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平素体健。在跳伞动作地面训练开始约40 d后,左侧腹股沟区无明显原因地出现一肿块,呈椭圆形,有时进入阴囊,无明显不适感觉,常在训练强度较大时出现,平卧或休息时消失,既往无类似病史。半个月后,在连续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男,57岁,哈萨克族。左侧阴囊进行性增大2年,平卧不消失,近期感阴囊明显增大,囊性感,可触及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查体:左侧阴囊可触及5.3 cm×4.2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18岁 ,义务兵 ,平素体健。在地面跳伞训练 40d后 ,左腹股沟区无明显原因地出现一肿块 ,呈椭圆形 ,有时进入阴囊 ,无明显不适感觉。常在训练强度较大时出现 ,平卧或休息时消失 ,无类似病史。半个月后 ,在连续大强度跳离飞机和着陆动作训练时 ,肿块突然增大 ,伴有明显疼痛 ,平卧休息和用手推送肿块不能回纳 ,肿块紧张发硬 ,并伴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等 ,逐步加重。经检查 ,初步诊断为左腹股沟嵌顿疝 ,肌注哌替啶 10 0mg ,手法复位失败 ,随紧急手术治疗。术后 10d痊愈出院。2 讨 论地面跳伞训练强度大 ,动作单调 ,…  相似文献   

4.
张巍  孟强 《武警医学》2001,12(12):756-756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 ,2 0岁 ,未婚。自述 1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阴囊内肿物 ,无发热 ,局部有下坠感伴有疼痛 ,影响日常工作与训练。查体 :右阴囊外观明显曲张下坠 ,触及睾丸附睾正常 ,位于睾丸附睾与精索段有一大小为2 5cm× 2 5cm的软体样包块肿物 ,压痛 ,透光试验阴性 ,平卧后不能自行消失。临床以右侧阴囊肿物收住院。2 超声提示 右侧睾丸下方近附睾尾可见一大小约 3 1cm× 2 6cm× 2 5cm的肿物 ,形态不规则 ,无明显边界 ,无明显包膜 ,其内呈蜂窝样不均质的低回声改变 ,彩色血流信号显示不良。加压试验后 ,瘤体及其内…  相似文献   

5.
王颖  高伟  黄力  刘斯润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2):1177-1178
患者 男,35岁。自幼发现双侧睾丸缺如,伴右侧腹股沟可复性斜疝15年。体检:胡须、嗓音、喉结及乳腺发育均符合男性第二性征表现。外生殖器为男性外生殖器,发育正常;双侧阴囊内未及睾丸、输精管及附睾。右侧阴囊扪及包块、质软、屏气时明显,平卧可自行消失。超声示右侧腹腔卵状物,疑似睾丸。激素检查:促卵泡成熟激素及黄性生成素明显升高;精液检查:精子数为零:染色体为46XX/46XY。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性,10个月,因左腹股沟可复性包块5个月,不能还纳3天入院。患儿5个月时于哭闹中其家长发现左侧腹股沟及阴囊内肿物,平卧后消失。此后包块反复出现。有2次在外院手法复位。此次包块出现较前大,平卧不能消失,在外院手法复位未果,伴低热、拒食,停止排便、排气1天。检查:体温38.0℃,脉搏135次/min,精神差,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腹肌软,叩诊呈鼓音,听诊肠鸣音活跃。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6 2岁。 1989-0 9月患“前列腺增生症”在外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并发尿失禁至今用自制小木夹控制排尿。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肿物并逐渐增大 ,压迫时有尿液排出 ,平卧时尿失禁缓解。体检 :双肾及输尿管区无触痛 ,阴囊无触痛及热感 ,阴囊内肿物表面光滑 ,质软 ,有波动感。双侧精索无增粗 ,无触痛 ,双侧睾丸、附睾无肿大 ,无触痛。X线尿道造影检查 :注入造影剂前拍片见盆腔下方相当于阴囊部有一较大的高密度软组织影 ,密度均匀 (图 1)。注入造影剂后可见阴囊部有一较大囊腔充盈 ,大小约 11.5cm× 8cm ,边缘光…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56岁.10年前外伤后出现左侧阴囊疼痛肿胀淤血,未行任何诊治,10年来阴囊左侧呈进行性肿大,约足球大小,伴坠胀感,无明显疼痛,阴茎回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查体:体温37.1℃,阴囊左侧肿胀明显,阴囊皮肤增厚,表面皱褶消失,阴茎只可见少许包皮外板,阴茎触及不满意,阴囊左侧皮肤温度稍高;B超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9.
杨俊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1):1068-1068
患者 勇.37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阴囊肿胀、疼痛2个月余,能忍受.平卧及活动均不能缓解.无腹胀、呕吐.大小便正常。体检:下腹部可扪及一肿块.质地较硬.压痛不明显.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肿块表面光滑.未扪及结节.活动度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0岁,14年前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核桃大小包块,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未曾进行治疗,后包块逐渐增大,降至阴囊且不能还纳,久站及行走时该包块胀痛明显,门诊以"腹股沟疝"收入院. CT检查:右侧阴囊内可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约20 cm×22 cm×17 cm大小,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软组织结节、条索状间隔及脂肪密度影,双侧睾丸分辨不清,右侧腹股沟区可见囊袋状脂肪密度影沿精索突入肿块内,与肿块分界不清(图1~4).  相似文献   

11.
患儿 男,15岁。无明显诱因突感左侧阴囊疼痛,呈绞痛样,并向左腹股沟区放射,左阴囊无明显肿大,无畏寒、发热及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次日晨起后左阴囊胀痛略有缓解,但走路及活动仍有疼痛,行腹部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隔日患者左侧阴囊开始肿大,胀痛明显,经抗炎治疗无效。彩超提示左侧睾丸、附睾肿大,内无明显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2.
阴囊神经纤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于1989年9月无明显诱因感右侧睾丸肿大,无疼痛,未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感坠胀不适。近两年来阴囊内肿物增大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于1997年5月15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阴茎发育正常。阴囊增大,可触及20cmX15cmX6cm肿物,与阴囊皮肤无粘连,质中等硬,无触痛。左侧睾丸可触及,右侧睾丸及双侧精索未触及。B超检查:阴囊内中强无回声,性质待定。CT检查:阴囊内囊性占位性病变。手术治疗:沿阴囊正中线作纵形切口长约15cm,逐层切开后,见肿瘤约18cm×15cm×6cm,分叶状,质中等硬。沿肿瘤包膜周围游离至右…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9岁,因头痛自服索米痛片1片。服药5h后感口唇及阴囊瘙痒、水肿,继而口唇部出现紫癜,前来就诊。检查:生命体征可,口唇水肿,上下唇分别有1.0cm×1.5cm、1.0cm×2.0cm紫癜,阴囊、阴茎水肿。以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未眼用其他药物。考虑为索米痛片所致,门诊给予口服氯苯那敏、维生素C、泼尼松等药物,症状未缓解,遂收住院。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2.0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口服赛庚啶2mg,3次/d,3天后自觉症状缓解,口唇及阴囊、阴茎水肿消失,口唇紫癜减轻出院。嘱患者继续口服维生素C等,多饮水,随访2周,口唇紫癜消失。  相似文献   

14.
王峰霞  高良  何宁 《武警医学》2004,15(11):844-844
患者 ,男 ,2 3岁 ,未婚。右侧睾丸肿痛半年余。半年前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侧睾丸肿大 ,轻痛 ,质硬 ,平卧位阴囊内包块大小不变 ,当地医院诊为附睾炎 ,经抗炎治疗无效且增大。既往体健 ,无结核及遗传病史。查体 :阴囊双侧不对称 ,右侧睾丸肿大 ,实性 ,质较硬 ,轻度压痛 ,附睾扪不清  相似文献   

15.
巨大尿道阴囊憩室1例报告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汪天祥1病例介绍患者男,14岁。出生后诊断先天性尿道下裂。1991~02在我院行阴囊皮瓣尿道成形术。因排尿困难,6月再次入院做膀胱造瘘术,9月第三次住院。查体:外观阴茎短小,阴囊膨大,阴囊皮肤无红...  相似文献   

16.
核素显像在阴囊急症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阴囊显像在急性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附睾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阴囊急症13例行SPECT核素阴囊显像,“弹丸”注射^99mTcO^-4 370 MBq后即刻行动态血流灌注显像,15min后行静态血池显像并进行显像结果分析。结果 10例血流灌注相呈血流减低,静态血池相放射性缺损,经急诊手术证实了9例为睾丸扭转,其中3例因及时确诊及手术纠正扭转而保留患睾。3例血流灌注相呈血流增高,静态血池相放射性分布仍明显高于对侧,符合睾丸附睾炎表现.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睾丸缺血的时间是影响其存活的重要因素。核素阴囊显像简便、快速、非创伤,对阴囊急症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睾丸较右侧增大,无痛性,无其他不适,左侧睾丸呈进行性增大,站立时有阴囊坠胀感.查体:外生殖器正常无畸形;左侧阴囊皱褶消失;左侧睾丸较右侧明显增大,无触痛及压痛,质韧,移动可,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右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多发结核1例     
正患者男,49岁。2013年12月30日患者因"阴囊右侧肿大三月余"入院。患者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囊右侧红肿、疼痛;无明显尿急、尿频、尿痛,无午后低热及夜间盗汗、乏力等不适;病后行抗感染处理(具体用药不详),红肿消退,但阴囊右侧仍肿大,2个月后感阴囊右侧内容物较前肿大,遂就诊。门诊行相关检查后以"阴囊包块"收入院。阴囊彩超检查示右侧附睾肿大并回声不均(图1)。患者病后患者精  相似文献   

19.
脐疝1例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69岁.1年余前开始出现脐左侧包块,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出现,直径约12cm,无疼痛,边界光滑,平卧或用手还纳后可消失,未治疗.1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包块突出,不能还纳,伴疼痛,并进行性加重,无发热,精神差,无排气、排便.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岁。因发热、咳嗽10天,呕吐4天住院。查体:T37.8℃,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无贫血貌,双肺(-),心脏(-),肝脾(-),血常规(-)。X线胸片:双肺(-),上纵膈影稍宽。拟诊:1.急性上感,2.呕吐待诊。病人住院后咳嗽为干咳,夜间平卧时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曾疑为哮喘,但白天坐立时呼吸困难消失,肺部罗音消失。遂做胸部CT:提示中前纵膈实性肿块,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