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邬佐莉 《山西中医》1995,11(5):13-15
急性脑血管病356例舌象观察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邬佐莉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舌象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卒中,系脑部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意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死亡率及致...  相似文献   

2.
15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红 《江西中医药》1998,29(1):13-13
15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朱红(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人民医院台州318000)关键词急性中风舌象舌诊舌诊是中医望诊中的一种主要诊断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15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所选病例15...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舌象变化来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的预后及转归。方法:对230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进行系统舌象观察,并结合中国卒中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7、14、21天进行评分。结果: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进退、预后与舌象变化有密切关系。病情由轻转重,舌质则为淡、红、紫,舌苔为薄、厚、黄、腻,呈递增性改变;当病情由重转轻,则舌质、舌苔变化与之相反。结论:舌象变化对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病情进退、预后及转归方面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强的松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病综合征强的松治疗前后舌象变化及临床意义福建省立医院(350001)严晓华张雪梅邱志洁林笠英郑路我们就近5年我科收治的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经激素强的松标准治疗前后的舌诊征象变化做初步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20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8例,...  相似文献   

5.
60例精神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舌象观察太原精神病院(030045)李发明太原工业大学医院高志刚关键词精神病,舌诊笔者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详细观察了60例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舌象,并与60例正常人舌象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本院住院急性发...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1O8例荆沙市中医医院(434000)严光俊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疗法,标本兼治,舌脉与预后急性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笔者从1987年2月~1994年12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为主,必要时加用西药脱水、降压、利...  相似文献   

7.
9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诊法之一 ,是望诊的重要内容。近 2年来 ,笔者在临床上对 9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观察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性 5 7例 ,女性 39例。 4 0岁以下 1例 ,4 0~ 5 9岁 18例 ,6 0岁以上 77例 ,平均年龄 6 6 4岁。其中脑梗塞 85例 ,脑出血 8例 ,混合性脑卒中 3例。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第 2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 3次修订的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 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 1996年通过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 ] 。 96例住院病人均属急性中风 ,经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240例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40例舌象分析,认为舌诊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辨证的客观指标,且对观察疾病的顺逆,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并以现代医学观点讨论了舌象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镜面舌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占英  胡立新 《中国针灸》2003,23(3):167-167
笔者自1995年7月~2001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镜面舌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20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35~76岁。 舌红绛光莹者16例,舌淡白光莹者4例。病因:因长期感染和/或大剂量应用抗生素8例,急性脑血管病人甘露醇脱水治疗后7例,糖尿病合并并  相似文献   

10.
朱红 《中医研究》1997,10(2):35-36
15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浙江318000台州市椒江人民医院朱红主题词中风(中医)/分析舌象/分析近几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对156例急性中风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观察,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15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  相似文献   

11.
王斌  王凡  吴红金 《中医杂志》2003,44(10):773-774
目的:观察2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舌象变化,探讨SARS证候演变规律。方法:应用柯达(Easy Share LS系列)4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观察其动态变化;对21例确诊为SARS患者的舌象进行分析,观察10种主要临床症状;对21例SARS患者进行冠状病毒核酸及抗体检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舌象及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在卫、气、营(血)不同病理阶段的规律。结论:研究探讨舌象在SARS中的变化规律,对于阐明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舌针配合脊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脊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脑血管病后遗症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舌针配合脊髓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舌针配合脊髓针治疗脑血管病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118例中风急症的舌脉变化与头颅CT扫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书勤  赖真 《河南中医》1994,14(1):22-23
118例中风急症的舌脉变化与头颅CT扫描的分析高书勤,赖真深圳市人民医院(518003)主题词中风(中医)/诊断,诊断,鉴别,舌象,脉象,脑,CT/诊断应用我们自1993年1月以来,通过对118例急性脑血管病舌脉象与头颅CT扫描的观察,探讨其中关系及...  相似文献   

14.
徐向东  许翠玉  姚卫海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208-1210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前期筛查及有效干预可降低患者发病率,发病时及时诊断可为患者争取救治的有效时间,后期中药调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舌诊在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同时期及不同证型可表现出具有代表性的舌象特点,舌象特点与脑卒中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该类患者重要体征之一。目前,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途径,临床发现,脑卒中患者可出现舌象不对称的特点,利用该特点可辅助临床诊断,此类方法简单有效,识别度较高,操作性强,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内关穴治疗舌麻症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生宽 《中国针灸》1999,19(3):142-142
1临床资料共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脑血管病变后遗症出现舌麻症8例,高血压病中晚期出现舌麻症5例,面神经麻痹出现舌麻症15例。其中半身不遂后遗症伴有肢体麻木者,瘫痪肢已基本恢复,唯舌麻不除,语言不清;高血压病除舌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急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第3、7、10天采集舌象,进行舌诊。结果急性心衰患者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患者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者占35.48%,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者占65.52%。发病第3天,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4.52%;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者出现率明显升高,占67.74%;发病第10天时舌紫暗或绛紫者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29%。结论急性心衰患者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  相似文献   

17.
舌诊是中医临床检查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因此认真仔细观察舌象变化对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0例脑血管病急性期由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的舌象观察,发现脑出血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者居多,脑梗塞患者舌质淡红(白),舌体胖,苔薄白水滑者居多,即肝肾阴虚、肝阳暴张,阳升风动挟痰上蒙清窍所致者多为脑出血,治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清热化痰为主,而体质肥胖,嗜好烟酒,脾虚、气虚湿困,聚为痰浊、阻塞血脉或气虚血瘀,络脉不畅所致者多为脑梗塞.治宜益气活血,健脾化痰通络为主。  相似文献   

18.
梁家 《河南中医》2002,22(2):24-24
短缩舌系指舌体短缩 ,不能伸出口外 ,舌体失去灵活柔和 ,主见于危证。现就 1997~ 1998年 ,住院脑血栓患者中发现的 5 3例短缩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5 3例脑血栓患者 ,全部经脑CT证实。舌体短缩 3月以下恢复或可伸出口外者为急性 ,3月以上者为慢性。急性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即入组 ,慢性者入院时已存在 ,即开始列入观察对象。记录年龄、病程、舌象、精神和躯体症状以及短缩舌的处理、辨证治疗结果 ,观察 3月。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2 结果2 1 短缩舌的发生率短缩舌中 ,急性占 6 7.92 % (36 / 5 3) ;慢性占 32 .0…  相似文献   

19.
中枢性面舌瘫是由脑血管病、脑外伤等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口角歪斜 ,伸舌不居中 ,进食物存留于口腔内 ,流涎及言语不清等。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和心理障碍。笔者近几年来应用电针治疗中枢性面舌瘫患者 36例 ,治疗效果好 ,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住院和门诊患者 ,36例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2 2~ 65岁不等 ,其中脑血管病伴发中枢性面舌瘫 2 1例 ,年龄在 34~ 65岁之间 ,脑外伤伴发中枢性面舌瘫 1 5例 ,年龄在 2 2~ 34岁之间 ,脑血管病平均年龄为 49.5岁 ,脑外伤患者平均年龄为 2 8岁。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寝舌象的演变规律,据舌象的变化特点以掌握病情的发展规律,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急性心衰病人为研究对象,在发病3灭、7天、10灭进行临床资料采集。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同时由2位中医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病人进行舌诊。结果急性心袅舌象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第3天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出现率明显增加:到发病第7天时。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占70%:发病第10灭时舌苔黄厚腻或燥占35%,舌替薄黄、少苔或无苔占65%。发病第3天时,正是疾病的急性期,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明显增加占65%,发病第7天时舌红或淡红等出现率明显升高占70%;发病第10灭时舌紫暗或绛紫出现率又明显升高占61%。提示心衰患者痰浊血瘀随病情好转丽逐渐得到了改善,但气虚阴伤的出现率增加。结论舌象以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或燥转为舌红或淡红干苔薄黄、少苔或无苔或舌暗苔薄黄为主.多属病情好转,预后好;舌紫暗或绛紫苔黄厚腻燥不退或加重,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在心衰的治疗时,要中病即止,不可过用发汗利小便以免伤阴耗气。但临证时还要把舌象与其它情况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全面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