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胃癌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远期血糖变化的影响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收治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0 例均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其中试验组25 例行Billroth Ⅱ式,对照组25 例行Billroth Ⅰ式.随访2~3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变化.结果 术后两组间对比,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优于术前(P < 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采用Billroth Ⅱ式消化道重建术治疗胃癌合并2 型糖尿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血糖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2009年12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相关临床资料。其中BillrothⅡ式89例,BillrothⅠ式34例,比较同期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及术后1个月的一般情况、血糖、胰岛素使用等情况。结果接受BillrothⅠ式患者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BillrothⅡ式患者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维持正常血糖胰岛素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对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胃旁路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2008年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55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糖变化,按重建方式不同分为3组,包括行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1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术25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Boux-en-Y吻合术19例.比较3种术式患者术前、术后2周及半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结果:Billroth 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2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半年的血糖水半与术前相比出现持续而稳定的下降,且均较Billroth Ⅰ式吻合术组下降明显(P<0.05). Billroth Ⅱ式吻合组、Roux-en-Y吻合组术后半年血糖控制有效率分别为72.00%和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Billroth Ⅰ式吻合组的27.27%.结论:Billroth Ⅱ吻合和Roux-en-Y吻合术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血糖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刘兆  孙陟  张长乐 《安徽医药》2017,38(5):612-618
目的 系统评价毕罗Ⅰ式(BillrothⅠ)、毕罗Ⅱ式(BillrothⅡ)及Roux-en-Y胃旁路术(RYGB)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Spinger Link、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施行3种常见消化道重建后相关代谢指标改变情况的文献,以"食管空肠吻合"BillrothⅠ"BillrothⅡ"Roux-en-Y"非肥胖"为检索词,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的参考文献,以NOS评分为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统计分析体质指数(BMI)、血糖代谢指标、手术有效率及胆固醇代谢情况,并根据手术重建方式、文献研究类型及患者是否合并胃癌进行亚组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糖尿病病情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其中BillrothⅠ式手术83例、BillrothⅡ式手术217例、Roux-en-Y胃旁路手术656例;和术前相比,3种重建方式对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的总体降低值分别为:2.29 kg/m2、3.13 mmol/L、1.83、1.68、0.7 mmol/L(P均<0.05),手术总有效率为76%;根据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BillrothⅠ式重建方式在术后BMI、FBG、HbA1c下降值、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illrothⅡ式和RYGB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P均<0.05);BillrothⅡ式重建方式在减重方面要优于RYGB(P<0.05),但在FBG、HbA1c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不及RYGB(P<0.05)在患者有无胃癌的亚组分析中:胃癌患者术后BMI、FBG、HbA1c、HOMA-IR下降值及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非胃癌患者(P均<0.05)。结论 对于非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RYGB术能在有限范围内改善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三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胃癌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而行胃癌根治消化道重建术的72例病例资料,同时选择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其他腹部择期手术120例病例资料作对照研究。结果 2组术前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随访(3个月~2年)发现胃癌根治BillrothI式消化道重建组术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组与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组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BillrothⅡ式消化道重建术及Roux-en-Y式消化道重建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其机制不甚明了,有待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曾锋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30-31
目的:观察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切除消化道重建后糖代谢的变化。方法:选择本院手术治疗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41例,行胃癌根治切除手术,根治切除病灶后行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术后1周、1个月及术后1年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C肽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体重指数(BMI)变化。结果:术后1周患者FPG、2hPG、BMI较术前下降,ISI及C肽水平上升;术后12个月,患者FPG、2hPG、BMI较术后1个月下降,ISI及C肽水平较术后1个月上升。结论:胃癌根治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能够改善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重指数,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病率有渐增高的趋势。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残胃癌17例,占我院同期收治胃癌的2%(17/864)。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51~76岁,平均60.4岁。首次行胃大部切除的病因:1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4例为胃溃疡,1例为复合溃疡。首次胃切除术式:16例为BillrothⅡ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对胃肠道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胃肠道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对手术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以及HbAlc的变化进行比较并记录下相应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下降明显,且患者空腹血糖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有的患者行手术后6个月进行回访,32例患者糖尿病已经痊愈,治疗有效患者数为13例,治疗痊愈率为69.6%,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7.8%。结论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我院近年来诊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43例为观察组,以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59例为对照组,进行HbA1c及空腹血糖(FPG)测定,对比分析HbA1c与FPG水平的关系.结果 FPG及HbA1c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糖尿病组中的男性,分别为12.3 mmol/L和9.8%;糖尿病组进行组内男性和女性比较发现,男性的FPG及HbA1c高于女性,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FPG及HbA1c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FPG与HbA1c分别为(6.54±2.42)mmol/L、(6.55±1.78)%,正常对照组的FPG与HbA 1c分别为(5.4 1±0.42)mmol/L、(4.50±0.6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HbA1c与FPG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r=0.759,P<0.01).结论 HbA1c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糖尿病人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的同时,也应定期监测HbA1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周的临床综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胰岛功能变化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分别为(10.5±2.3)mmol/L、(14.8±3.7) mmol/L、(10.9±2.6)%、(3.3±0.5)mmol/L、(3.10±0.22)分,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HOMA-IR分别为(6.8±0.5)mmol/L、(9.3±1.6)mmol/L、(6.8±0.6)%、(1.2±0.1)mmol/L、(2.59±0.14)分,经过有效治疗及心理干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采用多手段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焦虑、烦躁、失眠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增加患者依从性,促进血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影响因素.方法 158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中,106例患者术后未发生FDGE,52例患者发生FDG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术后发生FDG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计算一致性指数,并应用R软件绘制FDGE风险预测列线图.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有胃潴留、围术期白蛋白≤30 g/L、Billroth Ⅱ式、未保留迷走神经干、术后FBG>8mmol/L、有腹腔并发症、焦虑情绪和糖尿病病史均是胃癌术后发生FDG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DGE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65[95%CI(0.649~0.824)],表明构建的FDGE风险模型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较高.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发生FDGE与术后高血糖、围术期低白蛋白、术前有胃潴留、Billroth Ⅱ式、未保留迷走神经干、腹腔并发症及焦虑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减少患者术前胃潴留,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助于预防FDG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对胆道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7~10mmol/L范围内对术后恢复无明显不良影响,不必强求于血糖小于7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10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及胰岛素在术前术后应用的情况。方法本组男6例,女4例;Ⅱ型糖尿病9例,Ⅰ型糖尿病1例;择期手术7例,急诊手术3例,合并肝硬化代偿期2例。结果均痊愈出院。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5.6~7.8mmoL/L。尿糖 ……术后血糖控制在7.8~9.8mmol/L,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结论经过有效处理,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临床资料 我院1992~1994年收住的342例糖尿病病人中,71例合并脑血管病,占20.7%,其中脑梗塞64例,占90.14%,脑出血7例,占9.86%,在64例脑梗塞中有8例为再发脑梗塞。病程1天~2月。发病年龄44~85岁,平均62岁。71例中男性31例,女性40例,除1例为糖尿病工型外均为糖尿病Ⅱ型。有51例原有糖尿病史,病程8月~28年;19例无糖尿病史,入院查血糖高,经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及糖耐量试验确诊为糖尿病。入院血糖水平为7.3mmol/L~40.4mmol/L,其中7.3mmol/L~11.17mmol/L 34例,11.2mmol/L~16.76mmol/L 24例,16.8mmol/L~22.35mmol/L 9例,22.35mmol/L以上4例。  相似文献   

15.
徐振华  徐晓众  武斌 《中国药业》2010,19(11):53-5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体检时发现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mg,二甲双胍缓释片1.5g,均1次/d;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片40mg,1次/d。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各组的降压、降糖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压为(143±16)/(89±10)mmHg,空腹血糖(FPG)为(7.5±2.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为(12.1±4.2)mmol/L;治疗组血压为(125±14)/(75±11)mmHg,FPG为(6.5±2.2)mmol/L,2hPG为(10.9±3.9)mmol/L。两组的降压、降糖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服药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不同重建术式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术前3组在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33例本院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毕Ⅰ式组13例、毕Ⅱ式组12例、Roux-en-y组8例。术前收集主要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随访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毕Ⅱ式组与Roux-en-y组OGTT空腹血糖(χ2=6.472,P=0.005)、OGTT负荷后2h血糖值(χ2=3.431,P=0.041)、糖化血红蛋白(χ2=5.456,P=0.009)均显著降低。结论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术后部分可得缓解,并且采用毕Ⅱ式或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更适合。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型糖尿病14例,1型糖尿病6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1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者死亡,其余20例经治疗后血糖不同程度下降(空腹血糖下降2—6mmol/L,餐后血糖下降5—14mmol/L);6例1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治疗后血糖控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空腹血糖下降3~6mmol/L,餐后血糖下降7~15mmol/L);1例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血糖、高代谢的症状亦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表现为多样性、不典型性及非特异性,我们要综合分析病史,明确诊断,兼顾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围术期高血糖控制及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本院9年来68例DM患者行外科手术临床资料,经过术前评估、术前血糖控制在7.0~8.9mmol/L、术中血糖控制在6.7~10.0mmol/L、术后血糖控制在4.5~6.1mmol/L。结果:68例中有62常规治愈,术后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酮症酸中毒,感染率为8.8%,充分发挥了抗生素应有的作用。结论:积极控制围术期血糖浓度,将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黄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血压、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黄降糖组(49例)和常规组(49例),常规组给予硝苯地平及二甲双胍治疗,参黄降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参黄降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压水平(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血糖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两组病人内皮素-1水平、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糖指标治疗后[24 h平均舒张压:(75.52±10.27)mmHg、(91.46±10.21)mmHg;24 h平均收缩压:(112.64±20.18)mmHg、(127.52±20.21)mmHg;空腹血糖:(6.18±1.09)mmol/L、(6.92±1.24)mmol/L;餐后2 h血糖(2hPG):(8.87±1.44)mmol/L、(10.28±2.01)mmol/L;空腹...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1990年2月~1999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436例,其中合并昏迷42例占9.2%,死亡8例,占昏迷病例中的19%,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8.4岁,病程3月~15年,平均8年。血糖(1.8~55mmol/L)平均19mmol/L。大部分患者伴有一种以上的合并症。昏迷原因分布情况见表1。所有病人在入院前或入院后2天内明确诊断,在42例昏迷者中,2型糖尿病38例,1型糖尿病4例。表1昏迷原因及血糖值原因人数血糖(入院值)mmol/L死亡脑梗塞或脑出血1512~2811低血糖120.8~2.860HONK733.76~552DKA42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