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血液透析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贫血,主要原因是肾单位损害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力下降[1].铁缺乏也参加了贫血的发生[2],同时造成患者对EPO治疗反应不足,因此,血透患者接受EPO治疗需常规补充铁剂[3],现将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治疗近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静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科莫非)治疗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铁缺乏和贫血的疗效。将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病人52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分别采用静脉滴注科莫非和口服维生素硫酸亚铁(福乃得),均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程6周。检测治疗前后铁状况、贫血及生化指标,监测不良反应。结果表明,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氢氧化铁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病人铁缺乏,纠正贫血,提高rHuEP0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远浩 《现代医院》2013,13(3):19-21
目的观察口服多糖铁复合物与静脉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48例,按入院顺序查表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各24例,总疗程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Fe)、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EPO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6、12周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比治疗前提高,但静脉组比口服组指标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PO用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但静脉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铁缺乏,有效改善贫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也是影响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自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于临床以来,肾性贫血的治疗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EPO的效果,其中最常见原因就是铁缺乏。但实际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由于口服补铁剂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明显,不能坚持长期治疗,本研究通过对两种补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分别联合应用大剂量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55例慢性肾功不全的血透患者,试验前检查每位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27例)和口服补铁组(28例),静脉补铁组予以氢氧化铁蔗糖复合物注射液100 mg每周一次,共10次;口服补铁组口服维铁控释片525 mg,每日2次,共10周。两组均予以EPO 10 000单位/周,皮下注射。4、8、10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试验结束时,静脉补铁组各项铁参数指标明显高于口服补铁组;静脉补铁组贫血改善较口服服补铁组好,两组Hb和Hct上升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使用EPO的同时,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同时,补充铁剂以纠正绝对性或相对性铁缺乏已得到广泛认同。为此,我们比较了静脉补铁(蔗糖铁)与口服补铁(琥珀酸亚铁)在短期内(10周)对肾性贫血患者贫血的纠正以及心功能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膜透析(CAPD)的患者48例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4例,两组均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120~150u/kg,3次/周,皮下注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100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3次/周;口服组应用琥珀亚酸铁口服,200mg/次,3次/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铁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明显(P<0.05),静脉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升高比口服组显著(P<0.01),贫血较口服组更容易纠正。静脉组未发现1例不良反应,口服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益气养阴方中药口服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皮下注射,对照组仅皮下注射rHuEPO,疗程为8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Hb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能够帮助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用蔗糖铁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肾性贫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28例)、口服补铁组(32例)和未补铁组(24例)。观察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疗效指标。结果8周后,静脉补铁组Hb水平及Hct、SI、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给予EPO治疗MHD患者贫血的同时给予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及不补铁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贫血及缺铁。  相似文献   

10.
冯要菊 《现代保健》2013,(10):39-40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推注蔗糖铁和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中重度肾性贫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静脉组(静脉推注蔗糖铁)与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两组均同时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共治疗12周,观察疗效、EPO用量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组总有效率为92.1%,口服组总有效率为8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用EPO的剂量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少,而静脉组减少明显(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口服组(P〈0.01)。结论:静脉推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增强EPO效应,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可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主要病因为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临床已证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能有效纠正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改善血透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案较多,最常用的方案是采用rHuEPO 80—120U/(kg·周),分2—3次皮下注射。而今国内已逐渐接受使用大剂量rHuEPO(1万U皮下注射,1次/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朱军涛 《现代养生》2014,(20):64-65
目的:比较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口服与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贫血的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随机分组,对照组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实验组联合静脉铁剂治疗。对比两组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更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铁静脉注射治疗尿毒症致肾性贫血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速立菲200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右旋糖酐铁100 mg,每周1次,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0周,并同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9 000U/周。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但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FT)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Hb、Hct、TSAT、F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01)。两组治疗后的Hb、Hct、TSAT、FT对比,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01)。结论静脉注射铁剂能有效补充EPO治疗中所需要的铁储备,疗效优于口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口服组另给予右旋糖酐铁片口服,静脉组给予蔗糖铁注射液 0.9%氯化钠静脉滴注。发现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球压积、网织红细胞,以及血清转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改善,不同时期静脉组优于口服组。可见,静脉补铁效果好于口服。  相似文献   

15.
潘爱萍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884-1885
目的检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伴肾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0例CRF伴肾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健康对照者(肾功能正常且无贫血)血清中EPO、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b、RBC和HCT水平。结果经治疗后患者EPO水平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RBC和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F伴肾性贫血患者EPO含量增高,经过治疗,EPO水平虽有下降,但仍然高于正常值,可见EPO与CRF伴肾性贫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透析前贫血的疗效。方法40个贫血(HB〈11g/dl)的中度CKF糖尿病患者,经静脉给予蔗糖铁,每月200mg铁治疗一年。结果静脉铁补充后39%的患者达到10g/dl血红蛋白靶目标。血清铁明显增加,血清铁蛋白增加,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没有明显的副作用。结论没有进行EPO治疗,透析前静脉铁治疗可以改善贫血,约1/3的糖尿病透析前患者可避免EPO或者输血治疗,对于透析前CRF的糖尿病患者静脉铁治疗是一个有效的,安全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静脉和口服铁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淮阴区刘老庄中心卫生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参与本项研究,将受试者根据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各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再次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  相似文献   

18.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时产生的贫血,主要多为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原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减少。EPO是由肾组织分泌的,慢性肾病患者EPO分泌减少,同时,骨髓造血组织对EPO的反应低于正常。为探讨红细胞在肾性贫血中的意义,我们对50例肾性贫血不同期外周血红细胞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我们以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致。肾性贫血77例,并以静脉铁剂治疗的77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继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96-3196
目的 观察研究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贫血患者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蔗糖铁治疗,实验组给予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到90.0%,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贫血的疗效更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