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陶海 《药物与人》2004,(11):55-55
为什么秋冬时节易出现迎风流泪呢,原来人的大眼角和鼻腔之间有一管道系统.叫做泪道从上到下由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其功能是引流泪液,也就是说泪液由泪腺和副泪腺分泌出来后.要通过泪小点一泪小管一泪总管一泪囊一鼻泪管的引流最后到达鼻腔。正常人在清醒和平静的状态下,成人每16小时有0.5-1.0毫升泪液这些泪液除湿润眼球及部分蒸发外剩余的泪液都由泪道引流入鼻腔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和排除是平衡的。秋冬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3年2月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患者33例(33眼)及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的患者38例(38眼).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用相同药物及抗炎治疗,术后第1天均开始定期冲洗泪道.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溢泪现象、泪道通畅情况,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鼻腔泪囊吻合术组治愈率75.76%,有效率78.79%;人工鼻泪管植入术组治愈率78.95%,总有效率94.73%,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2.75,P>0.05).结论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眼泪是由泪腺分泌,排到结膜囊后依靠眨眼动作和泪小管虹吸作用流向内侧眼角,再依次经过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而排入下鼻道。在正常状态下,人眼每分钟分泌泪液0.9—2.2微升。如果超过100微升,即便排道正常也会出现流泪。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经常不由自主地有眼泪流出,特别是被冷风一吹就更厉害。迎风流泪是怎么回事呢?在眼球的外上方有一个泪腺,平时它不断地分泌泪液,以湿润眼球表面,使角膜(黑眼球)保持透亮,视力清楚。在正常情况下,泪水分泌出来后,除一部分蒸发外,主要是通过泪道排出。在上下眼皮内侧,各有一个泪小点(中医称为“泪窍”)。泪水经过泪小点流至泪小管,在泪小管下面有泪囊,泪囊下有一根直接通往鼻腔的管子叫鼻泪管。这一连串的管道统称为泪道。正常人分泌出来的泪水,通过泪道流至鼻腔,所以平常不会有眼泪流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对103例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记录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9.1%(34/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6.9%(20/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14/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7/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57.1%(4/7),其中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7.7%(42/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6.2%(25/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8/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71.4%(5/7),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泪小管阻塞和鼻泪管阻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术后面部不留瘢痕等特点,作为一种泪道阻塞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对103例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3个月记录手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术后1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9.1%(34/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6.9%(20/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14/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77.8%(7/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57.1%(4/7),其中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泪小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7.7%(42/43),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96.2%(25/26),泪小管并鼻泪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16/18),泪总管阻塞治疗有效率为88.9%(8/9),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为71.4%(5/7),慢性泪囊炎治疗有效率与泪小管阻塞和鼻泪管阻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出血少、术后面部不留瘢痕等特点,作为一种泪道阻塞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泪液,俗称眼泪。眼泪的作用是在眼内营养和湿润角膜(黑眼珠),防止角膜干燥和感染,润滑眼睑及眼球的运动。在正常情况下,泪液不断地由泪腺分泌,又不断地经过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总称泪道)排至鼻腔内,而不发生流泪。但是,如果由于泪腺分泌过多,或者泪液排出受阻,就会发生流泪。经常流泪是泪器病的主要症状,因此,患者应到医院眼科就诊,以查明原因,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慢性泪囊炎是在鼻泪管下端阻塞、泪囊内有分泌物滞留的基础上发生,是眼部感染病灶。患者因长期溢泪、流脓而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又是内眼手术的禁忌证。泪囊鼻腔吻合术是目前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的方法之一,但经典的泪囊鼻腔吻合术因需切断内眦韧带,吻合泪囊前后唇,吻合口放置支架,存在手术时间长,手术部位深,操作困难,术后易出现吻合口狭窄等问题。我们采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30例,手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健康Q&A     
正Q宝宝眼屎多怎么办?A很多家长认为眼屎多是上火了,但其实还有其他原因,因此,务必要去医院确诊治疗,以免耽误病情。通常原因有三:先天性的鼻泪管堵塞鼻泪管在鼻腔的下端出口被上皮细胞残渣堵塞或鼻泪管黏膜闭塞;因管道发育不全而形成皱折、瓣膜或黏膜憩室,使得泪液和泪道内的分泌物在泪囊而引起泪囊炎。  相似文献   

10.
清晨,一些人出门锻炼,或者骑着自行车迎风前行时,没过多久就会泪眼汪汪。大部分人的迎风流泪是眼睛对于寒冷产生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不过也有的属于病理性溢泪,要及时到医院眼科治疗。病理性溢泪正常情况下的泪液,是因各种刺激而产生,一部分被蒸发掉,一部分则通过泪小点、泪小管及鼻泪管流入鼻腔。冬季清晨,由于冷空气刺激,眼睛反射性地增多眼泪分泌,而排泄眼泪的"下水道"  相似文献   

11.
哭泣是宝宝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眼泪是宝宝表达自己的无声语言.宝宝流眼泪,其中还隐藏着很多您可能不知道的健康秘密.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儿科专家一起,认识宝宝眼泪中的那些小秘密吧! 对眼泪的医学认识 泪器病的简单界定 泪器病是泪道和泪腺的疾病.泪器病变主要在泪道系统,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及鼻泪管,担负排出功能.泪道系统病变的主要表现为泪溢. 流泪与泪溢的区别 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鼻腔而溢出眼睑之外,称为泪溢. 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不及排出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  相似文献   

12.
我的名字叫泪囊,是个空心的膜性囊袋样组织,住在眼角与鼻梁之间较深处的骨质泪囊窝内。我的体部(壶腹部)只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小,向下有一根细管样组织(鼻泪管)与鼻腔相通,上部有两根细管样组织(泪小管),分别开口在靠近眼角处的上、下睑缘处,开口(泪小点)仅有小针鼻那么大小。别看我其貌不扬,对眼睛的泪液流出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由泪腺分泌出的泪液湿润眼球之后,一部分蒸发掉了,另  相似文献   

13.
咨询台     
我的孩子出生后第七个月开始经常流泪,现已一岁半仍不见好转,不知是何缘故? 河南兰考宏莉宏莉:眼泪来自埋在外眼角上方肌肉下的泪腺。瞬目作用,将泪水汇聚到内眼角小蓄水池——泪湖。此处上下眼皮各有一个小园点,叫泪点,泪水由此往下流,好比下水道开口,下接泪小管通到泪囊,由泪囊进入鼻泪管,泪水最后到达鼻腔。这条弯弯曲曲的皮下管道,任何一个地方阻塞或先天异常都会导致溢泪。在婴幼儿常见的原因有:1、因婴幼儿较胖,鼻梁平塌,内眦赘皮、睑缘轮匝肌过度发育,造成先天性睑内翻,下睑内1/3或1/2倒睫可引起流泪,但婴幼儿睫毛软细,因而症状不明显。随着年龄增长,鼻梁发育逐渐饱满,症状可自行消退。如5~6岁时仍依旧可手术治疗。2、鼻泪管闭锁多发生下端被一残存膜封闭。有时是上皮残屑堵塞或发育过程中管  相似文献   

14.
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解决泪囊阻塞的新手术方法、分析其治疗难点。方法采用经鼻内镜鼻内开放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面部外伤和手术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鼻泪管阻塞16例(16眼),术后常规泪道冲洗。结果随访6个月~1年,14例患者溢泪和溢脓症状消失;1例术后3个月出现溢泪,再次在内镜下扩大造口;1例无效,术后继续溢泪。所有患者未见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孔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较好方法,术中和术后需要注意泪囊的大小、位置是否正常;是否存在上颌骨额突骨质增生;是否存在泪囊壁肥厚等异常。  相似文献   

15.
<正>小宝宝在哭闹时,流眼泪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小宝宝不哭也总是眼泪汪汪的,父母们可要注意了,小宝宝的眼睛可能出现问题了,需要找眼科医生来看一看。最常见的导致宝宝流泪的眼病是泪道阻塞或泪囊炎。眼泪分泌出来后是用来润滑保护宝宝的眼睛,多余的眼泪经由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排入鼻腔(图1),所以正常情况下宝宝是不流泪的。当泪液排出通道(泪道)的任一部位出现阻塞,或泪囊发生炎症阻塞通道时,就会出现流泪、眼屎,甚至眼睑湿疹,重者有溢脓现象。  相似文献   

16.
慢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细菌感染而发病.患者主要表现常年流泪.一般不会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在泪囊区形成脓肿.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病人8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19岁.人院后均在心肺功能、凝血功能都正常的前提下,在局部麻醉下行泪囊一鼻腔吻合术.术后吻合管腔留置"义管",三个月后拔除.  相似文献   

17.
咨询门诊     
《健康》2001,(5)
患过敏性鼻炎为何 眼睛会发痒 吉林赵华问:我的儿子今年7岁,他经常说眼发痒,还说鼻子发痒,打喷嚏流鼻涕。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过敏性鼻炎。请问,鼻子有病,为什么眼睛也会发痒呢? 答:根据你说的症状,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为何过敏性鼻炎会累及眼睛呢?人的眼睛、耳朵、鼻子、咽喉和口腔是相通的,其中眼睛与鼻腔之间有一对叫鼻泪管的管道相通。人在哭时会一把鼻涕一把泪不断,也是眼睛与鼻腔相通的证明。同样,当鼻子出了毛病,比如患了过敏性鼻炎,鼻腔内的分泌物会通过鼻泪管、泪囊、泪总管、泪小管、泪小点到达内眦部,从而引起眼睛主要是大眼角发痒。明白了这个道理后,你应带孩子请耳鼻喉科医生给予治疗,过敏性鼻炎好了,眼睛也不会痒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泪囊吻合口瘢痕闭锁病人提供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满意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术前常规进行鼻内镜检查。2.对鼻内镜检查疑有鼻窦慢性炎性病变者,进行鼻窦CT检查。3.术前常规进行泪道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4.术前药物的临床应用。5.术前清除鼻窦慢性炎性病变。6.在鼻内镜下,切除原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吻合口处的瘢痕组织;扩大原手术后的泪骨骨窗;将泪总管直接开放于鼻腔。7.术后泪道冲洗。8.术后药物的临床应用。9.鼻内镜下泪总管吻合口清创。结果12例12眼慢性复发性泪囊炎病人,在施行鼻内镜鼻腔泪总管开放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鼻腔泪总管开放术,是治疗慢性复发性泪囊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彦红 《工企医刊》1998,11(4):83-84
青光眼是眼内压增高并伴有视功能损害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上应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及严格执行药物使用注意事项。1 按医嘱给患者点缩瞳剂,在使用缩瞳药时应了解药物的缩瞳及作用时间,首选1%—2%毛果芸香碱眼药水,在点眼过程中,注意观察瞳孔及眼压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滴药后压迫泪囊区2—3分钟,以免泪道及鼻腔粘膜吸收药液过多而引起中毒症状。操作者需有强烈的责任心,认真查对,按时点眼,如错点散瞳剂,可致眼压骤升及失明的危险,如出现错点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免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19,(12):1846-1848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8只眼),均进行泪道磁共振水成像(MRH),以泪道冲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磁共振水成像诊断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另外对比泪道内镜检查与MRH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0例患者88只眼中,泪小管阻塞3只眼(3. 43%),鼻泪管狭窄9只眼(10. 22%),单纯鼻泪管阻塞26只眼(29. 54%),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40只眼(45. 45%),泪道冲洗通畅10只眼(11. 36%)。泪道冲洗不通畅中,MRH检查泪小管阻塞4只眼(4. 54%),鼻泪管狭窄10只眼(11. 36%),单纯鼻泪管阻塞26只眼(29. 54%),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38只眼(43. 18%%)。泪道冲洗通畅10只眼(11. 36%)中MRH检查泪囊及鼻泪管均未见明显梗阻。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MRH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 00%(95%CI:91. 20%~99. 71%),100. 00%(95%CI:91. 23%~100%),100. 00%(95%CI:95. 35%~100%),95. 00%(95%CI:83. 28%~99. 45%)。结论 MRH能够为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清晰的泪囊及鼻泪管影像,并结合其影像对阻塞的部位及泪道形态的改变作出可靠的判断,检查具有非侵袭性特点,在泪道阻塞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