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和调强放疗技术(IMRT)中模拟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60例肿瘤患者,应用诊断用64排螺旋CT机进行模拟定位扫描,图像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TPS)工作站,设计放疗计划、确认后在X线模拟机下移治疗中心,治疗前在加速器治疗机复位并拍验证片验证后实施治疗.同时将移中心后第一次拍摄的前野(0°)和侧野(90°)图像保存在计算机上,治疗后每周复位校野.放疗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照射野验证片及治疗期间每周在模拟机下复位校野图像与三维TPS的数字影像重建技术(DRR)图像进行比较,头颈部误差<3 mm,体部误差<4 mm.60例患者中20例完全缓解,32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总有效率为86.7% (52/60),放疗期间未见Ⅲ-Ⅳ级毒副反应.结论 在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中,利用诊断用多排螺旋CT模拟定位,同样能够提供精确定位,取得精确放疗的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单的双曲线方程可精确地给出照射野从4(cm)×4(cm)到35(cm)×35(cm)的输出量,在250kup-8 Meu范围内精度优于+/-0.2%。并且在30cm深度以内所给出的深度剂量表,其误差为+/-0.2%。方程为:y=Y(0)-c/(x(0)+X)。这里,y=输出量,X=方野边长,通过测量三组不同野的输出量,就可得出Y(0),X(0),C的值。在以上关系式的基础上,笔者在IBM-PB/XT微机上用BASIC语言编辑的实用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在低场强MRI的影像表现。方法应用GE0.2T永磁共振机,对于3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别进行扫描。结果低场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灵敏度较高。结论低场强MRI是临床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重要、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对人卵母细胞交叉频率、分布了解较少,而且得不到可靠的女性交叉图,这些均阻碍人们对X染色体遗传长度的研究。最近,作者应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克服了这一障碍。在X染色体,特别  相似文献   

5.
射野输出因子,简称野因子,是放射治疗中重要的剂数学参量。引入野因子后,使临床的表格制作和剂量计算大为简化。野因子定义为水模中该野与参考野在PDD归一深度处,射束中心轴线上的剂量率之比。通常,PDD的归一深度选在水模中的最大剂量深度dm,参考野选用10_(cm)×10_(cm)正方野。国内曾有人对正方野的野因子进行过研究,给出了计算方野野因子的经验公式。但是,对矩形野,此公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对于矩形野,以往的作法是通过一系列测量,绘出野因子分区图供临床应用。近似地认为在同一区域内野因子相等。这种方法的缺点之一是测量的工作量太大;另一种更为粗略的方法,是把PDD计算中等效方野的概念用于野因子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缺点是误差较大。由于它们都只能给出规律性不明显的大量离散数据,不便于放疗剂量电算化。本文建立的方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以理论计算为依据,简便、准确,克服了以往方法的缺点,较好解决了野因子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在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中的图像质量,监测相应辐射剂量,比较两种X线机在CR摄影中的适用性。方法使用工频X线机和中频X线机摄取2~3岁小儿胸片共28例,分析图像质量,监测辐射剂量;并对两种X线机高压输出及IP对X线吸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同工频X线机相比,中频X线机更易获得优质图像,且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在CR应用中,中频X线机比工频X线机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已成为临床检测早期无症状隐匿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评价数字乳腺机性能的量子探测效率(DQE)检测方法,是国内外临床医学界和医学影像检测部门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针对相对成熟的IEC62220-1标准不适用于辐射剂量小、辐射野小的数字乳腺机DQE检测的问题,本文较深入地研究了基于IEC62220-1-2标准的数字乳腺机DQE检测方法和具体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并将该DQE检测手段实施于辽宁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受检产品某公司生产的乳腺机,得到了相应的DQE测试结果,最后,本文讨论了数字化乳腺成像系统量子探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T4 BSA联结物免疫BALB/c小鼠 ,通过杂交瘤技术 ,获得 4株稳定分泌高特异性抗T4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 ,并制取到含高效价单克隆抗体的腹水。放免分析结果显示 ,所得的 4株单抗对T4均表现高亲和性和高特异性 :Ka>10 8L/Mol,与T2交叉反应未测出 ,与T3交叉反应 <0 4 0 % ,与rT3交叉反应为 <0 2 2 %。采用T4 10D11株单抗替代多抗应用于放免药盒 (RIA )与商品药盒进行比较 ,同时测定 96例临床血样 ,结果表明 ,两者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 (Y =1 12X 3 15 ,r=0 985 0 ) ,为这些单抗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系统生物学—系统医学生物学—基因组医学—X“Omic”SystemsBiology—SystemsMedicalBiology—GenomicMedicine—X“Omic”  系统生物学 (SystemsBiology)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后新兴的生物生命科学的交叉新学科 ,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生物体 ,主要目的是揭示生命及其活动的本质、规律 .系统生物学代表 2 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 ,在医学应用上 ,系统生物学代表新一代医药开发和疾病防治的新方向 .系统医学生物学 (SystemsMedicalBiology)是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主要系统研究人体的生命现象、本质、疾病的发生发展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小面颈联合野与后颈区电子射线野衔接方法的改进.方法 分别用传统的定位方法和双等中心定位方法进行鼻咽癌小面颈联合野及后颈区电子射线野的定位、摄片、靶区勾画,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双等中心定位法,操作简单,同时应用儿何学原理,准确矫正距离,使定位更精确,误差小,大约在0.5mm以内.该定位法使鼻咽癌小面颈联合野与后颈区电子射线野衔接良好.与传统的定位方法相比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双等中心定位方法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射野衔接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加速器辐射野与灯光野一致性测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Varian 600CD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6MV X射线能量,使用水平尺,确认机架位于0°,准直器0°,提前校准照射野中心和投影十字线,将厂家自带的金属点十字影子板插在加速器机头上,金属点十字影子板上两金点之间在SSD=100cm处的投影距离为1cm,调整机头十字线与金属十字线投影重合;打开EPID测量板,在SSD=100cm条件下,灯光野分别开到标准野(10×10)cm,(15×15)cm,(20×20)cm,(25×25)cm,剂量率100MU/M,曝光5MU;得到各标准野的辐射野,两金属点之间标准距离1cm,使用测量软件分别分别测量辐射野各方向距离。结果:辐射野各方向偏差较小,均小于±2mm。结论:EPID射野影像检测方式适合于临床质控检验,可用于加速器辐射野与灯光野一致性的质控测量,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中央型肺癌肿块位移的影响因素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模拟定位机观察呼吸动度,探索肺癌实体瘤位移的影响因素,为中央型肺癌靶区勾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X线模拟定位机透视肿块的运动,应用ViewletCam软件和Photoshop软件处理图像,测量患侧膈肌、体表标记物、实体瘤中心点的移动幅度。分析肿瘤中心点的位移与患侧膈肌、体表标记物、肺活量、呼吸周期及肿瘤最大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肿瘤中心点的位移在X轴上,仅有6例可以测量,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Y轴上的移动幅度是(0.84±0.44)cm,得到回归方程:Y=-0.228+0.45X1+0.139X2(X1为患侧膈肌,X2为呼吸周期);在Z轴上是(0.25±0.18)cm,得到回归方程:Z=1.136X(X为体表标记物)。结论:应用X线模拟定位机、Photoshop软件和ViewletCam软件,以GTV代替CTV,精确地测量了肿瘤中心点的移动幅度,并建立Y轴、Z轴上的线性回归方程,为勾画ITV提供一种简单而且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特征,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8例经临床检验证实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结果病灶累及单个肺野5例,两个肺野10例,两侧全肺野13例。治疗后复查,大部分病例经单纯抗结核治疗,不能有效遏制病灶的进展。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X线表现病变范围广、发病部位无规律、类型不典型,还具有反复性、变化快,常合并有其它机遇性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中,照射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剂量随照射野的变化而变化。非标准野对标准野(10×10cm)的转换系数称为转换系数。一般,此系数由实验测定。本文给出一个射野转换系数的经验公式,既减轻测量工作量,又可获得任意野的转换系数,为临床提供了方便。公式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使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对移植物进行固定,术前、术后观察患者的症状,膝关节活动度、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按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未出现深静脉血栓或感染.术后随访6~18个月,膝关节屈曲平均130°,伸直0°;21例患者均无打软腿现象.前抽屉试验20例阴性,1例阳性(Ⅰ°).Lachman试验20例阴性,1例阳性.轴移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48.3±4.6)分提高至(84.7±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一种方法,具有手术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费用较低、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文章报告了在关节照相时,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对112例病人的膝交叉韧带的描画。为了显示两个交叉韧带的全长,本文采用了一些特殊的位置。在这些检查中,由于技术上的种种原因,有6.2%的例子不可能可靠地显示膝交叉韧带。本文陈述了用电子计算机处理的 X 线横断断层关节照相术(CT arthrography)显示正常的交叉韧带,并将可得的一些正常值制成表格。新近的膝交叉韧带损伤很少用 CT 关节照相术检查,因其临床症状多  相似文献   

17.
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术前简易X线定位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简易X线定位方法对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普通钼靶乳腺机上应用简易X线定位法,对31例乳腺隐匿性可疑病变进行病灶切除术前定位.结果 30例一次定位成功,1例二次定位成功,定位满意度96.8%,病灶切除率为100%.结论 简易X线定位方法可以指导临床准确切除病灶,并且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创伤性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能X射线照射野内任一点的剂量可由主射束在该点的吸收剂量与周围组织对该点的散射剂量叠加而成。并可应用肿瘤最大比TMR(D,W_D)来描述剂量的分布情况。 TMR(D,W_D)=TMR(D,O)+sum from λ=1 to N SMR(D,R_i)(Δθ)/(2π)G_i W_D为深度D处射野面积,R为散射半径,N=2π/Δθ G取+1或-1。表达式中第一项TMR(D,O)表示“零面积野”(即主射束)的组织最大比,第二项SMR(D,R_i)为散射最大比表示来源于周围组织散射的贡献,如果能对这二个物理量给以数学  相似文献   

19.
正交电子野和光子野衔接区域,一定会有剂量热点和冷点出现,剂量分布不均匀程度与治疗机的物理参数直接相关.本文通过测量了Elekta Precise 治疗机和Elekta Synergy 治疗机X射线和电子线的部分剂量学参数,对正交电子束和X(γ)射线照射野的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用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方法来降低剂量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比较了不同治疗机条件下衔接区域内的剂量分布.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未扩展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还是在扩展了光子野半影的情况下,与使用Elekta Precise 治疗机相比,使用光子射野半影较小的Elekta Synergy 治疗机,电子野与光子野衔接区域内的剂量不均匀程度更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远外侧锁孔入路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Stryker神经导航系统,在建立术前导航资料后,对远外侧锁孔入路研究中与临床应用关系紧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结果:(1)神经导航可辅助确定远外侧锁孔入路切口的起始点定位;(2)神经导航可精确测量显露解剖结构的最大长度、术野侧方显露角度以及岩斜区的术野显露面积等.结论:神经导航在远外侧锁孔入路的解剖研究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