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2.
了解超声观察到的急性病毒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与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之间的关系。对5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查作了超声检查,观察有否囊壁磁厚,同时查血清ALT。结果 5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44例ALT〉70U,胆囊壁厚度〉4mm与60例ALT〈25U,胆囊壁厚度〈3mm的健康体检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B超观察急性病毒性肝炎胆囊壁改变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B超检查胆囊壁改变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B超检查,测量胆囊壁厚度。[结果]本组147例,119例有不同程度胆囊壁增厚,占80.9%。[结论]B超观察胆囊壁改变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改变B超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28-28
笔者自1996~2000年对2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胆囊壁进行B超观察,以期探讨胆囊壁改变的性质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22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规胆囊捡查,其中10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胆囊壁改变。B超观察胆囊壁改变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厚度与其血清总胆红素(TBi)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对12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用B型超声显像仪检查其胆囊壁厚度,依据胆囊壁是否增厚,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同时检测其肝功能指标TBi及ALT。结果:胆囊壁增厚组TBi水平(126.40±99.67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52.5±60.19μmol/L),两组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6.415,P<0.001)。而两组患者的ALT水平正常组为246.72±298.15u/L,增厚组为505.25±814.25u/L,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0.733,P=0.464)。胆囊壁增厚组患者TBi异常率(100%)高于ALT异常率(82.1%),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胆囊壁厚度对判断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疟患者血清AST/ALT比值特征及其与溶血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疟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总胆红素(TBIL)和血常规,分析AST/ALT比值变化,采用简单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恶性疟患者AST/ALT比值与溶血的关系。结果恶性疟患者的AST、ALT、ADA、LDH、TBIL、Hb、PLT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疟患者AST/ALT为(1.59±0.89),正常对照者为(1.19±0.5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与Hb呈负相关,与LDH呈正相关,与ADA、TBIL、PLT、性别、年龄等无关。结论恶性疟患者血清AST/ALT比值可作为溶血标志,对恶性疟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9.
病毒性肝炎胆囊壁改变的B超观察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996年起 ,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壁改变进行B超观察 ,并与健康人群及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对照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观察组 5 2 2例 ,均为我院 1996年~ 1999年的住院及门诊就诊病人 ,其中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5 0例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46例 ,急性黄疸型肝炎 16 2例 ,轻度慢性肝炎 74例 ,中度慢性肝炎 6 6例 ,重度慢性肝炎 42例。淤胆型肝炎 2 0例 ,重症肝炎 32例 ,肝炎后肝硬化 30例。男性 35 6例 ,女性 16 6例 ,平均年龄 38.7岁。各病例诊断均符合 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 相似文献
10.
胆囊壁厚度与病毒性肝炎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壁厚度及双边征与病毒性肝炎的内在联系。方法:通过超声检查观察病毒性肝炎和慢性胆囊炎的胆囊壁厚度。结果:病毒性肝炎的胆囊壁厚度异常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结论:胆囊壁厚度明显异常( 包括胆囊壁厚度≥5 m m 及双边征) 为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发生是肝包膜和胆囊壁的双重炎性反应。胆囊壁厚度异常人数与病毒性肝炎病程成正比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常在灰阶超声检查时不同个体表现出具有不同特征的增厚类型。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腹水,炎性反应等都是导致肝硬化病人胆囊壁增厚的主要病因,但关于不同类型增厚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目前尚不明确。该文将肝硬化时胆囊壁增厚根据灰阶超声表现进行分型,并就其与增厚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与胆囊声像图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性免疫法(RIA)对100例肝病患者作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同时做B型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肝病患者血清AFP水平的升高与胆囊声像图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说明联合血清AFP水平检测及胆囊B型超声检查,可以作为反映肝脏损害后肝再生情况、判断各型肝炎病情变化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病毒性心肌炎短暂心室壁增厚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析其中32例表现为室壁增厚的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心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入院与出院时的室间隔厚度(IVST)分别为(12.7±2.49)mm和(10.33±1.21)mm(P=0.000);左室后壁厚度(LVPWT)分别为(11.93±3.6)mm和(9.85±1.1)mm(P=0.004);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分别为(48.67±5.88)mm和(51.19±4.51)mm(P=0.029);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0.46±0.09)和(0.59±0.11)(P=0.000)。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性改善,且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现为短暂室壁增厚的急性心肌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心肌增厚可消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关系的效果. 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我院超声科收治的43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3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查两组空腹、非脂肪餐后1h、2h胆囊壁增厚量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胆囊壁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空腹胆囊壁增厚量、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级具有最强的相关性( P<0.05) ,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主干内径、腹水、脾大及肝功能中胆红素、白蛋白和肝功能分级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0.05),血常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红细胞、血红细胞含量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强而提升( P<0.05) ,肾功能BUN、Cr、UA含量随着肝功能分级的增强而降低( P<0.05). 结论:超声能够有效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分级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水平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鹤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鹤峰 445800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分泌型IgA(SIg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的关系,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评价HBV复制状态及肝细胞损伤的指标。方法 100份经ELISA检测并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患者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的拷贝数,用ELISA并经酶标仪定量其SIgA的量。结果 SIgA的含量与HBVDNA的拷贝数的对数呈正相关(r=0.69,P<0.01),在HBsAg( )/HBeAg( )/HBcAb( )组和HBsAg( )/HBeAb( )/HBcAb( )组中SIgA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HBV DNA拷贝数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gA的含量在评价HBV的传染性及肝细胞损伤程度方面比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HBV-M)更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与阴性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62例)及阴性组(59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肝组织行常规病理染色判断炎症活动度。结果 HBeAg阴性组和阳性组平均年龄及病程分别为(36.95±8.5)岁和(33.23±10.42)岁(,118.79±72.29)个月和(82.45±52.24)个月(两组比较均P〈0.05);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HBV DNA定量及ALT水平分别为(6.43±1.18)IU.mL-1 vs(4.16±2.48)IU.mL-1(、222.54±272.68)IU.L-1 vs(134.88±120.85)IU.L-1(两组比较均P〈0.05);HBeAg阳性组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相关性检验rs=-0.095,P〉0.05;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相关性检验rs=0.261,P〈0.05。结论 HBeAg阳性与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特点有所不同,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变程度应综合一般临床资料、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穿刺病理来共同评判。 相似文献
17.
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临床相对少见,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5%。术前诊断符合率仅为23%,预后较差。因病情发展迅速,常较早发生扩散和转移,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胆囊癌手术则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探讨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67例LC患者,依据Child-Pugh评分分为A级、B级和C级3组。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同时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HBV DNA。测量人体身高、体质量,计算身高体质量指数(BMI)。2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与Child-Pugh分级相关;与血脂、血糖、HBV DNA和BMI均无相关性。结论 LC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明显升高,与肝脏功能储备相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