病程、血浆渗透压与死亡有明显关系(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浆渗透压与HEs死亡独立相关(r=5.487,P<0.05).结论 DKA-HHS、HHS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DKA患者,年龄、DM病程和高渗程度与HEs死亡有关,但血浆渗透压是HEs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张玉坤  彭科  王丽娜  陈军  詹英 《山东医药》2010,50(36):89-90
目的探讨预测ICU患者预后的简单有效指标。方法选择2009年入住我科的84例患者,入科24 h内测定血糖、血乳酸,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APACHEⅡ分值组中血糖、血乳酸的差别,并分析它们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血糖、血乳酸值也上升。死亡组中APACHEⅡ值、血糖、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应激性血糖水平、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测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入院24小时内分别进行APACHEⅡ、CPIS及CAPS评分,比较不同预后患者3种评分分值的差别;计算每种评分标准不同分值患者的死亡率;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与ROC曲线评估3种评分标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校准度与分辨度.结果 不同预后患者在APACHEⅡ、CPIS和CAPS评分分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APACHEⅡ分值≥24分,CPIS分值≥7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3种评分标准对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预后结局的预测均有较好的校准度.结论 死亡组患者APACHEⅡ、CPIS和CAPS评分均值均高于生存组患者;APACHEⅡ分值≥24分、CPIS分值≥7分、CAPS分值≥35分时患者病死率较高;APACHEⅡ评分对确定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存预测的校准度和分辨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各58例和47例;根据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各组入院后临床特征相关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AKI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9.52%(5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及基础肾小球滤过率是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器官功能障碍数、APACHEⅡ评分、并发脓毒症比例、肺源性诱因比例是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肺源性诱因者,应密切监测血肌酐、基础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关注患者APACHEⅡ评分,积极应对脓毒症,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以减少AKI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血皮质醇浓度、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老年重症创伤患者共90例为老年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老年重症创伤患者85例作为非老年组。将老年患者按照死亡与否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比两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析老年患者的血皮质醇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糖相关性及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血糖水平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的血皮质醇浓度、APACHEⅡ评分和血糖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血ACT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64,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血糖水平呈正相关(r=0.512,P0.05)。血皮质醇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血皮质醇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可作为评价老年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APACHEⅡ评分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共279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岁)的临床资料,随访30天。所有病例均逐一采用APACHEⅡ评分分别行入院时、治疗后的动态评分,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的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时存活组患者,明显低于死亡/复发组的APACHEⅡ评分,治疗后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降低为(9.86±1.46),病情也明显缓解。入院时药物治疗组(193例)的APACHEⅡ评分为(9.97±1.76)、无创通气组(61例)APACHEⅡ评分为(15.20±1.25),有创通气组(25例)评分为(21.16±2.84),APACHEⅡ评分>24分的患者病情较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助于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轻重的评估及预后评价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李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642-643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我院内科92例CAP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的CRP、PA、SIR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按预后把患者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死亡组入院第1天CRP、PA与存活组比较无差异,SIRS和APACHE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第7天PA较前降低(P0.05),CRP、SIRS评分和APACHEⅡ较前相比无差异(P0.05);存活组第7天CRP、SIRS和APACHEⅡ评分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RP持续高水平与PA持续低水平是预后不良的表现,动态观察CRP和PA水平对预测CAP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糖变异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ICU患者22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45例和死亡组78例。比较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系统(SOFA)评分、血肌酐(Scr)、HbA1c、血脂、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GLUa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LUsd、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GLUcv和低血糖发生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Ucv预测病死率敏感性与APACHEⅡ评分相当。结论 GLUcv是影响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可作为其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联合血乳酸清除率评估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80例老年SP患者,根据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各项实验室指标最差值计算各时点APACHEⅡ评分,同时,采集动脉血测定血乳酸水平,计算对应时间血乳酸清除率。评价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预测老年SP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以入院后28d预后为研究终点,80例患者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4例。死亡组入院时,入ICU后12h、24h、48h、72h平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平均血乳酸清除率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呈线性相关(r=0.55,P0.05),而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与入ICU时间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患者入ICU 24h、72h 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较大(为0.91、0.95);入ICU 12h、24h、48h、72h四个时间点血乳酸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均较大(为0.93、0.92、0.90、0.95)。结论密切监测入ICU后APACHEⅡ评分、血乳酸清除率对判断老年SP患者预后有较强的可靠性,两者联合可作为评估SP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预重症卒中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并发高渗血症的重症卒中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34例,通过控制补液量、利尿药和血糖,动态观察干预前后血浆渗透压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评价干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控制补液量是高渗血症最常用(85.3%)的干预措施,其次为控制渗透性利尿药用量(41.2%)和控制血糖(41.2%)。干预前血浆渗透压(321±10)mmol/L,血钠(146±5)mmol/L,血糖(9.5±2.8)mmol/L;干预后分别为(308±18)、(142±7)和(7.5±3.1)mmol/L。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者住院期病死率为15.8%,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未降至正常者的病死率(1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住院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血浆渗透压增高和APACHE(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评分增高。结论降低血浆渗透压可改善重症卒中并发高渗血症患者的预后,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急诊脓毒症病死率(MED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诊脓毒症患者140例,记录其一般情况并检测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并分别记录入院24 h 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转归将所有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体温、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CRP、PCT、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OR=1.056,95%CI(1.014,1.257)〕、MEDS评分〔OR=1.102,95%CI(1.017,1.365)〕及APACHEⅡ评分〔OR=1.186,95%CI(1.057,1.698)〕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MEDS评分为0.820,D-二聚体为0.610,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大于D-二聚体(P0.05);而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MED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D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均对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高血糖高渗状态(HHS)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伴血钠增高时血浆皮质醇(F)、血钠、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方法分别测定HHS和DKA伴血钠增高症组8时、16时、0时各时段血F、血钠、随机血糖、HbA1c、血浆渗透压的浓度变化以及通过治疗后各指标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随机血糖、HbA1c、血钠、各时段F均明显高于正常,但F节律均正常,高血糖高渗组渗透压升高,DKA伴血钠增高组渗透压正常;治疗后各时段F、血钠均可恢复正常,随机血糖、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血糖高渗组渗透压恢复正常。结论高血糖高渗状态和DKA伴血钠增高时各时段F、血钠、随机血糖、HbA1c均明显升高,但F节律正常,通过治疗后各时段F水平、血钠均恢复正常,血糖较前明显下降,可与F增多症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诱骗受体3(DcR3)联合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后患者生存状况分为存活组(74例)和死亡组(46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cR3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计算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氧合指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血清DcR3水平联合血NLR对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氧合指数、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存活组,APACHEⅡ评分、血清DcR3水平及血NLR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 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血清DcR3水平及血NLR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ROC曲线结果显示,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血清DcR3水平及N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712、0. 646、0. 770、0. 83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72. 71 mm Hg、24. 03分、4. 03 ng/m L、9. 23;而血清DcR3水平联合NLR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 937,敏感度为84. 80%,特异度为91. 20%。结论:血清DcR3水平及NLR联合检测可有效评估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肌酐(SCr)水平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入院。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康复组49例,并发症组23例,死亡组8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S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不同时刻的APACHEⅡ评分和Scr水平高于并发症组及康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三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各组患者入院1 d的Scr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相比,并发症组和康复组入院3~7 d的Scr明显下降(P0.05)。多元回归分析中,以患者预后为因变量,以临床资料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年龄、SBP、CRP、SCr和APACHEⅡ评分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血肌酐水平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