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全程护理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全程护理管理的体会。方法对5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实施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评价的全程护理管理。结果50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100%、置管成功率100%;置管期间出现穿刺点出血1例、机械性静脉炎2例、导管阻塞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结论全程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老年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30例高龄老年患者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30例老年病患者均获得成功,置管时间为48—223天。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病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汪金珍 《护理与康复》2010,9(6):506-507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应用安普贴薄膜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置管时间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穿刺置管后给予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导管护理基础上,置管24 h后以穿刺点为中心沿静脉走向平行粘贴安普贴薄膜。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18.0%,两组比较,x2=5.005,P0.05。结论安普贴薄膜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总结22例B超引导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配合与护理。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选择静脉及导管型号,置管过程与医生密切配合置入,置管后妥善按压穿刺点。18例患者1次穿刺置管成功,4例2次穿刺置管成功。  相似文献   

5.
徐志香  顾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93-5493
目的掌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ctral catheter,PICC)的置入方法、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35例PICC置管患者,其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PICC置管患者出现导管送入困难2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穿刺失败2例,导管拖出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结论 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可由护士独自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真正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从而使PICC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云  杨晓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1):150-151,15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导管感染及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采取常规护理的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取针对性护理的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5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自护能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提升乳腺癌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化疗患者自护能力,降低患者导管感染及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病人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方便各种输液。结果13例患者12例置管成功,行大剂量输液后无一例外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结论治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确保治疗完成:而护理技术的提高,正确有效的导管植入和护理是PICC留置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用于肿瘤化疗的效果,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置管留置时间、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情况、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药物渗漏及脉管炎2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置管留置期间病人存在恐惧或焦虑5例,对照组14例。[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肿瘤化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周浅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本科室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10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输液可保护血管,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局部疼痛。本组患者出现局部感染4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1例,导管脱出2例。未出现血气胸、静脉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置管术前、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安全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