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hs-CRP和GM-CSF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和血清GM-CSF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Hcy和血清GM-CSF和hs-CR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血清GM-CSF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浆Hcy和血清GM-CSF和hs-C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cy可能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的改变,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血清GM-CSF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了甲亢和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甲亢和30例甲减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I、ks-C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甲亢患者血清IGF-I、k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甲减患者除hs-CR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外(P<0.01),血清IGF-I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外(P>0.05),血清IGF-I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甲亢和甲减患者血清IGF-I和k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分析对3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两周治疗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M-CSF、IL-8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判断疗效和预后观察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血清Hcy、FA和VitB12 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FA、VitB12含量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Hc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而FA、VitB1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P<0.01).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Hcy、FA和VitB12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了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8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变化的观察,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检测牙周病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NPY和IGF-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化学法对32例ACI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cy、NPY和IGF-I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ACI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Hcy、NP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IGF-I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周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IGF-I水平与Hcy、NPY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4015、-0.5514,P<0.01).结论:检测ACI患者血清Hcy、NPY和IGF-I水平对了解病情变化及观察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急性结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10、IL-1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免疫比浊法和酶联法对38例急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急性结膜炎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经2周的抗炎治疗后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结膜炎患者血清hs-CRP、IL-6、IL-10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临床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和血清SOD、IL-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2例CHF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BNP和血清SOD、IL-2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HF患者在治疗前血浆BN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SOD、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综合治疗2周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BNP水平与SOD、IL-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88、-0.6136,P<0.01).结论:血浆BNP和血清SOD、IL-2水平的变化参与了CHF患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46例COP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IL-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COPD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综合治疗后2周,除hs-CRP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外,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s-CRP、TNF-α、IL-6、IL-8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COPD的发病,其水平的检测对于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了小儿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CRP、IL-2、IL-6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肾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非常显著的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1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水平、hs-CRP、IL-6和GM-CS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678、-0.6014、-0.5926,P〈0.01)。结论:血清hs-CRP、IL-2、IL-6和GM-CSF在急性肾炎患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和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FA、VitB12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叶酸(FA)、VitB12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放免法测定FA和VitB12。对7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进行了血清hs—CRP和FA、YitB12水平的测定,并以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FA、VitB12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经治疗后一个月血清hs—CRP和FA、VitB12水平与正常人比较无且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FA、VitB12水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化学法对4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后1周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NO、NOS和GM-CSF水平的变化与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了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对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定,其中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进行了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经治疗后一个月血清hs-CRP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脂联素水平与正常人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疗效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比浊法对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冠脉病变患儿进行了血清hs-CRP、IL-6和GM-CS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hs-CRP、IL-6和GM-CS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组(P<0.01),且血清hs-CRP与IL-6、GM-CSF水平呈正相关(r=0.6012、0.5784,P<0.01)。结论:血清hs-CRP、IL-6和GM-CSF参与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全过程,监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系统治疗后3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M-CSF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预防和指导用药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了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hs-CRP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与梗死灶面积呈正相关(P<0.05),经治疗后一周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了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1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和GM-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组(P<0.01),而IL-2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