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破裂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期间,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导致母儿灾难性后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瘢痕子宫妊娠无症状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瘢痕子宫妊娠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的破裂,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它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这:①梗阻性难产;②损伤性子宫破裂;③瘢痕子宫;④子宫收缩药物使用不当。近年因剖宫产率增高,瘢痕子宫破裂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次为催产素过度刺激与梗阻性分娩所引起的子宫破裂。我院2007年5月至2007年8月,收治4例子宫破裂的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越来越多,发生瘢痕妊娠、瘢痕部位胎盘植入以及子宫破裂的危险性也逐渐增加。本研究通过检测妊娠期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结合其妊娠结局,探讨超声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变化对临床预测子宫破裂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子宫破裂是子宫体或下段受到严重牵拉发生裂伤所致,分完全性破裂和不完全破裂二种,按破裂原因分无瘢痕子宫破裂与瘢痕子宫破裂,可发生在分娩期也可在妊娠期(分娩期多见)。子宫破裂病情险恶,若不及时发现会导致胎儿、产妇死亡。本文对19例子宫破裂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体部或下段于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不同程度的裂伤称为子宫破裂。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4‰,国外报道为0.08‰。子宫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儿生命威胁极大。建国以来,随着产科质量和产科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城乡妇幼保健工作的日益完善,其发病率已显著下降。但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及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赋予了子宫破裂发生的新特点。过去作为子宫破裂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吕秀丽  赵国秀 《临床医学》1992,12(5):211-211
我院1978年3月至1989年7月共收治妊娠子宫破裂39例,现将治疗体会简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资料:年龄:39例中最小20岁,最大46岁,38至41岁29人,占73.4%;产次:初产妇1例,经产妇38例,其中3~6胎32人,占82%;孕周:子宫破裂发生在孕27周1例,37周2例,38~40周32例,41~42周4例,以38~40周为最多,占82%,发生在妊娠期者1例,分娩期38例,占97%;破裂因素;胎儿和子宫因素:横位20例,头盆不称4例,脑积水1例,瘢痕子宫6例;产科手术不当2例;产前催产素使用不当6例;破裂部位:39例病人中不完全子宫破裂1例,完全子宫破裂38例,其中完全子宫破裂合并膀胱破裂1例,完全子宫破裂合并膀胱及右侧输尿管断  相似文献   

7.
妊娠子宫破裂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常危害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其发生率是判断一个区域产科质量的标准。据报道北京妇产医院近年已来见子宫破裂发生病例[1],但作为面向农村、县城的基层医院,子宫破裂仍时有发生,现将我们4年来收治子宫破裂32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0~1993年我们共收入院孕产妇6854例,子宫破裂32例,发生率4.67%。,其中不完全子宫破裂18例,初产妇2例,经产妇30例。年龄26~39岁,平均32岁。1胎2例,占6.2%,2胎22例,占68.8%,3胎6例,占18.8%,4胎以上2例,占6.2%。子宫破裂发生在妊娠期2例,占6…  相似文献   

8.
朱凤  纪佳胤  张晗英  魏卫红 《全科护理》2012,10(25):2398-2399
子宫破裂多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是较严重的产科急症,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其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和健康,甚至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1]。子宫破裂合并膀胱破裂临床上较少见,见于曾有过剖宫产手术、膀胱和子宫紧密粘连的产妇[2]。2012年3月我院抢救1例瘢痕子宫破裂并发膀胱破裂死胎产妇,现将急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对安溪县医院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发生的12例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1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6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者及时行剖宫娩新生儿存活,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者均胎死腹中。结论结合患者病史尤其是前次剖宫产的情况、子宫体手术,产前检查以及B超检查来综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一旦怀疑妊娠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结局,为三孩政策开放后保障母婴安全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例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子宫完全破裂的发生率为0.023%(19/81843),其中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破裂,1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宫角破裂,1例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后子宫下段破裂,2例人工流产隐匿性子宫穿孔后宫角破裂,3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宫角破裂,1例暴力引产宫体破裂,还有1例欣普贝生引产宫角破裂以及1例宫颈球囊引产宫体破裂。主要临床表现为胎心减速(21.1%,4/19)、腹痛(15.8%,3/19)和阴道流血(15.8%,3/19)。19例产妇均存活,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18例均行子宫破裂修补术;1例引产死胎,1例因先天畸形于生后2月死亡,其余17例新生儿结局良好。结论 妊娠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瘢痕子宫、胎盘植入、暴力引产以及前列腺素使用等,应该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产科手术操作技术,给予正确的围生期保健指导和产程管理,降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发生,从...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子宫破裂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院1999~2000年间发生的妊娠期子宫破裂7例及《实用妇产科杂志》1990~2000年间报道的妊娠期子宫破裂13例共2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於卫珍 《全科护理》2012,10(21):2014-2014
瘢痕子宫孕妇引产,最怕的并发症就是子宫破裂。瘢痕子宫是指以往有子宫手术史,术后经过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的子宫。常见于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等术后,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近年来,因剖宫产率增高,子宫破裂有上升趋势,瘢痕子宫是近年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1]。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妊娠晚期破裂或先兆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3.5~7.5 MHz超声探头检查134例瘢痕子宫妊娠和406例非瘢痕子宫妊娠的子宫前壁下段肌层的厚度,分析其与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破裂的关系.[结果]8例子宫下段前壁肌层消失,剖宫产术中诊断子宫破裂或者先兆破裂8例(100%);8例子宫下段前壁肌层0.1~0.9 mm,子宫先兆破裂4例(50%);78例前壁肌层1.0~1.9 mm,子宫先兆破裂4例(5.1%);446例前壁肌层度≥2.0 mm,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先兆破裂.[结论] 超声监测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能预测子宫破裂或先兆破裂.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孕期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策略及预防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产科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例孕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6年间我院共收治孕产妇14 330例,孕期子宫破裂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破裂6例,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子宫破裂1例;完全性子宫破裂2例,不完全性子宫破裂6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死胎2例。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是子宫破裂的最常见病因,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剔除术、穿透性胎盘植入致子宫破裂少见但并发症严重。重视静息性子宫破裂的发生,早期鉴别诊断利于及时救治。通过降低初次剖宫产率、加强高危妊娠监护、提高手术技巧、减少宫腔操作,以减少子宫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原因、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曾误诊的妊娠晚期子宫破裂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因腹痛(2例伴阴道流水)入院,误诊为先兆早产2例,胎盘早剥及妊娠合并阑尾炎各1例,按误诊疾病治疗均无效,均以开腹手术确诊子宫破裂。术后无一例孕产妇死亡,除1例胎儿死于腹腔,余新生儿均存活。结论控制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正确指导有剖宫产史患者确定再次妊娠时间及提高影像学检查技术、严密观察产程为预防妊娠期子宫破裂的重要措施。详细病史询问、发散诊断思维及全面综合对病情进行分析可减少或防止妊娠期子宫破裂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1年7月我院产科诊断并收治的子宫破裂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手术诊断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完全破裂组与不完全破裂组,记录患者孕产史、妇产科相关手术史等临床资料、超声图像特征及母儿预后情况,分析不同类型子宫破裂的发生孕期、发生部位、超声图像特征,超声检出率等。结果 共35例患者纳入研究,完全破裂组人工流产史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不完全破裂组,而剖宫产史患者所占比例在不完全子宫破裂组中明显高于完全破裂组(P<0.05)。完全性子宫破裂16例,晚孕期9例,中孕期5例,早孕期2例;超声提示完全性子宫破裂13例,诊断符合率81.2%,超声图像表现为子宫肌层及浆膜层断端清楚或模糊,羊膜囊完整或破裂,破口可见血肿低回声;漏诊3例,均为孕晚期患者,破口均位于子宫后壁。不完全性子宫破例19例,早孕2例,晚孕17例,其中17例不完全破裂部位为剖宫产切口瘢痕处;超声提示子宫不完全破裂6例,诊断符合率31.6%,超声图像表现为破口处子宫肌层未显示,仅见浆膜层;漏诊13例。结论 超声检查能够实现大多数孕期完全性子宫破裂的诊断,诊断符合率高,但对于不典型的完全破裂以及不完全破裂,超声医师应当意识到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会干扰诊断,应重视病史询问,重视瘢痕子宫患者晚孕期产前子宫下段肌层的常规测量,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40-941
目的探讨瘢痕妊娠产妇孕早期瘢痕厚度对子宫破裂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瘢痕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早期瘢痕厚度分为A组(瘢痕厚度≥0.3cm)和B组(瘢痕厚度<0.3cm)各35例,两组均采取阴道分娩。对比两组产程相关指标、新生儿评分、分娩中子宫破裂发生率及不良母婴结局。结果相比于A组,B组产妇产中出血量较多,产程时间较长,新生儿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破裂发生率(22.86%)较A组(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A组,B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瘢痕厚度<3mm瘢痕妊娠产妇分娩中发生子宫破裂几率较大,且产中出血量较多,产程较长,影响母婴结局,分娩前及分娩中应予以相关措施干预或推荐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子宫破裂为产科中极为凶险病患,母子死亡率均很高,近年来剖腹产率增多,子宫破裂并不少见。子宫破裂的超声诊断在国内外文献均少报导,本文将7例子宫破裂的超声图像作一系统描述。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1987.6—1989.1期间 B 型超声检查7例妊娠期的子宫破裂声像图并进行分析:孕妇年龄25—30岁,此7例病人均有可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瘢痕子宫自发性破裂的早期诊断方法,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例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文3例均为瘢痕子宫,2例因妊娠晚期出现下腹疼痛,1例因足月妊娠分娩后无尿入院.2例按先兆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等处理.3例完善相关检查后疑及子宫破裂,手术探查证实诊断,积极行子宫破裂修补术,痊愈出院.结论 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工作中需密切观察产程,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情况,以便为患者确定恰当的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患者,共选入23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破裂时机、患者前次手术情况、术中的破裂状况和母婴的结局。结果: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子宫破裂一般发生在妊娠的第37周到第40周之间,主要表现为不完全的破裂,主要和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存在关联,而母婴结局与早期诊断以及合适的分娩时即存在关联。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为其进行正规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对瘢痕子宫破裂早期的诊断,严格的进行产科的监护工作并且进行产科积极正确及时的处理,能够对不良的妊娠结局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