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情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情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2006年杭州地区高速公路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资料行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2005-2006年立案伤亡交通事故共220起,涉及伤亡327例,其中死亡64例,重度损伤(ISS≥16分)121例,轻、中度损伤(1分≤ISS≤15分)142例,分别占19.6%、37.0%和43.4%.(2)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情的相关因素有性别、一周时间分布、天气、事故形态、车辆类型、驾驶员类型、车辆使用性质、出行目的、责任原因等.(3)非条件多因素I~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情的相关因素为性别、事故形态、驾驶员类型、责任原因等.结论 通过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的分析,明确了交通事故伤情影响因素,可为预防和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危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庆市部分地区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伤亡特点. 方法 从“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库”调取2000 -2006年重庆市1个主城区、1个近郊区、1个农村地区行人伤害交通事故数据,分析行人事故严重度、行为与位置及其损伤等情况. 结果 7年间3个支队辖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行人损伤7 934人,占所有受伤人员的24.74%,行人死亡867人,占所有死亡人员的49.46%.农村地区行人事故烈度明显强于主城区和近邻区.57.91%的行人伤亡发生在行人横穿马路,15.43%的行人伤亡发生人行横道线上.行人伤亡主要集中在主干路、3级公路和次干路上,但1级公路、2级公路和等外公路事故烈度最强,分别为3.17,4.31和5.42.重伤中行人损伤比例达52.46%,高于轻中度损伤.行人损伤以头部伤最多见,重度损伤中胸部伤也是常见类型之一.结论 在重庆市交通事故死亡人员中,行人占到一半,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其事故原因以行人违章穿行车行道为主;值得重视的是处于人行横道的伤亡行人比例较高,提示在交通安全与生命价值的教育、管理与执法等方面还需有针对性加强.行人严重交通事故伤害以头部和胸部损伤为主,救治中需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3.
潘险峰  ;唐斌  ;王玲  ;丁亚琴 《人民军医》2014,(12):1278-1279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创伤急救与现代战创伤救治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救治的高速公路事故严重创伤8669例伤情特点、救治方法和效果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对创伤评分、受伤部位、损伤类型、严重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等数据与以往战创伤资料进行比较,探讨现场救治的通用技术和方法。结果:两组数据在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主要死亡原因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且现场急救方案及技术基本相似。结论:部分高速公路严重创伤院前急救方案及技术适用于现代战创伤救治。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道路交通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伤亡随着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呈现出新的流行病学特点。笔者以 1999~ 2 0 0 1年浙江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依据 ,就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统 计 资 料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概况 :1999年浙江省高速公路总开通里程为3 4 0 .5km ,到 2 0 0 1年总开通里程为59 8.7km。 3年内共发生交通事故 7963起 ,死亡 43 5人 ,受伤 160 5人 ,伤亡人员的总死亡率为 2 1.3 2 % ,直接经济损失达1.7亿元。见表 1。2 .高速公路交通伤原因分析 :在 7963起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 ,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昆明市周高速公路致死性伤亡特点,探讨归避及救治要点.方法 设计调查表,规范调查内容,对近3年伤亡事故发生时间、环境、伤情伤部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昆明市周高速公路的事故发生率近3年变化不大,但现场伤亡率呈增加态势;时间分布上1、8月份死亡率高于平时;18:00~02:00为伤亡高峰时段;尾随相撞是主要车祸...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分布规律,为事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清理登录和计算机处理分析。结果:(1)1999年共发生交通事故8093起,死亡1039人,受伤5309人,比上年分别上升28.6%、0.1%、48.4%。伤亡比为5.0:1;男女比为2.4:1;年龄主要分布段21-45岁之间,占伤亡人员的61.6%。(2)步行和乘车两种方式伤亡最多,死亡73.4%,受伤68.4%。(3)10:00-12:00和14:00-16:00是一天中的事故高峰。(4)事故中人为因素占94.8%,车辆因素占2.3%,道路因素占0.01%(没有死亡)。结论:重庆市道路交通事故处于严重的时期,加强机动车职业驾驶员和新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控制行人和乘车人的事故伤害,将会使重庆市的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19岁以下人群交通伤害的流行病特征,分析该人群交通事故伤害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重庆市南岸区、巴南区、江津区3个行政区2000~2006年各交警支队交通事故档案,获取0~19岁人群交通伤害数据,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该人群交通伤害特征.结果 2000~2006年重庆抽样地区共发生2408起19岁以下人群伤亡...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亡的基本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陕西省1994-1999年西安-铜川,西安-渭南,西安-宝鸡三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1168起。伤亡1691人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肇事,交通事故伤类型以机械性创伤为主,合并烧伤也较为常见,受伤人员以乘客最多;但车外人员有较高的死亡率;车内人员中驾驶员多发伤死亡率最高,为42.3%(180/426)。随着受伤部位增加,死亡率增高,院前死亡率高达69.5%(314/452),死亡原因前三位依次是颅脑伤44.7%(320/716),胸部伤25.4%(182/716),腹部伤16.5%(118/716)。结论 高速公路交通伤中多发伤多,致死性损伤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某区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城市发展新区道路交通事故(简称事故)的分布特征,区域性事故预防和控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重庆市道路交通管理局收集2000~2006年的事故登记信息,以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描述近年来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以某区为例)事故发生的现状及分布规律。结果2000~2006年,重庆市某区共发生事故13 685起,其中一般及轻微事故13 170起,重大事故515起。7年间,从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看,一般及轻微事故年均发生1 881起,其中2000年、2001年和2005年发生均在1 600起以下,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发生均超过2 000起,2004年事故最高,为2 102起,占总数的15.96%;月均事故发生为157起,其中1月、7月和11月为事故的高发期;每月的下旬事故有下降趋势;每周星期六发生事故次数最多,周三最低;单日事故发生最高分别是每月的1号和14号;每日24小时事故中,一般从早上7点开始逐渐上升,11点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白天的事故发生案例明显高于晚上。重大事故的分布特点与一般及轻微事故有一定区别,主要体现在从2002年后发生开始下降,至2006年一直稳定在年60起左右;每年5月、9月和11月和每周的星期三和周四为高发时间;每日以上午10点左右最高,下午在4点左右次高。结论2000~2006年某区事故发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重大事故发生有降低趋势;事故的发生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特征,但一般及轻微事故与重大事故的分布特征有一定的差别,相关分析信息可作为制定交通事故控制措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陕西省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 对 1994~ 1999年西安至铜川、西安至宝鸡、西安至渭南三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原始档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 结果  (1)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 ,7,8,11月交通事故发生频度高 ,伤亡人数以 8,11,12月为多 ,交通事故以 6 :0 0~ 8:0 0和 14 :0 0~ 16 :0 0为高峰时间 ;(2 )驾驶员肇事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6 4 .3%(75 1 116 8) ;(3)驾龄 <5年的驾驶员引起的交通事故占 5 4 .2 % (6 33 116 8) ;(4 )年龄 <15岁的儿童因违章上路所致死亡占此类人群的第一位 ;(5 )大货车参与交通事故占 36 .3% (776 2 136 ) ;(6 )晴天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占 6 4 .0 % (74 8 116 8)。 结论 针对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1994-2009年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长期趋势和流行特征,以里程事故率、里程死亡率、事故致死率等指标评价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严重性,通过聚类分析比较地区间里程死亡率和事故致死率的差别.结果 1994-2009年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长期趋势除事故致死率逐年上升,里程事故率和死亡率波动下降外,其他指标均先上升后下降,下降后的各指标仍高于1994年水平.在交通伤害的四项基本指标中除事故起数外,其他三项指标(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在路网交通伤害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递增,以直接财产损失最明显,2006年以来占的比重均在30%以上.2007-2009年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资料显示,4∶00和16∶00前后为事故高发时段,事故中驾驶员因素占93.02%,其中驾龄<5年的驾驶员引起的事故占40.92%,行人和乘车人是高速公路的弱势人群,其事故致死率高达72.75%;尾随相撞(44.17%)和撞向固定物(16.35%)是主要的事故形态,路面干燥和晴天时事故比例高,分别为77.60%和65.93%.结论 中国高速公路交通伤害的严重性与日俱增,应根据该类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道路管理、道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和提高急救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爆胎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相关性。方法对1998—2000年3年间广州-深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广深高速公路)爆胎交通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8—2000年3年间广深高速公路共发生交通事故2484起,其中848起交通事故出现爆胎,发生率为34.14%(848/2484)。时间因素以10:00~16:00为高发段,占55.54%(471/848),其中14:00最高,占9.67%(82/848);每年4~9月份为高发期,占56.84%(482/848)。爆胎部位以单个右后胎高发,共398起,占46.93%(398/848);左后胎次之,共295起,占34.79%(295/848)。848起爆胎事故中,死亡12例,受伤200例,占同期2484起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2.55%(212/940)。其中颅脑损伤58例,胸部损伤32例,腹部损伤7例,脊柱损伤25例,骨盆损伤4例,四肢损伤52例,全身软组织挫伤127例;多发伤106例。结论爆胎是南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防止超速驾驶、加强轮胎质检和规范化管理是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区道路交通事故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旨在通过重庆市区近几年道路交通事故的抽样调查,探讨重庆市区交通事故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重庆市市区2个交通管理大聆地1988-1997年3675起道路交通事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伤人事故中总事故的49.60%;事故高发于5,4,6月份,星期三和星期五;而生大事故10,12,2月份以及星期日和六为多;1天中以8:00-16:00为事故高发时段,但20:00-24:00及4  相似文献   

14.
澳门镜湖医院救治道路交通伤36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澳门地区道路交通伤的一些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澳门镜湖医院1994年1月~1998年12月救治3648例道路交通伤病案。结果 道路交通意外致伤3642例,死亡6例;轿车和摩托车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车型,分别占机动车所致交通伤的49.8%和39.1%;机动车与行人碰撞是道路交通伤的主要类型,占51.8%,儿童组占爱伤行人的46.4%;大部分交通伤造成的人员损伤较轻微,擦伤、挫裂  相似文献   

15.
Driver fatalities in motor vehicle collisions (MVCs) encompass accidents, suicides, and natural deaths when driv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pathology and other autopsy findings for drivers in fatal MVCs. Forensic autopsy records of driver fatalities in southeast Norway between 2000 and 2014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Data from individual police and collision investigation reports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zed. In 406 driver fatalities, the male/female ratio was 340/66; 9% died from natural causes, 9% were suicides, 65% were culpable accidental deaths, 14% were nonculpable deaths, and 3% were undetermined deaths. Head injuries and thoracic injuri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A seatbelt had been worn in 50% of the fatalities, and its prevalence did not differ between accidental deaths and suicides. Blood levels of alcohol and/or drugs that indicated impairment at the time of the collision were found in 40% (105/262) of all culpable accidental deaths but in 50% (64/127) of drivers aged up to 35 years. Pathology (most ofte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uggestive of sudden incapacitation before the collision was present in 24% (62/264) of drivers who were culpable in the accident and in 70% (46/66) of culpable drivers older than 55 years.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drivers are killed in accidental collisions that may have occurred as a result of either alcohol/drug impairment or preexisting disease. Suicides and natural deaths both constitute significant proportions of MVC fatalities and may be misclassified unless a full inquest including an autopsy is performed.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rider motorcycle accident which took place in a suburb of Chongqing China. In the accident, the motorcycle impacted the terminal of a bridge footpath and led to two riders died and one rider injured. After the accident, one rider received injuries around the groin area including the underbelly area and the perineum area. Another rider suffered from injuries only on the perineum areas. In medico-legal judgments, injuries around the groin area also called groin injuries in victims of motorcycle accidents are usually regarded as “fuel tank injuries” which are commonly found in drivers. But, the injuries around the groin area are sometimes confused with the perineum injuries. Therefore, the perineum injuries are often wrongly reckoned as the “fuel tank injuries” and used to identify the drivers too. Actually, passengers can sometimes suffer from perineum injuries in many head-on impacting motorcycle accidents. It is of vital matter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in injuries and perineum injuries so that the real driver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accident can be recognized. In this paper, the three-rider motorcycle accident was presented and the injury information of the three riders was studied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real driver from the riders. We consider that the groin injury has some differences with the perineum injury and the latter should not always be related to the driver especially in high-speed head-on impacting motorcycle accidents. In addition, the injury on underbelly areas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dr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