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量化调法治疗食物嵌塞的效果。方法选择牙间隙基本正常的垂直型食物嵌塞,通过少量调将主咬区移动,观察治疗食物嵌塞的效果。结果 146处嵌塞区治愈124处,明显改善17处,无效5处。结论通过牙胶粒法量化调是治疗食物嵌塞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调[牙合]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对186例修复的牙体,周围邻牙及对[牙合]牙,受力较大的突出牙尖和陡峻边缘嵴,充填不佳等进行选择性调[牙合],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经5年随访177例患者调[牙合]牙后修复的牙体未出现充填材料松动与脱落,未见明显食物嵌塞,还有利于牙齿的自洁。未见继发龋及牙体拆裂等现象。结论 调[牙合]在牙体修复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uper bond C&B超强粘接剂治疗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调(牙合)后应用Super bond C&B超强粘接剂直接对牙间隙进行粘接固定.结果50例患者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1个月,成功4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8%.结论本方法无需牙体制备,不破坏牙体组织,粘接固定效果良好,操作方便,而且有舒适美观、抗冲击能力强、不会薇唾液溶解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刘党利 《临床医学》2005,25(10):64-65
目的比较硬(牙合)垫与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的效果.方法记录10例夜磨牙患者不戴(牙合)垫--戴硬(牙合)垫--不戴(牙合)垫--戴软(牙合)垫--不戴(牙合)垫五个阶段的嚼肌肌电活动和肌肉活动时间.结果戴硬(牙合)垫时,10例患者中8例夜间肌肉活动有显著降低(P<0.01),2例无显著改变;戴软(牙合)垫时10例患者中5例夜间肌肉活动有显著的增加(P<0.01),1例减少,4例无变化.结论硬(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疗效显著,优于软(牙合)垫.  相似文献   

5.
硬(牙合)垫和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硬(牙合)垫与软(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的效果.方法记录10例夜磨牙患者不戴(牙合)垫--戴硬(牙合)垫--不戴(牙合)垫--戴软(牙合)垫--不戴(牙合)垫五个阶段的嚼肌肌电活动和肌肉活动时间.结果戴硬(牙合)垫时,10例患者中8例夜间肌肉活动有显著降低(P<0.01),2例无显著改变;戴软(牙合)垫时10例患者中5例夜间肌肉活动有显著的增加(P<0.01),1例减少,4例无变化.结论硬(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疗效显著,优于软(牙合)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运用排龈术联合调(牙)(合).方法 选择深达2度以上双尖牙楔状缺损患者135例(患牙154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69例(78颗牙):先用排龈线排龈,分层充填光固化复合体,固化前进行咬合适应,完成充填后调(牙)(合);对照组66例(76颗牙):全层一次充填光固化复合体,固化前不进行咬合适应,充填后不调.结果 经2年的临床观察,试验组充填修复的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5).结论 充填前用排龈线排龈,分层充填光固化复合体,固化前进行咬合适应,完成充填后调(牙)(合)等针对楔状缺损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能提高充填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功能因素和骨骼因素引起的错(牙合)应当早期矫治,而单纯牙量骨量不调病例的治疗多在恒牙期开始[1].本文通过对轻度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和一般性矫治的时机、方法、疗程、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探讨轻度错(牙合)畸形的最佳矫治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后牙(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对18例乳牙期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18例乳前牙反(牙合)14 d~5个月全部解除,早期消除了妨碍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结论;乳牙反(牙合)应早期矫治;应用后牙(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可快速解除反(牙合),促使上下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方法简便,疗程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不同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临床工作中14例第二磨牙正锁牙合患者,根据正锁牙 合牙在近远中方向、垂直向和颊舌向错位的不同类别,分别采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即正锁牙 合牙临床表现为近远中方向问题时选择拔牙法、交互牵引法、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表现为垂直向问题时常采用T形曲矫正法或改良腭杆腭侧牵引法或双曲舌簧活动矫治法;颊舌向错位明显时,采用交互牵引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正锁牙合均得到有效解除,并建立良好的咬合接触关系.结论据不同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矫治方案可有效解除第二磨牙正锁牙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正畸固定矫治中出现的黏膜损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正畸固定矫治患者137例,其中Ⅰ类错(牙合)59例、Ⅱ类错(牙合)45例、Ⅲ类错(牙合)33例,记录矫治中出现黏膜损害的部位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37例中有76例(55.5%)出现黏膜损害,其中Ⅰ类错(牙合)患者出现黏膜损害38例(64%),Ⅱ类24例(53%),Ⅲ类13例(39%),Ⅰ类错(牙合)的黏膜损害主要集中在尖牙、双尖矛区,Ⅱ、Ⅲ类错(牙合)的黏膜损害主要集中在前牙区.磨牙区的黏膜损害和错(牙合)类型无明显相关.造成黏膜损害的因素王要有托槽、颊管,结扎丝及弓丝等.结论不同类型的错(牙合)其黏膜损害部位有所不同,而造成黏膜损害的病因亦有不同,处理方法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前牙反(牙合)的早期治疗矫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牙合)的早期治疗是指对乳牙(牙合)或替牙(牙合)儿童所存在的颌骨、牙-齿槽以及口颌肌肉系统的异常进行正畸治疗,其目的通过早期的积极治疗,改善上下(牙合)初期的综合正畸治疗的难度降低,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廊坊市大学生错(牙合)畸形未进行正畸治疗相关因素调查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我市大专院校具有错(牙合)合畸形的学生560例,男308例,女252例,年龄18~23岁.来自农村和城市各296例和264例,所有受检者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固定正畸治疗后口腔功能改善情况,探讨老年错(牙合)实施固定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7例老年错(牙合)患者行单颌或双颌固定矫治器治疗,疗程6~12个月,以固定矫治为主,对少数牙齿进行选磨、修复等.结果:本组3例中途终止治疗,其余患者矫治后牙齿咬舍关系、牙周状况及外观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老年错(牙合)患者可实施固定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主要头影测量指标评价Ⅱ类错治功能矫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头影测量研究,阐述了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邪患者的牙颌面软硬组织变化,但对哪些是反映功能矫治疗效的主要指标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目的:从常用的头影测量项目中,筛选出对Ⅱ类错(牙合)的功能矫治效果起主要作用的评价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1999-08/2007-02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对象: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Ⅱ类,分类患者67例,其中接受功能矫治的患者40例,放弃功能矫治的患者27例.方法:对40例接受功能矫治的Ⅱ类错(牙合)患者及27例放弃治疗的II类错(牙合)胎患者进行X射线头影测量,通过数理统计排除自然生长因素,逐步筛查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主要观察指标:应用数学方法分5个步骤从58个头影测量项目中逐步筛查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58个项目中包括33项硬组织测量项目和25项软组织测量项目.结果:通过数学方法逐步筛查,得出影响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效果的主要指标为U1-NA(mm),U1-NA,APDI,Ls-EP.结论:4项主要指标Ul-NA(mm),U1-NA,APDI,Ls-EP能客观、精确地评价Ⅱ类错(牙合)功能矫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深覆(牙合)是临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也是矫治较困难的一种畸形.严重深覆(牙合)患者,由于前牙垂直覆盖较大,常造成前牙托槽粘着困难或频繁脱落[1];一些后牙萌出不足或严重锁(牙合)的患者,甚至无法进行托槽的粘着及带环的制作;此外,如AngleⅡ类2分类深覆(牙合)的矫治,按一般固定矫治技术必须分两步进行[2].  相似文献   

16.
AngleⅡ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大,治疗较为复杂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为了较好地控制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垂直萌出及倾斜度[1],我们选用Headgear-Activator矫治器,阻断Ⅱ类错(牙合)的发展,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前牙深覆(牙合)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矫治该类错(牙合),其矫治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咬(牙合)打开的效果.笔者经过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总结出Z2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第二磨牙粘颊面管,配合摇椅弓形,结合微型平面导板矫治器能有效地矫正深覆(牙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Ⅱ1)类错(牙合)患者下颌左侧方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的特征及其与正常(牙合)之间的差异,并且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法评价(牙合)垫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正常(牙合)40例(对照组)以及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40例(试验组),其中应用(牙合)垫治疗1个月者10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髁突运动轨迹.采用SAS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试验组左侧方运动中左右侧髁突最大空间位移[(12.19±2.12)mm和(13.36±1.31)mm]均显著大于正常组[(8.89±1.51)mm和(9.87±0.57)mm],P<0.05,非工作侧水平向和垂直向最大位移量[(3.07±0.64)mm和(8.18±0.51)mm]均显著大于正常组[(1.57±1.02)mm和(6.21±0.42)mm],P<0.05和0.01;髁突位移5 mm时左右侧矢状髁道倾斜度(sagittal condyle inclination,SCI)分别为(56.94±6.26)°和(60.64±8.04)°,左右侧水平髁道倾斜度(transverse condyle inclination,TCI)分别为(14.39±6.19)°和(15.21±6.89)°;均大于正常组[(45.27±6.53)°、(43.17±4.53)°、(3.01±1.39)°和(2.82±1.32)°,P<0.05和0.01.而在治疗前后工作侧及非工作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验有明显差异.验垫治疗在1个月期间并不能明显改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的错(牙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对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三明市第一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接受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比咬合功能、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Or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evaluation index,GOHA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咬合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咬合力不对称指数下降,咬合力、咬合接触面积提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前,两组GOHA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GOHAI评分低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于错(牙合)畸形伴牙列缺损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改善患者咬合功能,对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伟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2):1308-1309
目的研究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的修复效果.方法严格选择适应证,完善病例设计,临床操作,术后定期复查复治,妥善使用,观察近中期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该例患者在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升高咬合,取得良好的固位、稳定、美观效果,并改善了关节,牙周症状.结论精密附着体固位型可摘义齿运用于kennedv Ⅰ、Ⅱ类牙列缺损伴严重磨耗(牙合)是可行的,且随着临床、技工、材料学的发展成熟,适应证会更宽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