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育龄妇女,夫妻同居两年,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妊娠者称为不孕。  相似文献   

2.
通补奇经治疗原发性闭经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15500)邵亨元《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住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医学正传》谓“月经全借肾水施化,肾水...  相似文献   

3.
浅论中医调整月经周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月经(月事)周期的正常与否,主要取决于肾气的作用。正如《内经》所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我们就可以充分认识到:肾气、天癸、任脉、冲脉、胞宫,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是相互对应的,只有调整机体的肾气即内分泌,才能达到阳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4.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更年期(45岁~55岁)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停止,生育能力消失,内分泌发生较大变化,出现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的记载,但和绝经前后诸症状类似。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相似文献   

5.
不孕症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友红 《新中医》1999,31(2):39-39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阐明了冲任二脉与女子的生长、生育、生殖等机能活动有关,也说明了女子月经的产生机理。故妇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除先天性生理缺陷或有因男子而致者...  相似文献   

6.
女子亚健康以肝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何以女子以“七”为期?并兼有经、带、胎、产、杂诸病,而男子八岁肾气方实,八八才天癸竭?说明白《内经》始,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男女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由此而衍生出了妇科学与男科学。  相似文献   

7.
浅谈绝经前后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李启芳(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泰和343700)关键词绝经前后综合征中医药疗法逍遥散月经是天癸、脏腑、经络、气血协调作用于子宫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相似文献   

8.
妇女在49岁左右,月经开始终止,称为绝经或断经。此期往往出现一些症状,如经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浮肿便溏,腰瘦骨楚,倦怠乏力,甚或情志异常等。这些症状的轻重不一地综合出现,有的可连续2,3年之久,即为“绝经前后诸证”,现代医学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充分说明了妇女届近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关于“天癸”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  相似文献   

10.
“太冲脉”一词,语出《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段经文,说明在肾气的作用下,以“天癸至”、  相似文献   

11.
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根本。肾气的盛衰对天癸、冲任、胞宫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妇女病从肾论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妇女的生理功能与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任的通  相似文献   

12.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肾脏衰,……。”对文中天癸,历来解释不一。有指“男女  相似文献   

13.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  相似文献   

14.
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及其与妇科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女最主要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月经和妊娠,而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肾气、天癸、冲任。了解其相互关系,掌握其机括,洞悉其本源,对于妇科各种疾病乃可治病求本,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肾气、天癸、冲任的涵义和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的生长、发育、妊娠以及衰老,均与肾气、天癸、冲任有密切关系。从胚胎期的先天已禀有的肾气,经过后天之培育,到七岁以后便开始逐渐旺盛,至十四岁左右则初步达到充实的水平,促使天癸这种物质的出现,从而导至冲脉盛满,任脉流通。月经因而来潮,并有受孕的可能。到四十九岁左右,性机能衰退,冲任二脉逐渐衰少,  相似文献   

15.
日本仁和寺卷子抄本《太素》卷二《寿限》有:“二七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又:“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其中的“伏冲脉盛”、“伏冲衰少”,王冰次注本《素问·上古天真论》作“太冲脉盛”、“太冲脉衰”。林亿《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及《太素》、《甲乙经》俱作‘伏冲’。”林亿校语与日本仁和寺卷子本《太素》正合。“伏冲脉”与“太冲脉”是否为一脉,《太素》为何作“伏冲脉”?历来说法不一。笔者试予以探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天癸与月经产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调作用于子宫,使之定期藏泻的生理现象.《素问,上古天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此说明月经潮止与肾气盛衰,冲任盛通与否直接相关,然进一步推敲优可看出,月……  相似文献   

17.
浅谈肾主生殖与女性生殖内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玉 《西部中医药》2002,15(3):59-60
1肾藏精与生殖人从幼年开始,由于肾的精气逐渐充盛,随之出现齿更发长等变化;发育到青春时期,肾的精气充盛,发育完全,产生了“天癸”。于是女性就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性机能逐渐成熟,而有生殖的能力;待到老年,肾的精气渐衰,性机能和生殖能力随之减退而消失,形体也就逐渐衰老。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反映了人的生殖能力和生长发育及衰老的过程,主要是由肾的精气盛衰所决定的。肾藏精,而…  相似文献   

18.
<正>妇女的生理功能与肾气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脉的通盛,皆以肾气的盛衰为前提,若肾中水火不足而致阴阳失调,必然会导致妇女的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病。因此妇科病从肾论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兹就妇科经带胎产诸病及妇科杂病从肾论治的临床所得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不孕症是中医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笔者参照有关资料,结合治疗病例浅谈不孕症的辨证论治的一点认识。一、对不孕症机理的认识中医认为受孕与肾气及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清·陈修园《女科要旨》  相似文献   

20.
陈颐 《中医研究》2002,15(5):62-64,F003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这些证候常参差出现,发作次数和时间无规律性,病程短者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以至十数年不等。 祖国医学对此病没有系统的论述,而是分散在“崩漏”、“汗证”、“不寐”、“健忘”、“脏躁”、“骨痹”、“腰痛”、“骨痿”等病的论述中。尽管论述分散,但总的病机均围绕“肾虚”而言,这与妇女的生理特点有关,所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妇女的肾气由盛渐衰而至竭,冲任亏损,天癸渐绝,肾之阴阳失调。由于肾阴肾阳是机体阴阳之根,其一旦出现不足,必致全身脏腑经络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