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志鹏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31-4432
目的:分析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74例,参考平行对照法,将患儿划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7例。对参照组患儿进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试验组患儿行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在腹胀、腹痛、腹泻以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方面均明显优参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参照组的67.5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实现早期康复,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醒脾养儿颗粒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消化不良性腹泻92例患儿予以回顾性地分析,按照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2例)。将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52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行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疗效优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联合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7日~2018年5月6日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110例进行等比例分组,对照组只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除此之外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腹泻、腹痛、腹胀和大便性状等各症状的改善时间全部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90.91%(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39/55)(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推荐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和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茵活茵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13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茵活菌散治疗,对照组采用酪酸梭茵活菌散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2.9%)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茵活茵数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取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的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取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34例,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73.53%,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取醒脾养儿颗粒与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疗效可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儿均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3.3%,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腹胀、腹痛、大便性状以及腹泻等好转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较好,在对患儿脾胃进行有效调节的同时,还可以修复肠道黏膜与肠道功能,同时可对肠道菌群平衡进行有效调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单纯醒脾养儿颗粒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与症状发生频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更少(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病症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加快患儿病症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各46例的A组和B组。B组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而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消化不良型腹泻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儿疗效显著高于B组,且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明显短于B组(P0.05);且治疗后A组HAMA评分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有显著疗效,患儿腹泻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完全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性状症状的好转时间,治疗前后大便次数改变,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性状症状的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6.111,P=0.013)。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对照组患儿发生便秘2例,大便干结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观察组患儿发生便秘2例,大便干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153,P=0.696)。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结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应用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并分析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试验组患儿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的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方式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呕吐、腹泻、发热及治愈时间的对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呕吐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及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可提高总有效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炎患儿采取葡萄糖酸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60例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儿均实施联合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研究组采取葡萄糖酸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症状(退热、止吐、止泻、纠正脱水)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退热、止吐、止泻、纠正脱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炎患儿采取葡萄糖酸锌与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不仅可以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而且可以提高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选择48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多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多酶片、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3%,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效果很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蜡样芽孢杆菌治疗,观察组予以蜡样芽孢杆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病毒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5 d、7 d,观察组病毒转阴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施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蜡样芽孢杆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病毒转阴率,且并未使不良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与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有效、快速改善患儿的腹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胡云芝  冯陆 《中外医疗》2012,31(12):115-116
目的 观察思密达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共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思密达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思密达治疗,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思密达与醒脾养儿颗粒剂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住院日,安全性好,应在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枸橼酸铁铵糖浆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枸橼酸铁铵糖浆,对照组50例应用枸橼酸铁铵糖浆,以血红蛋白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2.0%,疗效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18.0%.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枸橼酸铁铵糖浆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试验对象为83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患儿分组方法:掷硬币法.83例患儿分为活菌片组和活菌片+中成药组两组.活菌片组治疗药物选择酪酸梭菌活菌片;活菌片+中成药组则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观察指标:(1)腹泻缓解效果;(2)患儿腹泻、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时间的差异.(3)不良反应.结果 (1)活菌片+中成药组相比于活菌片组腹泻缓解效果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菌片+中成药组相比于活菌片组腹泻、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不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用药的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袁霄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15-3216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06例小儿肠炎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与对照组(蒙脱石散+阿莫西林颗粒)。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2/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吐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炎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常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碱紊乱、补充电解质、改善肠道内循环和调整肠道菌群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2mg/(kg·d),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5~7d;醒脾养儿颗粒,小于1岁2g/次,每天2次;1~2岁患儿4g/次,每天3次,于三餐前服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轮状病毒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能够显著改善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及病毒的清除率,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能够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者纳入为实验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人。对照组患儿针对腹泻和肺炎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症状改善情况和治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对于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疾病的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