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介入治疗是防治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方法 ,主要包括密集套扎术 (DEVL)、标准套扎术 (CEVL)和硬化治疗(EVS)。本研究旨在评价单环密集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997年 2月~ 2 0 0 0年 10月进行 DEVL 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与前期应用 CEVL 和 EVS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 ,三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DEVL 组 42例 ,每例第一次治疗共套扎 9个~ 19个橡皮圈 ,2周后复查 ;CEVL 组3 8例 ,每次治疗套扎 4个~ 5个橡皮圈 ,每 2周治疗 1次 ;EVS组 2 5例 ,采用曲张静脉内注射法 ,每次注射 2条曲张静脉 ,每 …  相似文献   

2.
黄晓春  杨爽  陈洪梅 《中国药业》2013,22(15):83-84
目的探讨内镜下单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术中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肝硬化患者经胃镜下单环套扎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镜下采用单环结扎器行套扎术对食管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显著。术前患者及器械准备完善,术中医生、护士及患者的默契配合,以及熟练的内镜操作是提高结扎术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肝硬化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急诊内镜下硬化剂(1%聚桂醇)治疗出血停止后患者45例,分为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3例(治疗组)和不愿意接受套扎治疗22例(对照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分别观察疗效(本组资料仅有B级、C级的患者).结果 治疗组1年内B级患者无1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死亡1例;2年内B级患者有2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C级患者则有4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并死亡2例.对照组1年内B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死亡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次,死亡4例;2年内B级患者有8例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死亡仍是2例,C级患者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12例次,死亡6例.结论 套扎治疗最大限度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再出血或延缓了再次出血的时间,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单纯套扎治疗术比较,评价套扎与硬化联合治疗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食管静脉套扎治疗组50例,食管静脉套扎加硬化治疗组50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1年以上随访。通过分析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单纯套扎治疗组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58%,而套扎加硬化组患者在治疗后EV消失及明显减轻者占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单纯套扎治疗组再出血率为24%,食管静脉套扎加硬化治疗组再出血率为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单纯套扎治疗,套扎加硬化的治疗方法更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应用单一套扎治疗和套扎与硬化联合治疗不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6月—2006年11月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情况,随机分为单一套扎组30例,联合组38例。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消失率、急性止血成功率和随访1年再发出血率,发现联合组的静脉曲张消失率、急性止血成功率均高于单一套扎组,而再发出血率却低于单一套扎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与单一套扎治疗相比,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加硬化治疗出血的疗效高且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徐唯  宁俭  陆锐明  江杏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7):2675-2676,I0001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是目前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套扎治疗多以使用连环套扎法为主。而另一种可分离式单环尼龙圈套扎法,但因其使用的传统透明帽内壁光滑,使到放人透明帽内的尼龙圈套不能固定在透明帽底部,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尼龙圈在吸引过程中被推移项起,造成套扎失败,从而影响了尼龙圈套扎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镜套扎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内镜下套扎并联合注射黏合剂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下连续套扎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2例,及经过套扎术后诱发加重的16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联合内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套扎治疗者,平均每套扎2.3次,共进行174例次772处套扎,显效64例(69.5%),有效24例(26.2%),其中4例并发大出血失败(4.3%),总有效率(95.7%),16例患者分别于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第4~12周出现Ⅳ~Ⅴ级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17.4%),经联合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后静脉曲张消失,5个月后胃镜复查组织黏合剂完全排出,未再出血。结论内镜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显著,对套扎术后诱发加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联合镜下组织黏合剂注射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黄隽 《中国实用医药》2012,7(8):124-125
目的探讨在胃镜下采用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接受单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E)治疗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过一次套扎治疗发生近期出血5例,占7.81%;显效18例,占28.13%;减轻41例,占64.06%。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康复及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5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接受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门静脉血流及内径情况、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门静脉、脾门静脉血流、内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36.67%(11/30)较对照组10.00%(3/30)高(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16.67%(5/30)较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40.00%(12/30)低(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能调节患者门静脉血流变化,改善静脉曲张情况,减少再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e vaficeal figadon,EVL)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16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内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的治疗和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110例第1次套扎达到止血效果,止血率为94.8%;有4例第1次套扎术后再次出血,经再次套扎后,未再出血,发生率为3.4%;有2例第1次套扎术后再次出血,经再次套扎后,配合H:受体阻滞剂治疗未再出血,发生率为1.7%。套扎术治疗后2周,所有患者均按时复查,其中4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109例患者食管曲张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3例食管曲张静脉再出血者行了二次套扎治疗。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与硬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质量效果。方法将214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硬化剂组(EVS)和套扎组(EVL),分别进行硬化剂治疗与套扎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仿(P>0.05),再出血率EVS组为6%,EVL组为5%,急诊止血率EVS组为90%,EVL组为91%。EV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EVS组(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均有效,临床应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82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结果 对82例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予以内镜下套扎治疗后近期疗效显著(2~3周).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华 《现代临床医学》2018,44(3):190-191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的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选取83例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对照组41例予以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组42例予以内镜下套扎治疗,观察比较2组止血成功率及静脉曲张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各指标变化情况。止血成功率观察组为95.24%,对照组为92.68%,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曲张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量及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内镜下套扎疗法可有效改善食管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疗效显著,止血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4.
张旭  杨清峰 《淮海医药》2010,28(4):300-301
目的探讨采用胃镜套扎止血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7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胃镜检查,确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随后在胃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急诊、择期单次或多次套扎,其中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行胃镜下套扎术,20例进行择期胃镜下套扎术。结果2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中25例(92.6%)在术后2~3周复查胃镜,静脉曲张程度均明显减轻,部分患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急诊抢救及择期胃镜下套扎术止血成功率均在90%以上。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出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潘雪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26-122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肝硬化死亡的常见病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南美周Stiegmanny医生在1986年首次报道[1].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原理是在内镜下将橡皮圈直接套扎食管曲张静脉,使其狭窄坏死、静脉闭塞、局部形成纤维瘢痕,从而根除静脉曲张,达到止血和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黏膜硬化加固术对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纳入257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经套扎后曲张静脉消失的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黏膜加固术组(139例)和单纯套扎术组(118例)。通过定期随访24~60个月,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黏膜加固组静脉曲张复发率为43.9%,明显低于单纯套扎组(82.2%,P<0.05)。另外,黏膜加固术组行硬化加固治疗共达348次,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结论黏膜硬化加固术能有效降低套扎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是一种能提高远期疗效的内镜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下食管静脉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5.45%(42/44)。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1例(2.27%),为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后胸骨后疼痛39例,低热13例,早期再出血2例,早期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出血较快停止,无1例出现食管狭窄。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镜下应用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3年6月41例胃镜下套扎术治疗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显效26例,有效11例,无效4例;30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14例术后低热,8例近期再出血,其中6例第一次治疗后第3~12周出现再出血,3例术后并发大出血死亡。结论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44 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均行内镜下食管静脉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不良反应及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5.45%(42/44).随访1年中,患者复发1 例(2.27%),为合并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无死亡病例.治疗后胸骨后疼痛39 例,低热13 例,早期再出血2 例,早期再出血患者经治疗后出血较快停止,无1 例出现食管狭窄.结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内镜下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套扎术、硬化剂、药物治疗方法比较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套扎术组25例、硬化剂组25例、药物治疗组20例。结果套扎术组止血成功率、出血复发率、近期出血、远期出血均明显优于硬化剂组、药物治疗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