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为类固醇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50%以上人类原发性乳腺癌已发现大量的ER,原发肿瘤内出现ER则患者复发率低,总存活率较高。此外,对内分泌治疗反应主要取决于ER和PR的存在。有报道认为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存在表明预后不良,在复发性乳癌对内分泌治疗缺乏反应也与此有关,但也有不同意见。到目前为止,ER和EGF受体绝大多数的测定是从肿瘤和非恶性乳腺组织匀浆中提取,故不能明确这些受体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2.
测定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gR)对评估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反应及其预后有重要意义,但内分泌治疗反应及复发并非全由ER,PgR决定,因为有部分ER,PgR阳性的肿瘤内分泌治疗无反应。为探讨ER蛋白/ER mRNA比率(ER·R,ER·R<1.5为低危险组,ER·R1组,ER·R>1.5为高危险组,ER·R2组,pS2 mRNA(受雌激素调控的一种预后良好的指标),c-erbB-2 mRNA(受雌激素抑制的一种预后不良的指标)在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意义,选择171例确诊乳腺癌者。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密切关系。内分泌治疗是通过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疗法。对于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阳性的患者,应该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并且该疗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子生物学进展,目前已广泛运用放射性同位素、X线法、荧光法、超速离心、微孔过滤、平衡透析、饱和分析柱层析、免疫化学、电子显微镜及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激素受体,这对仅仅依靠生物效应来决定受体的存在及其作用又深入一步。激素受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广大学者重视,肿瘤的激素受体也为肿瘤研究者所注目。测定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对制定乳腺癌和子宫内膜腺癌的治疗方案,估计内分泌治疗效果是有价值的,并已在临床运用。这对从事卵巢肿瘤研究的广大学者是个启发。卵巢既是性激素的分泌器官,又是其靶器官。卵巢有性激素受体,而  相似文献   

5.
1  背景         在我国,乳腺癌发病居女性癌症发病第1位,每年乳腺癌新发病例约7.95万[1-2]。在诊断年龄上,美国乳腺癌患者的中位诊断年龄为64岁,在我国为48岁,早于美国10~15岁,近60%的患者确诊时为绝经前期。乳腺癌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内分泌治疗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3]。2019年版我国指南与规范中,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指征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 [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6.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避孕装置,因其在治疗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增生症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此外,他莫昔芬作为第一代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但其长期应用会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越来越多的文献表明LNG-IUS对于乳腺癌患者长期服用他莫昔芬所致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应用LNG-IUS是否会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固醇类对其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有良好的疗效,但雌激素阳性乳腺癌中有40~50%对激素治疗无反应。卵巢癌也有固醉类激素受体。为了阐明激素对卵巢肿瘤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了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在体外对人卵巢上皮癌的影响。比较了雌二醇(E_2)对 PE04和 NIH:OVCAR-3卵巢上皮癌细胞系的作用,前者含有大量 E_2受体,后者只有中等量。PE04是从接受以顺氯氨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8.
女性生殖系统激素受体的分布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素受体是一种特殊性细胞蛋白质 ,它能把内分泌刺激传递到细胞内 ,激素对靶细胞作用的强弱 ,虽然主要取决于血中激素的浓度 ,同时 ,也取决于激素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及其含量。而女性生殖器官的某些病理改变及功能障碍又与其组织内所含激素受体的质与量有密切关系。因此 ,研究激素受体变化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 ,有助于临床医生从新的角度诊治疾病。1 女性生殖系统激素受体的分布1.1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ER)具有两种亚型 ,即ERα和ERβ。ERα、ERβ均广泛分布于组织中 ,但二者的分布存在着差异。动物实验发现 ,ERα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是女性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的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中位诊断年龄为48岁,比西方国家提前10~15年,接近3/5的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状态~([2])。治疗乳腺癌首选手术,术后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3])。2017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指出: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指征为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4])。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大约60%~75%的乳腺癌患者表现为ER和(或)PR阳性,是最为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对于这类肿瘤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除了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内分泌功能外,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细胞上均有GnRH及其受体的表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抑制肿瘤生长是通过GnRH-I型还是II型受体发挥作用,以及GnRH-A在化疗卵巢保护方面仍有争议。未来研究热点为针对性的肿瘤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