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溶栓及改善脑循环等方面的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头穴丛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63例气虚血瘀痰阻型轻中度VD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MSE、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低、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ADL与Blessed量表评分及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在改善轻中度气虚血瘀痰阻型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2型糖尿病并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饮食控制和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片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脉络通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为(0.92±0.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缓解患肢缺血情况。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心绞痛 5 0例 ,与消心痛治疗 40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心电图有效率 70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时补阳还五汤加味能降低血脂 ,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后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心脏指数(CI)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9):1157-1159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给予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34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检测指标,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秋香 《陕西中医》2011,32(9):1189-119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的方案进行治疗,将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及血脂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7d及14d的血沉、血沉K值、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血脂各指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共120例实行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 0.05)。结论:采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常规治疗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降低,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西药肠溶阿斯匹林、维脑路通、脑复康、维生素E等,并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高切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凝血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5)采用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n=35)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2组受试对象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D-dimer,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以及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指标:PT、APTT、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凝血指标:PT、APTT、D-D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的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调节血液黏度,从而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采用西药治疗的为对照组(47例),采用中药治疗的为观察组(47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纤维蛋白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补阳还五汤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梗塞恢复期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8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3周后评定疗效。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与西药结合可明显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各项指标,较单用西药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P<0.05)。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常规激素(泼尼松1 mg/kg.d)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8 W。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全血比黏度(高切及低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指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明显改善患者血黏度,治疗高凝血症有确切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药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治疗,并对症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7.
谢裕华  陈超 《新中医》2007,39(6):23-24
目的: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以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补阳还五汤1组(治疗1组)32例。黄芪用量60g;补阳还五汤2组(治疗2组)34例,黄芪用量120g。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沉(ESR)、红细胞压积(PCV)、全血比黏度(岫)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基本痊愈病例数治疗2组也明显多于治疗1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黄芪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采用掷币法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47例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身体机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PV、CSS评分及HCT低于对照组,BBS、ADL及Fugl-Meyer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张振山  秦艳梅  李英华 《河北中医》2012,34(11):1609-1611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36例子温通针法,中药组36例予补阳还五汤,针药结合组36例予温通针法加补阳还五汤.3组均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针刺组总有效率61.1%,中药组总有效率66.7%,针刺结合组总有效率86.1%,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针刺组(P<0.05).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针药结合组改善优于中药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 温通针法联合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12):1573-157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干预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84例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血黏度全血黏度切变率高切(200/S)和低切(1/S)、卡松黏度]较治疗前降低,血细胞指标与治疗前无差异。治疗组不仅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治疗前,较对照组下降更多,且血细胞指标上升。结论:对于社区慢性脑供血不足,在原发病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增加疗效,同时起到社区CCCI一级预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