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按出院日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干预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方式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在出院12个月,采用抗凝治疗依从性问卷表,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华法林抗凝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抗凝依从性、按时复诊率及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脑卒中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67%风险[1],但其引发的出血目前仍然是华法林应用的最大顾虑,我国目前仅有2%的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减少出血的发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颤动治疗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现将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颤动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对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进行管理,探索城乡联合规范化管理在提高心房颤动患者抗凝依从性,治疗窗内时间(time in therapeutic range,TTR),减少血栓风险,控制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入组22个社区心房颤动需要抗凝的患者共142例,对22个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心房颤动的CHA2DS2-VASc评分,华法林的用法,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的监测,并发症的处理。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本院进行评估后,发予心房颤动患者信息卡片,并与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对接,嘱患者回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华法林剂量调节;另一组为对照组,直接嘱其到本院心血管内科门诊进行华法林剂量调整。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依从性,INR初次达标时间、TTR、出血的并发症,血栓并发症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R高于对照组;达标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间出血及血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进行心房颤动抗凝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患者抗凝的依从性、TTR,并不增加并发症风险,有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情况,初步探讨基层医院心房颤动患者的华法林治疗现状。方法选择2006年—2007年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142例,全面收集患者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抗凝禁忌症,华法林的用法、用量,以及未用华法林的原因等。结果房颤患者总体接受抗栓治疗(华法林或阿司匹林)者85.28%,其中华法林治疗61.97%,〈65岁组华法林治疗66.19%,65岁~75岁组华法林治疗71.69%,〈75岁组华法林治疗仅16.67%;高危组华法林治疗71.3%,中危组华法林治疗46.7%,低危组华法林治疗为零。结论住院以房颤动患者总体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情况较好,但〉75岁高、中危的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不足,加强医生对华法林抗凝的认识以及采用更方便安全有效的抗凝新药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提高心房颤动术后患者回访及抗凝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截取2009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1日,心房颤动患者1 213例,按护理干预开始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接受华法林规范化治疗培训的护士,对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及非护理干预,对两组不同时间段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护理干预组相比,手术1个月后的抗凝监测依从性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随着时间延长这种趋势愈加明显。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监测的依从性及主动回访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华法林在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汇总分析,了解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现状及治疗后可能出现出血风险。总之,目前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栓塞风险、降低病死率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给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饮食控制及定期复诊等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表示满意,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爱民  ;罗贵川 《内科》2014,(6):644-646
目的了解贵州省铜仁市10家县级综合医院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基层医院合理、有效、安全使用华法林的应对策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方案,查阅病历资料,并对现场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2013年贵州省铜仁市10家县级综合医院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结果 10家县级综合医院共收治115例房颤住院患者,其中2家医院对4例患者应用了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使用率3.48%。所有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长期进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INR(1.5~2.0)保持在低水平状态。结论 10家县级综合医院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率极低,华法林应用不规范、不合理问题较一些文献报道更突出。应加大华法林的推广应用,促进抗凝剂的合理使用,使更多的患者享受到抗凝治疗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门诊和住院患者抗凝规范化管理中的经验。方法:对2014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规范化抗凝管理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此期间,临床医师和药师联合出抗凝门诊,对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管理患者3 072例,其中瓣膜病患者1 667例,心房颤动患者1 024例,血栓性疾病患者381例,抗凝门诊共接诊患者9 260例次。机械瓣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全部应用华法林抗凝,有抗凝指征并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中,68.16%应用华法林;而在接受抗凝治疗的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中,22.05%应用了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应用的比例逐年增加。随访次数≥6次服用华法林的171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国际标准化比值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百分比为(73.21±0.17)%。临床相关非大出血发生率为0.49%,大出血发生率为0.24%,0.10%患者发生脑梗塞。结论:临床医师、药师联合的抗凝门诊及药师对患者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詹莹  周晗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9(11):1027-1029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规范化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现状,分析影响规范化抗凝治疗的因素,进一步提高规范化抗凝治疗的治疗率。方法选取2013-01~2015-12收治的510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HADS2评分法筛选出符合要求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29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规范化抗凝治疗情况。结果 CHADS2评分≥2分符合要求使用华法林的291例患者中,规范化抗凝治疗只有61例(20.9%)。结论应加强对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的认识,提高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的控制率和治疗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心胸外科行心脏MHVR的老年患者210例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时间为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采用面对面问卷填写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华法林抗凝知识水平、抗凝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影响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果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总体水平较好,服药依从性好者占99.5%,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依从性好者占99.0%,均高于生活方式依从性好者92.1%。抗凝知识水平和年龄是影响患者依从性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宁波地区老年患者MHVR后早期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好,相关分析提示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抗凝知识的宣教以及更加关注高龄老年人的抗凝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对心房颤动(AF)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AF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和随访,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AF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和抗凝依从性问卷总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华法林抗凝知识问卷、依从性问卷总分和INR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3.495、3.036、4.385,P 0.05)。两组患者的出血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683、1.636,P 0.05)。结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能显著提高AF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改善INR的达标状况,但不会影响短期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高龄患者(≥65岁)运用华法林的安全性.方法 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具有高风险血栓栓塞患者204例,按照是否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华法林抗凝,起始剂量为2.0 mg/d,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对照组常规治疗,未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年脑卒中发生率,其次将治疗组按照年龄是否≥65岁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年出血率及脑卒中发生率.结果 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组年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高龄患者与低龄患者的年出血率明显差异(P>0.05).结论 非瓣腊性心房勯动患者运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且高龄患者运用适当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治疗围术期抗凝药物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对63例房颤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前行华法林等抗凝治疗以达手术预期,术中予肝素并动态监测抗凝状态,术后继续抗凝治疗并适时调整治疗强度。结果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发生2例出血并发症。结论围术期抗凝药物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加强病情观察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可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影响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过程中稳定性达标的因素,以期为改善华法林的抗凝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九江医院(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337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计算分析华法林真实抗凝世界的稳定性达标率等参数,并分析包括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引发血栓栓塞,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国外多个研究结果表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正常窦性心律者增高5~6倍。因此如何预防栓塞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目标。华法林能使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风险显著减少约2/3。本文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导致的血栓脱落是造成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尽管已经有证据表明长期口服华法林治疗可以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风险,但是,由于华法林在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由于超过90%的心源性血栓来自左心耳,因此,左心耳封堵有可能降低高危患者卒中的风险。目前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进行左心耳闭塞手术,介入方法创伤小、成功率高,为存在抗凝禁忌证或者不愿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型口服抗凝药正逐渐作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预防的一线抗凝治疗选择。然而新型口服抗凝药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孕妇、儿童、瓣膜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大多数患者仍需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华法林被推荐用于系统性血栓、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新型口服抗凝药时代如何优化华法林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且患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显著增高,〉70岁老年患者发病率为3%-8%。研究结果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多种凝血指标出现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3]。适当干预血栓前状态,可能会减少血栓事件的发生。针对心房颤动患者,目前预防血栓形成最好的治疗药物就是长期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但一方面华法林的使用过于繁杂使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一般情况、疾病特征、合并疾病及抗凝治疗等,并对患者进行CHA_2DS_2-VAS_C风险评分,评估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并对影响华法林使用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入选的499例房颤人群中,有77例(15.4%)接受华法林治疗,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史、永久性房颤、缺血性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CHA_2DS_2-VAS_C风险评分高者更多使用华法林治疗,合并冠心病的房颤患者更多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都是影响华法林使用的因素。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严重不足,未能严格按照CHA_2DS_2-VAS_C风险评分进行正规抗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