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围产儿先天畸形弓形虫感染5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围产儿先天畸形弓形虫感染52例分析江苏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史锦兰,蒋银仙,吴存培,严烈筠张经,陆以农,陈萍倩,张蓉弓形虫感染与妊娠异常结局的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许多研究提示弓形虫感染可以造成胎儿先天畸形[12]。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感染与畸形儿的关系。我们...  相似文献   

2.
自然流产与弓形虫感染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然流产与弓形虫感染关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妇产科刘琦,郁金花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石群立鉴于对弓形虫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文献报道不一[1-4]。特对167例自然流产的妇女进行血清抗弓形虫抗体(以下简称AT-Ab)的测定,以探讨自然流产与弓形虫感染的...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Buentel提出弓形虫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之一。为了解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状况,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弓形虫感染之间的关系,将1997年8月~1998年1月住院治疗的146例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中弓形虫感染情况观察江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昆山215300卢慎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多低下,故对机会性感染的病原体特别易感。弓形虫亦为一种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为探讨二者间的关系,我们曾检测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抗弓形虫IgG抗体,在1...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弓形虫感染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之一[1]。本实验首次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53例精神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以探讨二者的关系。材料与方法采用PCR法对精神病人及健康人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测。1标本采集血液标...  相似文献   

6.
PCR技术检测生殖道弓形虫感染的临床实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人类生殖道弓形虫感染状况的检测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 ,以及弓形虫感染生殖道的可能方式。方法 实验设置不孕不育组和正常生育组夫妇 ,用PCR方法检测生殖道分泌物中弓形虫DNA ,把检测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SPSS统计学处理 ,分析弓形虫感染的概率。结果 不孕不育组弓形虫感染率为 18 15 % ,而正常生育组为6 2 9% ,P <0 0 1,两组间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夫妻之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弓形虫感染与不孕不育有一定关系 ,夫妻间性行为可能是弓形虫传播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具自然疫源性疾病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来对弓形虫感染及其临床危害性 ,已日益引起医学界关注。尤其弓形虫感染与优生优育的关系 ,正成为其研究热点。为此我们在对弓形虫感染与妊娠异常结局关系研究的基础上 ,自 1992年起 ,即对苏州吴县、无锡地  相似文献   

8.
济宁市孕产妇弓形虫感染与不良妊娠的关系调查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宁272111)吴吉英山东省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孙志贤孙冬菊嘉祥县妇幼保健院黄玉红弓形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孕产妇感染弓形虫后将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畸胎、死胎等[1,2]。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精神病人与健康人弓形虫抗体的差异情况,探讨其与精神病的关系,对住院精神病人134例与健康人60例进行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血清弓形虫抗体。其中精神病人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8.35%,健康人仅为8.33%(χ2=9.638,P<0.01)两者差异显著。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弓形虫感染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弓形虫感染可能与精神病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感染人体后,尤其是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的患者,常造成严重损害.在众多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弓形虫感染率非常高,欧洲国家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在10%~80%不等,我国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在0.3%~10.0%.弓形虫感染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弓形虫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也有动物实验证实弓形虫感染有助于保护机体,延缓疾病的进展.该文就弓形虫感染的机制和弓形虫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小鼠脑组织内不同部位弓形虫的动态分布,进一步探讨弓形虫感染与血脑屏障的关系,为弓形虫脑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弓形虫(RH株)经静脉途径感染小鼠,应用直接涂片法动态观察小鼠脑组织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弓形虫感染第8d,小鼠大脑皮质及间脑内查获虫体,第10d,虫体出现于脑干、中脑及海马。结论实验小鼠静脉途径感染弓形虫后,第8d脑内开始出现虫体,但脑组织各部位出现虫体的时间不一致。脑组织不同部位血脑屏障对弓形虫的阻隔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兰州地区高危人群弓形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欧美国家较为多见。我国部分地区人群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30%,说明弓形虫感染也并非少见。成人获得性弓形虫感染多为隐性感染,无明显全身症状。而在机体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病人中,弓形虫作为一种机会性感染因子可导致病人得病。为了解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与动物密切接触者等人群的弓形虫感染状况,以便更好地为开展弓形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但对各种动物易感性各不相同:大鼠和绵羊对弓形虫有较高的天然抵抗力;人对弓形虫不太敏感,有较强的天然抵抗力,人感染弓形虫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因此,大鼠和绵羊适合作为研究人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动物模型。我们以大鼠为模型,期望阐明大鼠天然抗弓形虫的初步分子机理,为研制弓形虫病疫苗奠定  相似文献   

14.
刚地弓形虫感染对于正常人危害不大,而当免疫耐受患者发生脑内感染和胎儿宫内感染则后果严重,甚至致命。有关弓形虫感染研究的进展较快,但许多病理生理现象仍然解释不清。通过体外感染模型可研究弓形虫和宿主间的许多复杂关系。这类研究需要准确检测细胞内是否有弓形虫感染和/或增殖。常用光学显微镜或氚标记尿嘧啶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流产孕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一α (TNF-α)水平及其与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流产孕妇下生殖道分泌物和流产胚胎组织的弓形虫DNA,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测定流产孕妇血清TNF-α水平。结果  弓形虫感染的流产孕妇在流产前血清TNF-α水平比正常同孕期孕妇明显升高,也显著高于自身流产后该水平。弓形虫感染的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弓形虫宫内感染可能是引起孕妇流产前血清TNF-a水平异常升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弓形虫感染家兔精液中是否有虫体存在,探明虫体在精液中动态变化情况。方法用RH株弓形虫速殖子不同剂量经腹腔感染家兔6只。在家兔感染前后分别采集精液,-40℃冻存备用,分别用普通PCR检测弓形虫感染家兔精液中弓形虫DNA。结果5只家兔在感染后的8~14d死亡,仅1只家兔在感染后的8d和72d,用PCR检测手段在精液中均可检测到弓形虫DNA。结论弓形虫感染雄兔精液中有虫体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不良妊娠结局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长春地区93名有流产、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产妇(实验组)及107名正常孕产妇(对照组)血清弓形虫抗体,进行两组间感染率差异的分析。结果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实验组(19.35%,18/93)明显高于对照组(5.61%,6/107)(P〈0.01)。结论弓形虫感染是流产、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Toxoplasma,Tox)为机会致病原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造成多种脏器和组织的损害。孕期弓形虫急性感染可垂直传播,影响胚胎发育,而孕妇既往感染则影响不大。但研究发现,曾经感染过弓形虫的育龄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机能和代谢的改变,机体免疫机能减弱,原有的弓形虫包囊破裂引起复发,使潜伏在孕妇体内的弓形虫被激活而成为活动性感染,也可垂直传播,影响胚胎发育。因此开展育龄妇女孕前弓形虫感染检测和治疗可减少不良妊娠的发生。为探讨阿奇霉素及乙酰螺旋霉素对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效果,作者等以育龄妇女中的弓形虫感染者为对象,对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瑞-姬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弓形虫感染小鼠精子悬液的凋亡生精细胞。结果 弓形虫感染组生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弓形虫感染可能有促进生精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大约有25%~50%的人受到感染。虽多为隐性感染,但孕妇感染后,后果严重,可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发生畸胎、死胎等。因此,弓形虫病已成为人类先天性感染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解益阳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于2001~2003年对城郊部分接受婚检和孕期检查的妇女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