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分多次含服的方法治疗急性非化船巨扁桃体炎,在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口服给药。分多次含服,使病灶局部的病原体较长时间地处于高浓度药物的环境之中,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给药,与青霉素肌注相当,而且用药方便。在第一次含服前先口服2片,且每日分多次含服,这样既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又能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而提高谷值,加之很高的局部药物浓度,不利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简言之,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含服治疗急性非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用药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分多次含服的方法治疗急性非化船巨扁桃体炎,在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远远高于口服给药。分多次含服,使病灶局部的病原体较长时间地处于高浓度药物的环境之中,从而有效地控制感染,其疗效明显优于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给药,与青霉素肌注相当,而且用药方便。在第一次含服前先口服2片,且每日分多次含服,这样既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又能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而提高谷值,加之很高的局部药物浓度,不利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简言之,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含服治疗急性非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用药方便、疗效显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溶出度考察徐定英陈东刘宁(江西省药品检验所南昌330046)关键词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溶出度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为一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其所含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均在水中几乎不溶,因此进行溶出度检查是必要的。本文基本采用中国药典199...  相似文献   

4.
如何准确测定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的含量吴文华(广西柳州地区药检所柳州市545001)关键词磺胺甲口恶唑;片剂;含量;测定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为磺胺甲口恶唑(SMZ)与甲氧苄氨嘧啶(TMP)的复方制剂,其5∶1的处方接近于其最大协同作用的浓度,不仅能减少两...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7):17-18
磺胺类药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用途,本类药物可分为:①口服易吸收可全身应用者,如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磺胺林、磺胺多辛、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复方磺胺嘧啶(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SD-TMP)等;②口服不易吸收者如柳氮磺吡啶(SASP);③局部应用者,如磺胺嘧啶银、醋酸磺胺米隆、磺胺醋酰钠等。适应证全身应用的磺胺类药:本类药物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敏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脑膜炎奈瑟球菌所致的脑膜炎。复方磺胺甲噁唑可治疗肺炎…  相似文献   

6.
郭尤嘉  王娜  胡秀萍 《甘肃医药》2024,(3):243-244+248
本文报道1例非HI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耶氏肺孢子菌肺炎,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检验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发现耶氏肺孢子菌感染。予以复方磺胺甲恶唑1.2 g q6 h联合卡泊芬净(首剂70 mg,50 mg/d)抗感染治疗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9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是出现血小板减少。停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及卡泊芬净,予以升血小板治疗。3天后患者血小板计算恢复至正常值,加用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耶氏肺孢子菌。3个月后复查,病灶较前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0.5%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4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抗菌药物青霉素联合局部应用0.5%碘伏外擦治疗;并与同期对照组70例采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2组体温下降、局部脓性分泌物、局部充血及咽痛消失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应用0.5%碘伏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效果好、方便、价廉,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广谱、疗效确实、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 ,目前仍是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常用抗菌药物。在磺胺类药中 ,又以磺胺甲恶唑(SMZ)、磺胺嘧定 (SD)与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最为常用。SD与SMZ在肝脏代谢产生的乙酰化物溶解度都低 ,在经肾脏排泄时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而损害肾脏 ,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等症状。近 1a来我们对10 6例服用增效联磺片 (每片含SMZ 0 2、SD 0 2、TMP 0 0 8)治疗的病例 ,运用不同的给药方法进行治疗 ,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用药前尿常规检查阴性病例 2 0 0例 ,随机分…  相似文献   

9.
甲氧苄胺嘧啶(TMP)为抗菌类药物,对细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具有抑制作用,能阻断细菌的叶酸代谢。(1)因易产生耐药性,很少单独使用。与磺胺药及抗菌素有协同作用,常与磺胺药或抗菌素配伍使用。本品与磺胺甲恶唑(SMZ)联合,即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为较好的广谱抗菌药,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中TMP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80版、85版等采用氯仿提取法,使TMP与SMZ分离,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MP的含量;(2)中国药典90版、95版等采用对照品,双波长…  相似文献   

10.
复方磺胺甲恶唑为磺胺类广谱抗菌药物,也是基层门诊部常用的抗菌素。有少数患者服用后发生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片荨麻疹,发生于眼部报道较少。现将我门诊部发生的2例眼部过敏反应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某战士,男,19岁。因双眼红、有烧灼感、畏光流泪1日就诊。眼部发病前晚因咽痛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2片。眼部检查:视力双眼0.5,双眼睑红肿痉挛,双球结膜充血( ),角膜上皮不平,全角膜弥漫点状浸润,染色( ),并有上皮下混浊浸润,前房清。诊断为:双眼药物过敏性角膜炎。治疗:局部滴0.25%氯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每日4次;涂四环素可的松眼…  相似文献   

11.
磺胺—6—甲氧嘧啶(SMM,DS-36)为一较新的长效磺胺药,在体内抗菌活性较高,对革蓝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口服后吸收良好,血中有效浓度维持时间较长,半衰期为27—23—47.24小时,每日只需眼药一次,适用于菌痢、肠炎、扁桃体炎、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化脓性皮肤感染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片联合地喹氯胺含片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方法:将发热门诊88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并有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片联合地喹氯胺含片治疗,克林霉素片300 g/次口服,3次/d,地喹氯胺含片每1片/3 h含服。对照组用克林霉素片300 g/次口服,3次/d。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6.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微恶心,治疗组出现轻微恶心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轻微恶心不良反应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霉素片口服联合地喹氯胺含片含服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多发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源主要为病毒。发生病毒性感染时往往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易并发细菌性感染[1]。我院儿科在临床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部感染及扁桃体炎,对症状轻微的,大都对症治疗即可,对合并细菌感染致高热时,常采用头孢氨苄合用复方磺胺甲唑使用,本文做了合并用药和单独用药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分3组:头孢氨苄合并复方磺胺甲唑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8月~12岁,平均年龄35岁;复方磺胺甲唑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  相似文献   

14.
合成抗菌药物1.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为比较常用的一类合成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可口服、吸收迅速等优点。这类药物只能抑菌不能杀菌,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可加强磺胺药的抗菌作用,使磺胺药的应用更为普遍。磺胺药分全身感染用磺胺、肠道磺胺、外用磺胺。全身感染用磺胺口服后可吸收,常用的有磺胺甲基异唑(SMZ)和磺胺嘧啶,SMZ与TMP合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复方新诺明(SMZCO)。肠道磺胺口服后吸收很少,主要在肠道中起抑菌作用。而外用磺胺主要包括磺胺醋酰钠、磺胺嘧啶银等。泌尿系统有结晶析出属于磺胺类药…  相似文献   

15.
问:癌痛药物治疗为什么强调口服给药? 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癌痛三级阶梯药物治疗原则强调口服用药,不仅因口服简易、方便,不需特殊设备,且乐为患者所接受,更重要的是口服能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在有效治疗区域内,而不会到达浓度过高的毒性反应范围。  相似文献   

16.
用家兔进行维生素C与复方新诺明合并应用前后磺胺甲基异恶唑(SMZ)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合并用药前后SMZ的血药浓度和药动参数没有明显改变,认为常量维生素C与复方新诺明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乔斌  李艳  汪明  吴青  袁乐永 《医学综述》2013,19(10):1858-1861
目的监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和E-test法对137株肺炎链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用K-B法测定耐红霉素菌株的耐药表型,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137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4.2%(129/137)和74.5%(102/137),且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29株红霉素耐药株中,内在型耐药(cMLSB)占70.5%,诱导型耐药(iMLSB)占19.4%,M型耐药占10.1%。红霉素耐药株对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共同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分别为66.7%、74.4%、60.5%,显著高于红霉素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9~201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克林霉素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对这两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成人,耐药表型以cMLSB为主,且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8.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过去临床上常采用灌洗或抗生素缓释体等局部给药方法治疗,这些方法在治疗和护理中往往存在不理想之处,临床应用受限限制,此外,在行开窗引流术后全身给药时,骨髓炎病灶中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常需局部给药。我院黄开元主任医师等自制微泵,在行化脓性骨髓炎开窗引流术后,将抗生素药液直接注入病灶,克服上述两类传统的局部应用抗生素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张辉 《中原医刊》2003,30(3):39-39
目的:提供一种局部喷射给药治疗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及口腔溃疡的新疗法。方法:以双黄连粉针剂(金银花,黄芩,连翘),甘草干浸膏,薄荷脑,药用滑石粉为原料,按照制剂学工艺制备复方双黄连喷剂,用于治疗全身症状较轻的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和口腔溃疡,并设对照组喉风散喷剂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经小样本临床疗效对比显示,复方双黄连喷剂治疗上述疾病疗效显著且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双黄连喷剂治疗全身症状较轻的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局部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57 临床应用磺胺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①首剂加倍.磺胺药在组织中的浓度必须明显超过PABA(对氨苯甲酸)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口服治疗全身感染应首剂加倍,使血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②局部用药应清创排脓,并勿同用普鲁卡因.因脓液、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PABA,普鲁卡因水解也产生PABA,可减弱磺胺药的作用.③磺胺药仅为抑菌剂,病原体的消灭,尚依赖于机体的防御机能,故症状消退后,应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防复发.④病原体易产生抗药性,且不易恢复敏感性,对磺胺药之间,有交叉抗药性,故应用某磺胺药抗药后,不宜再换其他磺胺药,可换用非磺胺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