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丁谷华 《上海医学》2007,30(5):366-367
马鞍疝是腹股沟疝复合疝的一种,即同侧腹股沟斜疝和直疝并存,两者的疝囊分别在腹壁下动脉内、外侧突出,形似马鞍,故取名为马鞍疝。马鞍疝临床并不少见,发生率约为4%,但因其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较难确诊。因其具有疝囊大、腹壁缺损大等特点,常规传统修补方法难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疝是指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进入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可突入阴囊内或大阴唇前端的疝。它是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由于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腹壁疝、腹股沟疝及股疝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彩超检查依据肿块内容物、动态变化、血管,与周围组织、腹壁下动脉及精索、阴囊的关系,确定或排除疝的诊断.腹股沟疝、股疝及直疝的声像图表现可归纳为;疝囊内容物为肠管呈多层中强回声,肠壁有多条彩色血流,腔内气泡为动态点状强回声.  相似文献   

4.
梁振家 《医学文选》2005,24(5):759-760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1]。我院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腹股沟疝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均为男性,年龄38~70岁,平均56岁。原发性腹股沟疝52例,其中斜疝46例,直疝6例;  相似文献   

5.
彭武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83-483
腹股沟疝(包括斜疝和直疝)术中寻找疝囊是重要步骤之一,如何快速找到疝囊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野暴露的关键。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3例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患者均采用先手指游离精索后找疝囊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是腹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的内环,经腹股沟管斜行而自外环脱出并可进入阴囊的疝,是最常见的一种疝[1]。2010年1月~8月,我们对5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现将手术配合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充填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共计6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充填式补片材料按照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订的疝的诊断和分型标准[1] ,本组男性54例,女性8例,年龄24-86岁,平均年龄60岁,50-59岁8例,60岁以上36例.本组病例62例中,腹股沟疝56例:腹股沟斜疝40例,其中双侧腹股沟斜疝2例;腹股沟直疝16例,其中双侧腹股沟直疝10例;腹股沟复发性疝4例.腹壁切口疝6例.老年患者占58.07%,相伴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乙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或肥大、便秘等疾病,占54.84%.  相似文献   

8.
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以腹股沟疝发病率最高,根据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统计,腹股沟疝的发病率为0.1%~0.5%[1]。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修补方法,是将腹股沟管周围不相同组织结构高张力缝合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病人会产生局部的牵扯感及术后恢复慢且伴疼痛。资料显示传统手术的复发率大约为10%~15%[2],而包括平片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大约为1%~5%[3]。我国1997年起已逐步推广无张力修补术,我们2005-01~2006-01施行的普理灵疝装置无张力疝修补术52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4~76岁,平均63.2岁,斜疝30例(其中复发性斜疝22例,嵌顿性斜疝8例),直疝13例,直疝合并斜疝9例。52例中双侧腹股沟疝4例,占8%。本组多为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合并症的老年病人(19例,占37%)。1.2修补装置与手术方法本组选用美国强生公司新型三维网片,普理灵疝修补装置,此装置由:(1)一个底层片在腹膜与膜横筋膜间进行有效的后部修复;(2)一个类似塞子的连接层,位于疝环中;(3)一个表层片在腹壁表面修复,该装置在腹...  相似文献   

9.
我院从 2 0 0 0年 1月开始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43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3例中男 40例 ,女 3例。年龄 5 0~ 80岁 ,平均69岁。腹股沟斜疝 2 5例 ,直疝 8例 ,复发性腹股沟疝 1 0例。其中合并前列腺肥大排尿不畅 8例 ,糖尿病 1 1例。2 修补方法2 .1 修补材料 美国巴德国际有限公司生产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形补片。2 .2 手术方式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 ,找至疝囊 ,钝性分离提睾肌 ,游离精索 ,将疝囊分离至疝囊颈部 ,小疝囊不必切开疝囊 ,用锥形体将疝囊通过内环翻入腹腔内 ;大疝囊…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疝治疗大多采用Bassina、MacyVa等使用了 10 0余年的传统手术方式 ,手术较费时 ,复发率高达 10 %~15 % [1 ] ,自 1997年我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以来 ,病人疼痛减轻 ,复发率低 ,深受各级医院医生喜爱。现将本院自 1999年 12月至 2 0 0 2年 8月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5 0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情况 :本组男性 4 9例 ,女性 1例 ;年龄 4 0~ 75岁 ,平均年龄 6 5岁 ,6 0岁以上占 74 % ;腹股沟斜疝 4 5例 (其中双侧 2例、复发性斜疝 4例、嵌顿性斜疝 1例 ) ,直疝 5例 ;伴患老年…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 998~ 2 0 0 1年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 1 0 3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1 0 3例腹股沟疝 ,男 93例 ,女 1 0例 ,年龄 61~87岁 ,平均 67岁。斜疝 98例 ,其中双侧斜疝 1 8例 ,复发疝 6例 ,3例为第 3次复发 ;直疝 5例。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症 ,老年性支气管疾病、慢性便秘 47例。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手术 66例 ,局麻手术 3 7例 ,手术步骤按常规施行至处理疝囊前 ,如疝囊过大 ,在近疝环水平位置横段疝囊 ,近端缝扎后再分到疝囊颈 ,成型一小疝囊 ,经疝环推入腹腔 ,令患者咳嗽并见疝囊再度突出证实无误后 ,采…  相似文献   

12.
腹股沟疝内容物一般以肠袢,网膜常见。卵巢、输卵管、子宫、膀胱等为腹股沟疝内容物的报道比较少见[1-3]。笔者遇到1例右侧腹股沟斜疝内容物为阑尾的病例,现报道如下。[病例]男,56岁。因“右阴囊内可复性肿块7年余”于2011-03—09入院,7年前发现右侧阴囊内有一肿块突出,约荔枝大小,站立、咳嗽、行走时肿块突出明显,平卧休息时肿块消失,偶伴疼痛,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 ,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传统的疝修补术创伤大 ,手术时间长 ,术后长时间不适 ,复发率高。近几年来欧美国家开展网塞填充疝修补 (plugmeshherniarepair)手术 ,取得很好疗效。我科自 1998年 3月以来用此法先后手术共计 8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80例 ,男性 7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85岁 ,平均年龄 6 3.5岁。其中斜疝 6 2例 ,直疝 17例 ,股疝 1例。有 2 5例疝囊坠入阴囊 ,复发疝 5例 ,有 4例病人因疝环较大 ,使用 2个塞子。手术平均时间 4 0min ,术后平均卧床 3h ,术后平均 3d出…  相似文献   

14.
人体组织或器官由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某些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孔隙或缺损等薄弱区域进入邻近部位的情况统称为疝。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有斜疝和直疝之分。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约占腹外疝总数的90%,或占腹股沟疝的95%。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有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疝成形术等。传统手术方法效果虽尚称满意,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例如用于修补或成形的自身组织可因胶原代谢有缺陷而不够坚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高龄腹股沟疝患者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应用腹腔镜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53例高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直疝7例,单例腹股沟斜疝37例,双侧斜疝9例。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25例,行腹腔内置网腹股沟疝修补术(IPOM)23例,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5例。结果本组53例高龄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55.5±32.5分钟;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阴囊水肿3例,尿潴留3例。术后随诊5个月~18个月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腹腔镜为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疝修补术安全系数高,具有术后患者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快、远期慢性疼痛发生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复合疝和隐性疝。  相似文献   

16.
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大多采用传统的Bassini法 ,Mcvay法 ,Halsted法 ,这些方法较繁杂 ,且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 ,使患者术后创口剧烈疼痛 ,恢复慢 ,且短期复发率达10 %~ 15 % [1] 。无张力疝修补术由Lichtenstein在 1989年提出[2 ] ,实际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我院从 1999年 10月开始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 4 5例腹股沟疝患者 ,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全部为男性 ,年龄 35~ 85岁 ,平均 6 5岁 ,6 0岁以上占 80 %。原发性腹股沟疝 4 0例 ,斜疝 36例 ,直疝 4例 ;复发性腹股沟疝 5例。1 2 修补材料 :由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加用疝囊颈结扎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用开放式经前路疝囊颈结扎并将补片伴状网尖端固定于结扎线处,成型补片平铺于精索后,并缝合固定于耻骨结节、联合腱、内环及腹股沟韧带。共修补腹股沟疝62例64侧,其中斜疝54例(双侧疝2例,复发疝3例)。直疝7例,滑疝3例。结果:全组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10天。术后无发生切口感染及阴囊积液并发症。3例发生尿潴留。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除应用常规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法外,加用疝囊颈结扎,并将补片缝合固定,对固定补片,避免移位,减少术后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许达开  SIMON 《广东医学》2008,29(9):1537-1539
目的总结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完全剥除疝囊不旷置疝囊残端手术方式的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完全剥除不旷置疝囊残端和旷置疝囊残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112例男性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所需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早期和出院后6个月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不旷置疝囊残端组平均住院时间较旷置疝囊残端组短,术后早期切口、阴囊感染、血肿、硬块、鞘膜积液的发生率较旷置残端组低,阴囊水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内缺血性睾丸炎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残留神经痛、神经支配皮肤区域感觉障碍、睾丸萎缩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患者满意率较旷置残端组高。结论男性巨大腹股沟疝完全剥除疝囊不旷置疝囊残端的治疗效果满意,但对于年青生育期或复发疝解剖不清者,完全剥除疝囊必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9.
正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住院确诊腹股沟疝患者34例。因成年人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薄弱或缺损,只有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加强或修补薄弱的腹股沟前壁或后壁,治疗方为彻底,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不足以预防  相似文献   

20.
1 解剖资料  成年男尸 ,约 5 0岁。解剖中发现双侧巨大腹股沟直疝疝内容进入阴囊 ,疝内容物均为大网膜及小肠。左侧直疝由腹股沟内侧窝向前突出 ,穿过下腹壁薄弱肌层及腹外斜肌腱膜 ,越过腹股光韧带前方下降至阴囊直达其底部 ,精索及睾丸位于疝囊后外侧。疝囊颈呈圆形 ,前后长径和左右宽径均为 5cm。右侧直疝由腹股沟韧带内侧窝向前下突出 ,经腹股沟韧带纤维束间隙 (内侧部分即为腹股沟浅环处 )突出 ,进入阴囊直至其底部 ,精索及睾丸位于疝囊前内侧。疝囊颈呈椭圆形 ,前后长径5cm ,左右宽径 4cm。左、右疝囊颈内侧毗邻膀胱 ,前外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