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原发性鳃裂瘘系胚胎时期鳃裂残余组织未闭合而形成。有关文献未见有家族倾象的报导。笔者遇到一位患儿,男,2岁,其母在患儿出生后三天喂奶时发现患儿左颈部皮肤有一小瘘口,偶有白色粘稠液体流出,遂就诊。经检查见患儿左颈部中下1/3交界处,胸锁乳突肌前缘皮肤有一针尖大小瘘口,挤压周围组织有少量的白色液体流出。全身检查未见其他发育畸  相似文献   

2.
患儿 ,男 ,6岁 ,全口牙不同程度松动 8月余。检查 :身体发育略迟缓 ,智力发育情况正常 ,手掌和脚掌未见皮肤过度角化存在 ,未查见全身器质性病变 ,血常规结果正常。无家族史 ,患儿每日刷牙 ,早、晚各 1次。口腔检查 :上颌乳中切牙已替换 ,上中切牙、第一恒磨牙正在萌出 ,尚未出  相似文献   

3.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又名Papillon -Lefevre综合征。其特点是手掌和脚掌部位的皮肤过度角化 ,牙周组织严重破坏 ,患者全身一般健康 ,智力正常。本病罕见 ,作者在门诊遇见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女 ,10岁。因牙齿松动脱落 6年来我院就诊。患儿平产 ,7个月乳牙开始萌出 ,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 4岁左右全口牙松动 ,牙齿变长 ,至 5~ 6岁时乳牙全部脱落 ,乳牙脱落 2~ 3周后 ,恒牙开始萌出 ,于 2 0 0 0 - 11牙齿出现松动 ,牙龈红肿、疼痛 ,经“青霉素”、“维生素”、“林可霉素”治疗好转 (具体用法不详 )。患儿出生 6个月…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年龄60天,因“右腮腺区包块伴右面部皮肤增生60天”于2006年1月17日入院。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右耳垂下一包块,右面部及右鼻部皮肤皮赘样增生,包块逐渐长大。余未见异常。40天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经穿刺行细胞学检查,病理科诊断为:<右腮腺区包块针吸>查见肿瘤  相似文献   

5.
尹音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1,(3):230+225-230,225
患儿,男,六岁。2009年9月因牙痛及面部肿胀就诊。患儿就诊前自诉左上牙疼痛,曾于外省某医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发现右上Ⅳ龋齿,牙龈有约1cm×1cm红肿赘生物并进行抗炎及牙髓治疗。  相似文献   

6.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Papillon -Lefivresyndrone,PLS) 192 4年由Papillon和Lefivre最先报道 ,是发生于儿童的一种罕见的疾病 ,现将我科于 1996年收治的一名PLS患者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 ,男 ,12岁 ,因牙周肿胀 ,牙齿松动一年余就诊 ,患儿出生后 3个月即发现手掌、足底出现皲裂及鳞屑 ,乳牙发育无异常。就诊前 1年 ,牙龈经常肿胀、溢脓、口臭 ,牙齿逐渐松动 ,1|于半年前自然脱落 ,其余牙齿松动加重 ,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 ,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 :发育营养尚可 ,智力正常 ,1|缺失 ,7…  相似文献   

7.
一、典型病例 吕X,女,9岁,因上唇皮肤潮红、肿胀、肥厚一个月后就诊,问诊发现患儿有青及下唇舔上唇习惯三个多月,家长进行劝导并严厉制止都没有效果。曾去皮肤科就诊,诊断为“舌舔皮炎”,治疗后不见效果。 二、治疗方法 给患儿取全口印模,对唇、颊侧进行肌能修整,将模型上部架做口腔前庭盾。前庭盾除吃饭时间外,在白天和夜间尽量多戴用。此例患儿由于不良习惯持续时间不长,所以戴用前庭盾半个月后,不良习惯就彻底改正,上唇皮炎两周后自然痊愈。治疗前后照片见附图。 三、讨论 1、舌舔皮炎属于皮肤行为症,多在接受错误教育或…  相似文献   

8.
融合牙并不少见,而单卵双生患儿对称性融合牙则罕见。现报告1例。两患儿,女,2岁。家长发现患儿下牙畸形,来我科就诊。查体:全身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9.
2岁患儿因深龋引起牙髓炎,笔者给予开髓减压,并用丁香油酚棉球填塞安抚镇痛。填塞丁香油酚棉球3分钟后,即发现患儿颌面部皮肤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鲜红斑,红斑不凸出皮肤,与周围界限清楚,直径1~2厘米不等。发现此情况后,即去除所填塞之棉球,改用樟脑酚棉球填塞。患儿皮肤红斑于几分钟内即颜色变淡,于1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丁香油酚在口腔科广泛使用已多年。有作者指出其有细胞毒性,当应用于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0.
患儿张×× ,男 ,11个月 ,住院号 970 7410。患儿于 1997年 11月 6日中午 12时 ,从沙发上跌倒在地 ,当时无昏迷呕吐 ,患儿啼哭 ,发现口腔内有血 ,但未到医院诊治 ,未做任何处理。下午 5时 ,患儿进食时 ,发现口腔内仍有血 ,到我科门诊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舌尖腹面有约 0 4cm长的创口 ,创面上少许渗血。考虑创面小 ,患者家属又拒绝缝合 ,给消炎止血药。晚 9时 ,患儿哭闹时发现口腔内仍有血 ,又到我科病房就诊 ,患者家属仍要求保守治疗 ,拒绝缝合创口。收入院观察。入院后患儿多次呕吐 ,呕出暗红色胃内容物约 5 0 0ml,并解柏油稀大便一次 ,…  相似文献   

11.
患儿 ,女 ,2 .5岁 ,主因手、足脱皮 2年 ,前牙松动、咬合疼痛 1 .5年就诊。患儿 6个月时 ,双手足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脱皮、皲裂 ,伴手足多汗、恶臭 ,冬季加重 ,夏季减轻。曾口服药物治疗 (具体药物不详 ) ,症状无好转。患儿 8个月时乳前牙萌出 ,牙体形态正常 ,牙龈充血肿胀。 1岁时 ,患儿乳前牙出现松动、咬合痛 ,牙龈红肿、溢脓明显 ,未治疗。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 :营养较好 ,智力正常 ,反应灵敏 ,无佝偻病体征 ,心肺腹无异常 ,毛发稀黄。双手、足掌皮肤充血、粗糙、脱屑、皲裂 ,肘膝部及其它部位皮肤正常。上下…  相似文献   

12.
乳牙迟萌1例     
孙佰洁 《口腔医学》2011,31(8):512-512
<正>患儿,女,出生后18个月乳牙仍未萌出,于2011年3月30日来我科就诊。全身检查:患儿身高体貌毛发发育正常,躯干四肢无畸形,骨骼发育正常,走路步态较稳。口腔专科检查:患儿张口度正常,口内无牙牙合,牙槽嵴黏膜质地较韧,语言功能存在。询问家长得知患儿系母乳喂养,6个月后正常添加辅食,直至就诊未见牙齿萌出,微量元素检测未发现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藏族,两月,住院号:416180。患儿出生后即被家人发现上唇左侧红唇粘膜及皮肤发红.红唇粘膜内侧有一凹陷.吸吮时患儿烦燥,哭闹。一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上唇左侧红唇充血明显,溃疡面积逐渐增大.并出现红唇及全层组织缺损,就诊收住。专科检查:面部左右不对称。上唇左侧红唇粘膜和皮肤全层组织约1.5×1cm缺损,左侧唇珠消失.唇弓不连续,左侧人中嵴下段消失,边缘呈锯齿状.充血明显呈鲜红色,表面有灰黄色伪膜覆盖,揭去伪膜后见灰黄色分泌物,触压边界质地柔软,触诊时患儿哭闹,全身情况较差,体温波动于37℃~39℃.二…  相似文献   

14.
病例一:杨某某,男,11岁,因牙齿稀少,影响咀嚼于1987年3月25日来院就诊,该患儿为第一胎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无类似家族史,既往无脱牙及拔牙史。检查:发育营养良好,毛发、皮肤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2岁,因发现上唇中部肿物10年于2002年11月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诉10年前发现上唇中部较厚,触稍硬,无痛,未曾就诊,近来上唇中部明显变厚故来就诊。查体:上唇变厚,皮肤、黏膜色泽正常,触硬,无痛,局部结节感,边界清楚,无活动。临床诊断为“上唇肿物”。手术切除。术中所见肿物位于黏膜下层,包膜完整,结节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干预治疗下,牙科畏惧症患儿就诊次数与其畏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因牙髓炎诊治,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的患儿23例;用摄像机将其每次就诊过程拍摄下来。根据Frankl量表,由同一名对治疗过程和就诊次数不知情的观察员根据录像对患儿每次就诊情况进行畏惧程度评估,间隔1周以上再次评估。比较患儿畏惧程度随就诊次数的变化。结果剔除丢失病例,最后纳入研究的患儿18例,2次评估初诊Frankl量表得分平均秩和分别为13.58、14.00,第1次复诊分别为26.44、26.33,第2次复诊分别为42.47和42.17,比较3次就诊的畏惧程度,无论是第1次评估(χ2=33.828,P=0.000)还是第2次评估(χ2=31.838,P=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牙科畏惧症患儿畏惧程度随就诊次数而降低,呈负相关。结论有牙科畏惧症的牙髓炎患儿通过多次就诊,增加患儿对牙科就诊的无痛体验和对常用牙科器械的熟悉,可降低其畏惧程度。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口角皮肤瘘管合并同侧部分肋骨缺如1例报告先天性皮肤瘘耳前部较多见.发生于口角且合并同侧部分肋骨缺如未见报告.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贾××,男,7岁.住院号:96393.因反复性左口角皮肤感染就诊我科而收住治疗.否认家族性任何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外胚叶发育不全病例,患者,女,4岁4个月,因口腔缺牙就诊,亲属中未见此类疾病。患儿全身皮肤汗毛少,头发稀疏,眉毛和睫毛稀少,口腔内牙齿仅存ⅢⅡⅡⅢⅣⅣ及6 6牙胚,牙槽嵴发育不良,采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咀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 患儿陈×,男,4月余。系孕妇于1984年12月14日第一胎月正常分娩,母身体健康,其丈夫身体尚可,但下颌骨发育不良,呈特殊的小颌畸形面容,非近亲婚配。患儿于1985年4月28日因不吃东西来我院小儿科就诊,当时发现小儿面部畸形,舌系带过短而转入我科就诊。检查:患儿全身情况较差,智力迟钝,肺部听诊正常,心前区可听及隆隆样收缩期杂音,四肢发育尚可,不爱活动。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 患儿,女,11 岁,2008-06因上颌恒切牙棕色斑块不美观来我科就诊.患儿母亲诉:患儿于7 岁上颌恒切牙萌出时即发现上切牙唇面带状浅棕色斑块,随年龄增长颜色逐渐加深,影响美观,无其它自觉症状.患儿曾于一岁半时患"猩红热";患儿母亲否认妊娠时期有患病史及服药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