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月青皂苷(the saponins of Liuyueqing,TLYQ)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virus,DHBV)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方法:将DHBV-DNA阳性麻鸭随机分为TLYQ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拉米夫定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用药前、后7 d,14 d及停药后7 d,取静脉血,检测DH-BV-DNA拷贝量和ALT/AST变化情况。结果:TLYQ大剂量组给药后d 7,d 14即能明显抑制DHBV-DNA,停药后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的病毒抑制作用。在用药后d 14,停药后d 7,ALT/AST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LYQ具有有效抑制DHBV-DNA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4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第1、3、5天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第1、3天TBiL、ALT、AST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TBiL、ALP、ALT、AST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患者肝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BiL、AST、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早产儿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乙肝转阴散(YGZY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D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1 d龄雏鸭接种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强阳性血清,接种1周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YGZY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灌胃给药14 d。于用药前(T0)、用药7 d (T7)和14 d (T14)及停药后3 d (P3)分别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YGZYS高、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停药3 d后,YGZYS高、中剂量组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无反跳现象。YGZYS抑制DHBsAg和DHBeAg的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DHBsAg和D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Elafin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Elafin低、中、高剂量组。对Elafin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浓度的重组人Elafin进行治疗,然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定肝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观察肝脏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肝组织损害较重,血清ALT和AST以及LDH水平明显升高(P<0.001),肝组织中MPO和NO含量明显升高(P<0.001);若手术前给予大鼠一定浓度的重组人Elafin,可使ALT,AST,LDH,MPO及NO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重组人Elafin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岩黄连提取物的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作用。方法采用1日龄广西麻鸭感染DHBV,7d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随机分成岩黄连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8,4,2mg/(kg·d)],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和阿昔洛韦阳性对照组[0.1mg/(kg·d)]5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灌胃给药14d。于用药前(T0)、用药第7天(T4)、用药第14天(T14)及停药后第3天(P3)分别采血,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血清DHBV-DNA的含量,以改良赖氏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T)和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作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岩黄连各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V-DNA水平显著降低(P〈0.05),P3时中、低剂量组血清有明显回升现象,而高剂量组回升现象不明显;用药前后血清A1月和AST变化与DHBV-DNA水平改变相似;鸭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岩黄连提取物对DHBV所致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岩黄连提取物在体内有显著的抗DHBV作用。  相似文献   

7.
柴胡乳剂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中药柴胡乳剂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预防给药7 d后,采用四氯化碳(CCl4)、扑热息痛两种肝毒剂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四氯化碳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6 h后眼眶取血,测定大鼠、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及血清蛋白的变化,观察柴胡乳剂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小鼠及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柴胡乳剂大、中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急性肝损伤后小鼠血清ALT、AST含量(P<0.01);柴胡乳剂大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P<0.05)含量,增加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改善肝功能。结论柴胡乳剂对四氯化碳、扑热息痛所致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德文  刘洁  邱华  黄古叶 《中国药房》2007,18(24):1843-1845
目的:研究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对肝衰竭模型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阐述其拮抗肝衰竭的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TAA)法复制肝衰竭大鼠模型。取Wistar大鼠20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造模完成12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6h后观察各组剩余大鼠的存活率。结果: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各剂量组能降低肝衰竭大鼠血清的ALT、AST、TBiL、PT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并呈现量效关系,以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佳,其与乳果糖、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成模后36h,模型组存活率为25%,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高剂量组为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解毒化淤中药配方颗粒能减轻肝脏的损伤,改善肝脏功能,提高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其疗效机制与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光海  王盟  刘亚楠 《医药导报》2013,32(5):593-595
目的研究黄精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黄精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ALT、AST活性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SOD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精提取物可以降低肝损伤小鼠ALT、AST及MDA活性,提高肝脏SOD活性,对急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雏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DNA的抑制效果。方法90只感染DHBV的北京雏鸭,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低、中、高剂量组(0.025g·kg-1、0.05g·kg-1和0.1g·kg-1)和拉米夫定组(0.05g·kg-1)。于给药前、给药d7、d14及停药后d3,各组雏鸭腿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样品点膜,标记DHBV-DNA探针,血清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检测。以杂交斑点吸光度值进行自身和组间比较,并作鸭肝组织病理检查评价。结果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低、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鸭血清DHBV-DNA水平,给药d7、d14及停药后d3的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鸭肝细胞的变性坏死较重,而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中、高剂量组则较轻。结论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073对D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补锌去铁对中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用垂直传播的DHB阳性的6月龄麻鸭作为实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另取同品系同月龄的DHBV阴性麻鸭作为正常组。现察给药后各组的ALT,AST,DHBVDNA,血清锌、血清铁和肝组织铁浓度。结果:中药补锌去铁组与中药组比较,其降ALT,AST,DHBVDNA更显著(P<0.01),其血清锌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血清铁、肝组织铁浓度明显低于中药组。结论:补锌去铁能增强中药抗D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壮药依肝达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 1日龄北京雏鸭24只,接种鸭DHBV 7 d后,随机分为依肝达高、低剂量组(相当于10、5.0 g·kg-1生药量)、DHBV组和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各组均ig给药,bid,共10 d。采用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第0、5、10日及停药后3 d血清中DHBV-DNA的表达。结果高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5、10日,低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10日,显著抑制感染鸭血清DHBV-DNA的复制,停药3 d后未见明显反跳。结论依肝达可抑制鸭体内D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3.
乙肝转阴散对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乙肝转阴散(YGZYS)对鸭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D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D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d龄雏鸭接种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强阳性血清,接种1周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筛选出DHBV强阳性鸭。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YGZY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雏鸭均灌胃给药14d。于用药前(T0)、用药7d(T7)和14d(T14)及停药后3d(P3)分别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GZYS高、中剂量组用药后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停药3d后,YGZYS高、中剂量组血清DHBsAg和DHBeAg的滴度无反跳现象。YGZYS抑制DHBsAg和DHBeAg的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反应关系。结论 YGZYS可有效地抑制DHBsAg和DHBeA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味姜黄胶囊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南城医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葡醛内酯片3片/次,3次/d;维生素C片100 mg/次,3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拉米夫定100 mg/次,1次/d。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七味姜黄胶囊2粒/次,2次/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P)]、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球比值(A/G)],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LN、IV-C、PⅢ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肝纤维化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lb、A/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味姜黄胶囊有利于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能明显改善肝功能,且安全可靠,对肝纤维化的治疗具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胆红素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胆红素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60例在甘草酸类保肝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照组60例仅接受甘草酸类药物治疗,疗程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ALT、AST、γ-GT、ALP的变化.结果 两组经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炎保肝作用.方法 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商品名天晴甘美)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方面速度快,优于甘利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在本院治疗的80例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不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100mg/d,El服。两组其他治疗方式均相同。治疗40周后观察各临床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J),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空腹血糖(FPG)。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均趋于正常,AST、TBiL、FPG、OGTT和ALT均显著下降至正常值,且Alb显著上升(P〈O.05);对照组患者仅AST、ALT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AST、TBIL、FPG、OGTIT和ALT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补充白蛋白、利胆、抗感染以及保肝等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72.0%,对照组为8.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Alb、AST及ALT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安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