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邓锐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98-3099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 887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有4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主要原因是疼痛、血容量不足、精神紧张.结论: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反射是常见并发症,针对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45例,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0例患者在拔出动脉鞘管后20 min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8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刚转回病房中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7例患者在术后2 h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9例患者在10 min内意识逐渐恢复清醒,36例患者心脏功能均在30 min内逐渐恢复至正常。结论在实施心血管介入术的围术期间,应合理并准确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做到及早预防,及时抢救,尽量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行心脏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行心脏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并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相对应的两组进行区别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好感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上述相关指标中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护理总好感度分别为97.14%(实验组)和74.29%(对照组)。结论在对行心脏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预见性护理,可在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好感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心衰患者心脏介入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该院就诊的480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56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为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论 情绪紧张、血容量不足、术后疼痛、拔出鞘管、空腔脏器压力与术后诱发迷走神经反射有一定的相关性,积极预防迷走神经反射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后迷走神经反射产生的主要原因,研究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0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21例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对不同原因患者采取对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对21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全部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亡。结论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消除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的主要因素,可降低其发生率,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0例行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分析相关因素,依据是否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0例。观察组依据相关因素给予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分析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结果观察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主要为精神紧张、疼痛刺激、操作不当、血容量相对不足、空腔脏器强烈刺激。结论对行心血管介入术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可使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概率降低,使手术的成功率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中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资料326例,对其中发生的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8例患者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发生在血管穿刺时2例,拔除鞘管时2例,拔除鞘管后4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时应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旦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3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为股动脉穿刺者,其中拔鞘管前7例,拔鞘管后23例。经及时处理,患者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均得以恢复正常。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及拔除鞘管前后应做好充分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可有效预防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孟桂平  任春霞 《安徽医药》2010,14(9):1092-1093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拔鞘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08年12月的冠脉介入诊疗3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的347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全程护理有助于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鸡西市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行心脏介入治疗的26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有6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其主要因素是血容量不足、疼痛和精神紧张。结论心脏介入治疗拔除鞘管后所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拔管反应)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在治疗时要严密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降低迷走反射的发生率,从而使心脏介入治疗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2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并依据护理实施方案的不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各纳入1000例。结果对比两组迷走神经发射发生概率及护理满意率。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导致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较多,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饮食方法对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9月行脑血管介入手术120例,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取术前12 h禁食,4 h禁饮,术后1 h进食水;观察组术前无需禁食禁饮,若为接台手术患者还应在术前2 h进食50%左右的半流质的饮食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中有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走神经反射现象,观察组只有2例出现血压偏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术前无需禁食禁饮,按常规进食的方法可减少围手术期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心脏介入治疗患者资料450例,对其中发生的11例血管迷走神经发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心脏介入治疗时应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一旦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严密观察,早期发现,注重基础护理,规范操作程序,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论制定完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血管迷走神经发射患者康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心脏介入治疗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分析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在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少见却极危险的并发症。我们就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脏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在多种病理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导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较少见却极危险的并发症.我们就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晓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1):122-123
近年来,心脏介入手术作为心脏疾患的重要诊断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VVR)是一种常见但需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主要表现为患者在短时间内懒言、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缓慢,低于60次/min,头晕或神志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宜  张国娟 《贵州医药》2008,32(9):859-859
心脏介入诊疗是目前治疗各种心脏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因其痛苦小,疗效好,临床广泛运用.现将我院心脏介入诊疗中发生的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情况,为临床预防该症状提供参考,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例心血管介入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时间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有15例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在拔出动脉鞘管后的20 min之内,有3例发生在手术后返回病房时,还有2例发生在手术后的1 h之内。抢救之后有3例在5 min之内意识转清,有17例在30 min之内心率等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介入术治疗在术前和术后都需要积极的准备,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观察,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的处理和抢救,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12月在本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能防止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冠状动脉介入诊断(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冠心病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但介入诊疗术中、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VRs)是一种少见但又极其危险的急症,严重时危及生命。为减少迷走神经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