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使用鼻窦炎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窦炎专用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中文版评价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生存质量(QOL),探讨药物治疗对患者QOL的影响。 方法 收集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药物联合治疗12周,每4周进行一次VAS评分及SNOT-20评分。另收集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一次相同的评分。分析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患者VAS评分、SNOT-20评分的变化及与对照组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8.39,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3,P<0.01)。实验组VAS、CT评分于治疗后5个症状占比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VAS、CT评分也有所下降。实验组治疗前后及停药后SNOT-20评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93,P<0.01)。实验组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SNOT-20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3,P<0.01)。实验组于治疗后各症状占比人数分别有所下降,每种症状的SNOT-20评分也有所下降。 结论 药物治疗作为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QOL,但长期小剂量使用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血浆1-3-β-D葡聚糖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鼻窦炎手术的患者,依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观察组(真菌性鼻窦炎)及对照组(细菌性鼻窦炎)。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1-3-β-D葡聚糖、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改变。 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3例,其中观察组41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前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术前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PCT(t=0.701, P=0.002)及CRP(t=0.846, P=0.002)均呈现显著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当1-3-β-D葡聚糖取值为12.0 pg/mL时对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95.12%,优于PCT及CPR。 结论 1-3-β-D葡聚糖对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较为可靠,有望成为辅助术前诊断的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调miR-200b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培养人喉癌Hep-2细胞,随机分为miR-200b模拟物组、miR-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miR-200b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miR-对照序列组相比,miR-200b模拟物组细胞中miR-200b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766, P<0.001);与空白对照组[(0.22±0.05)、(0.45±0.07)、(0.59±0.06)、(0.72±0.08)和(0.85±0.07)]和miR-对照序列组[(0.24±0.06)、(0.46±0.08)、(0.61±0.07)、(0.70±0.05)和(0.84±0.06)]相比,miR-200b模拟物组细胞24、48、72、96 h时吸光度A值[(0.21±0.04)、(0.29±0.06)、(0.40±0.04)、(0.53±0.07)和(0.58±0.05)]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0.134, P=0.876; F=6.449, P=0.010; F=37.299, P<0.001; F=5.352, P=0.018; F=29.921, P<0.001);与空白对照组[(140.2±2.3)、(127.9±6.0)]和miR-对照序列组[(141.0±1.2)、(130.4±7.4)]相比,miR-200b模拟物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98.5±2.4)、(90.9±2.8)]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5.523, P<0.001; F=88.859, P<0.001);与空白对照组[(0.35±0.07)、(0.54±0.10)、(0.76±0.12)]和miR-对照序列组[(0.24±0.03)、(0.60±0.14)、(0.65±0.24)]相比,miR-200b模拟物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0.54±0.14)升高,而N-cadherin、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0.31±0.10)、(0.35±0.06)]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287, P<0.001; F=10.083, P=0.002; F=10.434, P=0.001)。 结论 上调喉癌细胞中miR-200b基因表达可减少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MiR-150在鼻咽癌侧群(SP)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调控靶基因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方法 采用SYBR Green 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iR-150及Nanog在鼻咽癌侧群细胞和非侧群(NSP)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瞬时转染miR-150 inhibitor 至SP细胞、miR-150 mimic至NSP细胞中,western blotting检测Nanog的表达情况;进一步通过CCK-8实验、Transwall实验检测鼻咽癌侧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数据处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150在SP细胞(0.99±0.05)较NSP细胞(0.59±0.02)中表达水平升高(t=8.06, P<0.000 1),Nanog在鼻咽癌SP细胞(0.99±0.47)较NSP 细胞(0.49±0.05)表达升高(t=7.5, P<0.000 1);SP细胞转染MiR-150 inhibitor(0.46±0.03)较对照组(1.01±0.07)Nanog表达下调(t=6.85, P=0.000 5)、CCK-8实验示增殖受抑制、Transwell侵袭实验示侵袭能力减弱(114.40±5.14 vs 57.30±4.29, t=8.5, P<0.000 1);NSP细胞转染MiR-150 mimic(1.01±0.06)组较对照组(0.48±0.04)Nanog表达上调(t=6.16, P=0.000 8),增殖及侵袭能力增强。 结论 鼻咽癌SP细胞中MiR-150与Nanog呈高表达,MiR-150可通过调控靶基因Nanog促进鼻咽癌侧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散瞳对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角膜前后表面Km和散光等眼前节参数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患者22例(25眼),术前1~2 d及术后1~2 d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术眼散瞳,散瞳前及散瞳后30 min使用Pentacam HR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眼前节参数。 结果 术前,散瞳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2.71±0.56)mm和(2.79±0.53)mm(t=-4.246;P< 0.001);术后,散瞳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3.60±0.98)mm和(4.45±0.35)mm(t=-4.473;P< 0.001),前房容积分别为(146.9±37.1)mm3和(163.3±33.9)mm3(t=-3.633;P= 0.001)。 结论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白内障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及白内障术后前房容积的测量值较大,可能会引起IOL计算误差,应于小瞳下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的有效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连续性非对照的临床病例分析。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RVO继发ME 30例30眼,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继发的ME 9例9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继发的ME 21例21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3次,随访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 CMT)。 结果 BRVO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77±0.24)logMAR、(0.27±0.19)logMAR,CMT分别为(596.8±139.6)μm、(272.6±29.2)μm,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483, P<0.05; t=7.189, P<0.05);CRVO患眼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BCVA分别为(0.87±0.55)logMAR、(0.43±0.2)logMAR,CMT分别为(647.3±163.6)μm、(393.1±121.5)μm,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288, P<0.05; t=7.189, P<0.05)。 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是一种治疗RVO继发ME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CRSwNP患者136例,随机分为ERAS组70例,对照组66例,两组均接受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加鼻窦开放手术,ERAS组患者行术前宣教、围手术期气道评估干预、缩短禁食时间、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按时镇痛等一系列优化措施;对照组行传统的围术期处理。比较两组术前肺功能异常可耐受手术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24 h鼻腔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 结果 ERAS组、对照组术前肺功能异常患者可耐受手术率分别为93.3%、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4, P=0.165); ERAS组患者术后鼻部疼痛、鼻塞、头痛、眼部胀痛、流泪、耳闷和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01); ERAS组术后24 h内出血量为5.7(3.0,10.3)mL,对照组为7.2(5.0,13.2)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913, P=0.361)。平均住院日ERAS组、对照组分别为(4.6±0.8)、(7.5±1.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79, P<0.001);术后住院日ERAS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1±0.5)、(3.8±0.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 P<0.001)。 结论 将ERAS理念贯穿于CRSwNP患者围手术期将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鼻息肉细胞中的表达和意义。 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7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列为观察组(CRSwNP组),35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作为对照组(CRSsNP组)。 结果 CRSwNP组患者血清中TNF-α(t=16.7,P<0.001)、IL-5(t=13.81,P<0.001)和IL-8(t=8.642,P<0.00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oltting检测结果表明,在CRSwNP组中ERK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ERK5蛋白表达水平(灰度比1.21±0.16 vs 0.36±0.04,P<0.01,n=37);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CRSwNP组患者ERK5蛋白表达与TNF-α(r=0.521,P=0.001)及IL-8(r=0.479,P=0.003)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ERK5蛋白在CRSwNP患者中高水平表达,且与TNF-α及IL-8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效果。 方法 前瞻性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4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ERAS组给予ERAS方案。比较两组术后鼻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15(QoR-15)评分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ERAS组术后24 h、48 h鼻部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1,3)分和1(1,1.75)分,均低于常规组5(4.25,6.75)分和3(2.25,4)分(均P<0.001)。ERAS组术后住院时间为2(2,2)d,比常规组为4(4,5)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00,P<0.001)。术前ERAS组和常规组QoR-15评分分别为(141.6±3.5)分和(141.9±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P=0.760)。术后24 h、48 h ERAS组QoR-15评分为(138.8±3.8)分和(141.8±2.9)分,均高于常规组(103.5±8.5)分和(126.2±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41,P<0.001;t=7.689,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548)。 结论 ERAS方案用于鼻中隔偏曲围手术期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梅尼埃病患者的耳鸣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2012年8月~2016年8月诊治的69例梅尼埃病患者,收集每位患者的纯音听阈、耳鸣患侧、持续时间、睡眠质量,采用耳鸣残障量表(THI)、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中文版)评分。 结果 (1) 耳鸣主调频率为低频者31例,中频15例,高频23例。耳鸣响度<10 dB(SL)、10~14 dB(SL)、≥15 dB(SL)分别为41例、18例、10例;持续性耳鸣患者60例,间歇性耳鸣9例;一侧耳鸣患者58例,双侧耳鸣患者11例;(2) 伴有持续性耳鸣(t=3.099,P=0.008),睡眠质量较差(t=2.987, P=0.012),耳鸣响度较大(F=3.356,P=0.013)的患者其THI评分高于间断性耳鸣、睡眠质量较好、耳鸣响度较小的患者;(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耳鸣发作频率、病程、平均听阈与DHI评分呈正相关。 结论 梅尼埃病患者伴随的耳鸣特点主要为持续低频性耳鸣。耳鸣的严重程度与耳鸣的响度、持续时间、睡眠质量有关。梅尼埃病患者性别、年龄、耳侧、双温试验对DHI评分无影响,但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平均听阈均为影响评分的主要因素,发作频率越高的患者,其眩晕感觉越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强化自我护理对喉镜辅助声带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嗓音及心理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受喉镜辅助声带息肉切除术治疗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予以强化自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嗓音恢复情况,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数字分级法(NRS)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分变化。 结果 研究组基频微扰、振幅围绕、自主发音能力比对照组低(t分别为5.181、3.355、11.017,P分别为0.001、<0.001、<0.001),而声音障碍指数比对照组高(t=4.550, P<0.001)。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比干预前低(t分别为15.0698.539, P均<0.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t=6.935, P<0.001)。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NRS评分比干预前低(t分别为4.7882.535, P均<0.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t=2.548, P=0.013)。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QOL评分比干预前高(t分别为7.2922.671, P分别为0.000、0.009),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t=4.698, P<0.001)。 结论 强化自我护理有助于喉镜辅助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嗓音的恢复,同时降低HAMA、NRS评分,提高QOL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中鼻甲功能性部分切除对于有中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疗效。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依中鼻甲有无病变及是否行中鼻甲切除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两组手术时间、疗效、中鼻甲粘连和术后主观症状评分。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0.53±6.25)min、对照组为(58.11±6.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5, P<0.001);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其中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8.95%(30/38),观察组为81.58%(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鼻甲粘连率2=4.155, P=0.042)和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 P=0.031)。 结论 对有中鼻甲病变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时行功能性部分中鼻甲切除,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中鼻甲粘连率、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统一标准的视神经夹在相同钳夹时间下对家猫视神经进行损伤实验,观察视神经部分损伤后家猫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建立标准化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家猫动物模型。 方法 共有10只健康的成年家猫,每只家猫的右眼为实验眼(视神经损伤),左眼为对照眼(正常)。家猫的右眼损伤眼均以统一标准的视神经夹钳夹视神经30 s,制成家猫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在实验眼损伤后1 h、3 d、1周、2周、4周时分别进行实验眼和对照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主波P100的波峰潜时和波幅,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家猫正常对照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稳定,随时间延长均无明显变化。损伤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主波P100的波峰潜时、波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8, P=0.19; F=1.63, P=0.15);实验组中损伤后1 h分别与损伤后3 d、1周、2周、4周各组间波峰潜时及波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38, P=0.008 7; F=4.38, P =0.027);损伤后3 d与损伤后1周、2周、4周各组间波峰潜时及波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49, P=0.019; F=3.97, P=0.036);损伤后1周与损伤后2周、4周各组间波峰潜时及波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02, P=0.011; F=3.37, P=0.041)。损伤后2周内 P100波峰潜时逐渐延长,波幅逐渐降低,2周以后趋于稳定,损伤后2周与损伤后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4, P=0.11; F=2.01, P=0.12)。 结论 应用统一标准的的视神经夹可以成功建立标准化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家猫动物模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确定标准化家猫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客观评价指标,成功的视神经损伤家猫动物模型表现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主波P100的波峰潜时延长及波幅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 收集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47例为实验组,并以上颌窦囊肿患者21例为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平均光密度值,及两者之间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16.97±7.35 μg/L)低于对照组患者(22.07±11.6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组织中TGF-β1平均光密度值(0.052 4±0.019 1)高于对照组患者(0.041 0±0.014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CRSwNP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R2=0.204,∣R∣=0.452,P=0.019)。 结论 CRSwNP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而鼻息肉组织中TGF-β1表达升高,并且二者在CRSwNP中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调节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 收集63例从未有屈光矫正史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作为屈光参差组,两眼间屈光参数无明显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综合验光仪测量患者的单双眼负相对调节、调节反应、正相对调节、调节灵活度、调节幅度并散瞳验光,分析两组间调节相关参数的差异。 结果 屈光参差组患者共34例,高度数眼PRA值为-2.10±0.88,低度数眼为-2.4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调节反应值为+0.51±0.42,低度数眼为+0.35±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P<0.05);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调节灵活度值为4.47±2.38,低度数眼为5.5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屈光参差组高度数眼NRA值为+2.21±0.28,低度数眼为+2.21±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3,P>0.05)。对照组患者共29例,双眼间NRA、BCC、PRA、调节灵活度值均无统计学差异(NRA:Z=-0.42,P>0.05)、(BCC:Z=-0.95,P>0.05)、(PRA:Z=-1.37,P>0.05)、(调节灵活度:Z=-0.04,P>0.05)。屈光参差组双眼NRA值+2.39±1.58高于对照组+2.24±0.31(Z=-2.54,P<0.01),双眼PRA值-2.00±0.81高于对照组-2.49±0.72(Z=-2.31,P<0.05);屈光参差组调节反应值+0.38±0.30与对照组+0.41±0.30无统计学差异(Z=-0.58,P>0.05),双眼调节灵活度值4.57±2.50与对照组4.59±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4,P>0.05)结论 近视性屈光参差会引起患者双眼间调节参数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对症状性咽喉反流(LPR)患者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影响。 方法 将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等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诉的229例LPR初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14C呼气试验将所有LPR患者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并分别给予HP根除治疗(三联疗法)与抑酸治疗。所有患者在初诊及治疗后复诊时均收集唾液样本(HP阳性者复诊时复查14C呼气试验),并比较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 RFS)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变化。 结果 HP阳性的LPR患者其RSI及RFS总分与HP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11.00 vs 9.00, P=0.077; 8.50 vs 9.00, P=0.415),但HP阳性者其声嘶(P=0.005)、烦人的咳嗽(P=0.016)等症状评分,声带水肿(P=0.002)体征评分及唾液胃蛋白酶浓度显著高于HP阴性者(94.90 μg/mL vs 45.28 μg/mL, P<0.001),且治疗后HP阳性的LPR患者RSI和RFS评分唾液胃蛋白酶浓度的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HP阴性者(P=0.012,P=0.019,P=0.013,P=0.027)。 结论 HP感染的LPR患者应用HP根除治疗后部分症状、体征评分和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均显著下降,提示HP感染在LPR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日常生活可遇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对豚鼠耳蜗带状体突触的损失和恢复,以及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方法 对豚鼠行95 dB声压级白噪声环境下4 h/d暴露,连续暴露7 d,于噪声后1 d、1周、1个月分组行听力学检查,并与对照组动物比较(每组10只),以免疫荧光法双标法对突触前膜Ctbp2和突触后膜PSD95进行标记并计数。 结果 长时程、低强度噪声暴露后听觉脑干诱发电位阈值提高(P<0.05),豚鼠内毛细胞排布形态数量均无明显改变,但内毛细胞带状突触数量有明显减少(P<0.05)并有不完全恢复。 结论 “安全剂量”低强度噪声多次暴露后可造成可逆听觉阈值升高,伴随内毛细胞带状体突触的明显减少和不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品管圈出院计划管理对耳畸形再造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耳畸形再造术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107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于全麻下行耳畸形再造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出院计划管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品管圈的出院计划管理,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情况。 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再造耳郭优良率分别为100%(57/57)、88.0%(44/50),观察组再造耳郭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7.246, P=0.007)。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57)、20.0%(10/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275, P=0.007)。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0.76±0.22)、(1.72±0.4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3, 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睡眠评分分别为(6.49±2.85)、(9.19±3.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2, P=0.014)。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积极性、责任心等均明显提高,可运用品管圈活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 基于品管圈的出院计划管理能促进耳畸形再造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疼痛与睡眠障碍症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儿茶素抑制卵清蛋白(OVA)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炎症反应的机制。 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VA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儿茶素低、中和高剂量组(用50、100和200 mg/kg的儿茶素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小鼠)和氯雷他定(2 mg/kg氯雷他定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小鼠)组,每组10只。治疗后对各组小鼠进行症状评分。使用苏木精-伊红、Giemsa、Periodic acid-Schiff和甲苯胺蓝对鼻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鼻腔灌洗液(NALF)中的Th1相关细胞因子(TNF-γ和IL-12)、Th2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水平。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和IgG1。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鼻黏膜组织中NF-κB p65、nucleus-NF-κB p65、STAT3、p-STAT3和ROR-γt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的症状评分明显降低(F=13.245,P<0.001);儿茶素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了鼻黏膜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F=15.462,P<0.001);儿茶素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了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E和IgG1的水平(F=21.544,P<0.001)。各组小鼠NALF中Th1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无变化(TNF-γ:F=0.753,P=0.600;IL-12:F=0.846,P=0.519)。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了小鼠NALF中Th2(TNF-α:F=11.100,P<0.001;IL-1β:F=12.554,P<0.001;IL-6:F=17.853,P<0.001)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IL-17A:F=28.139,P<0.001)。与模型组相比,儿茶素治疗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了小鼠鼻黏膜组织中nucleus-NF-κB p65(F=17.573,P<0.001)、ROR-γt(F=26.463,P<0.001)和p-STAT3的水平(F=17.859,P<0.001)。 结论 儿茶素在OVA诱导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中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儿茶素的抗炎机制与纠正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抑制Th17反应、抑制NF-κB和ROR-γt/ STAT3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采用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AR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喷雾剂治疗,60 μg,每侧1次,每日早晚1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早晚各采用100 mL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每侧早晚各冲洗1次,冲洗后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的FeNO、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平静呼气肺活量(VC%)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水平分别为(750.2±89.4)×10-10mol/L、(816.3±92.7)×10-10mol/L,两组Fe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6, P<0.001)。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PEF%、VC%水平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3.2074.2112.7803.272, P分别为0.002、<0.001、0.006、0.001)。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RQLQ评分分别为(29.0±6.4)、(34.4±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0, P<0.001)。 结论 采用鼻腔冲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AR能降低患者FeNO,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