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绍良 ,男 ,1919年 11月出生 ,汉族 ,中共党员 ,陕西省南郑县人 ,主任医师、教授。曾任陕西中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主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医正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医骨伤科杂志》、《陕西中医学院学报》顾问、编委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 ,《中医骨伤科学》编委。现任《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等职。孙绍良先生于 1949年毕业于陕西医专 ,195 0年参加工作 ,在南郑县卫生院任医…  相似文献   

2.
谭远超 ,男 ,195 3年 12月生 ,汉族 ,山东省文登市人 ,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务委员、全国骨科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骨科学会委员、威海市骨科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中医骨伤》、《中国骨伤》、《中医正骨》、《山东中医杂志》、《山东医药》杂志编委。同时被安徽中医学院、泰安医学院聘…  相似文献   

3.
时光达 ,男 ,192 2年 2月出生 ,山东省枣庄市人 ,教授、主任医师。曾任贵阳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 ,贵阳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 ,《中医正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理论研究组委员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等职。现任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 (原中国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等职。时光达先生于 1940~ 1945年在南京中央大…  相似文献   

4.
《中医正骨》2001,13(12)
尚天裕 ,男 ,1917年 12月 2 5日生 ,山西省万荣县人。现任中华 (国 )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名誉所长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骨伤》杂志主编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等职。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 ,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全国骨科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 (国 )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  相似文献   

5.
《中医正骨》2004,16(5):F002-F002
刘庆思,男,1938年9月生,汉族,广东省兴宁市人,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广东省骨质疏松症治疗中心主任。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院长、广州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老年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平衡医学研究会骨内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第五届理…  相似文献   

6.
钟广玲 ,男 ,194 5年生。现任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院长、骨伤科主任中医师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广东省名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中医急症学会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医急症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骨科学会委员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钟广玲教授 1971年卫校毕业后即师从岭南骨伤名家陈渭良先生 ,他勤奋好学 ,推崇严谨、求实、探索的治学精神 ,从事骨伤科医疗、科研、教学…  相似文献   

7.
周太安 ,男 ,194 6年 10月出生 ,汉族 ,四川省德阳市人 ,中共党员 ,四川杨 (天鹏 )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之一 ,四川省名中医。现任四川省成都骨科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四川省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病学组理事 ,《中国骨伤》编辑委员会委员 ,成都市卫生技术职称评委会委员 ,成都市锦江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  相似文献   

8.
郭春园 ,男 ,1 92 4年元月出生 ,汉族 ,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人 ,主任医师。曾任郑州市骨科医院业务院长、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院长 ,《中医正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顾问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 )河南省分会理事 ,郑州市中医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河南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现任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 ,《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顾问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等职。郭春园先生名景韶、字仰舜 ,学号春园 ,是…  相似文献   

9.
阙再忠 ,男 ,1935年生 ,四川省仁寿县人 ,汉族。 196 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 ,中共党员。曾任成都中医学院外、骨科教研室主任及附属医院骨科主任 ,中医骨科教授 ,硕士生导师 ,学科学术带头人 ,四川省及成都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省、市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被卫生部聘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委会委员及副主编。历任《中医正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中国骨伤》、《四川中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等刊物编委、副主编 ,省、市及学院高评委等。阙再忠教授在就读成都中医学院前 ,曾于 195 2~ 195 3年在重庆检…  相似文献   

10.
《中医正骨》2005,17(2):F002-F002
孙捷,男,1957年6月出生,浙江省富阳市人,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台州市博爱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兼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兼职教授,台州市政协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学会委员兼秘书,《中医正骨》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杂志特约编委,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理事,《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特约编辑,全国民营中医院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1.
胡兴山 ,男 ,1937年 4月生 ,辽宁省开原县人 ,汉族。曾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大骨科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系 (院系合一 )骨伤科教研室主任、骨伤专业办公室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 1~ 2届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骨伤专业第一届主任委员、《辽宁中医杂志》、《中医函授通讯》等编委 ,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理事、全国中医高等院校研究会理事、辽宁省高等院校卫生系列和辽宁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技术职务评审组成员、辽宁省医疗事故技术 (骨伤组 )鉴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中药新药评审库成员、沈阳中医专家临…  相似文献   

12.
《中医正骨》2004,16(12):F002-F002
周太安,男,1946年10月出生,汉族,四川省德阳市人,中共党员,四川杨(天鹏)氏骨科流派主要代表之一,四川省名中医。现任四川省成都骨科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医正骨》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省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外固定学组委员,  相似文献   

13.
娄多峰 ,男 ,教授、主任医师 ,汉族 ,192 9年 3月 10日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中医世家。他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 ,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他自幼立志杏林 ,随祖父娄宗海习医 ,18岁独立悬壶 ,先后任原阳县七区医联会主席、原阳县人民医院院长。 1958年到河南省洛阳平乐正骨学院学习 ,196 1年被分配到河南中医学院从事医教研工作 ,先后任外伤科主任、骨伤科主任、风湿病研究所所长。他一生勤于临床 ,早年从事中医内、外、…  相似文献   

14.
《中医正骨》2004,16(4):F002-F002
许书亮,男,1936年生,福建省厦门市人,中共党员。中医骨伤科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长。曾任福建省人大常委,福建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福建  相似文献   

15.
《中医正骨》2004,16(7):F002-F002
邓运明,男,1953年12月出生,汉族,江西省樟树人,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任江西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主任,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大骨伤科主任,骨伤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理事、正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丁锷 ,男 ,1933年 12月 2 2日生 ,安徽省舒城县人 ,汉族。中共党员。 196 3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早年从事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 ,19世纪 6 0年代改做骨伤科、中医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医、教、研工作 ,近年来专门研治骨伤科疑难杂症。现任安徽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 30篇 ,参加编写已出版发行的著作如《中医骨病学》等 8部。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7.
赵文海 ,男 ,195 1年 4月 17日出生 ,汉族 ,吉林省双辽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吉林省中医院 )骨伤科教研室主任 ,骨科主任 ,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副会长 ,国家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药学发展基金会康辰医药研究奖审评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院校教育学会骨伤学会副会长 ,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理事 ,全国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学会理事 ,吉林省药品审评专家 ,吉林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主任委员 ,长春中医学院学位…  相似文献   

18.
王行宽,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内科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授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及急诊学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全国新药评审委员,《中国中医急症》杂志编委,湖南省中医药高级职称评委,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最为擅长,对心脏疾病及胃肠疾病研究经验尤精,对糖尿病治疗也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9.
《中医正骨》2001,13(3)
世纪中医骨伤科著名专家传略——著名骨伤科专家刘柏龄简介 文献标识码:D   刘柏龄教授在为患者诊治疾病  刘柏龄,男,1927年6月5日生,吉林省扶余县人,汉族,大学文化。现任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国家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全国第一、二批具有带徒资格的名老中医,被美国国际中医药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目前兼任中华骨伤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顾问,全国医学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骨伤人才分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署理主席,世界骨伤专家协会(美国注册)副主席,国际华佗中医学院(美国注册)教授、副院长,美国世界健康组织协会常务理事,在《中医正骨》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中任副总编辑、第二届中任顾问,在《中国中医骨伤科》编辑委员会中任副主任委员受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干部保健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春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暨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刘柏龄出身于医学世家,16岁毕业于伪满新京(长春)国民高等学校,嗣后随叔父刘秉衡老中医学习,尽得家传,且浏览众书,弱冠之年即悬壶于原籍。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术水平,曾考入吉林省中医学校,学习并留校任教,1958年长春中医学院成立,继任教师工作,同年被选到北京中医学院教研班学习,二年结业,返回长春中医学院,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医院骨科主任,由此尽心尽力地从事医教研工作,1985年从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被任命为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   从医50 余年,长期致力于骨伤疑难病的研究,取得科研成果奖9项。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创治疗骨质增生病新药“骨质增生丸”,该药于1987年获长春发明一等奖,199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风湿福音丸”于1987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健骨宝胶囊”于199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有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的复肢胶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壮骨伸筋胶囊”、治疗骨折筋伤的“接骨续筋片”等6项成果,均通过省级鉴定并投入生产。他承家学而集众长,临证特别强调局部与整体并重,内治与外治兼顾。尤其注重手法的应用与研究,他荟萃隋、唐以来骨伤手法之精华,结合家传手技,进行整理研究实践,自成体系。他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拔伸、屈转、端挤、提按、分顶、牵抖、拿捏、按摩八法。具体的提出治骨和治筋两大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自创“二步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搬一牵一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旋转牵拉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不仅独具一格,而且疗效卓著,其手法在我国北方独称一派,并在全国一定范围内得到公认和应用。   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关于“肾主骨”的理论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在国内占领先地位,展现了他“治肾亦即治骨”的学术思想基础(文章发表在1973年第2期《新中医》杂志上)。1987年,他撰写的题为“运用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治疗骨质增生病的体会”论文,在上海中医药国际学术大会上宣读,并获得优秀论文奖。他编写出版医学著作18部,其中主编《中国中医伤科学*治疗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医骨伤科临床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1版,1998年2版)、《中医骨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另外还编著科学普及性著作如《腰痛诊疗》等,供学生实习和基层医务人员临证参考。这些著述是他几十年医疗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他多年来工作成绩显著,曾多次受到有关部门的嘉奖和表彰。他是吉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人员,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当代华佗医学教育家、资深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是全国华佗金像奖和吉林英才奖章获得者。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为他颁发了“二十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   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及复杂性骨折等,既是目前的常见病,也是疑难病。他研制的骨质增生丸(骨质增生口服液)、健骨宝胶囊、通督壮腰胶囊、颈痛胶丸、壮骨伸筋胶囊、复肢胶丸、接骨续筋片以及熏洗药等,对治疗上述骨与关节病效果较好,从而也开辟了无需手术、用中药能治好骨伤科疑难病的新途径。   1992年至1999年他曾应邀多次赴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及香港等地区讲学、考察,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对中医学走向世界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刘柏龄教授虽已年逾古稀,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诚以待人。现正以充沛的精力战斗在医教研第一线,并时时以“矢志岐黄、奋进创新为人民”为座右铭来鞭策自己,决心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刘 茜 赵文海 撰文)  相似文献   

20.
许书亮 ,男 ,1 93 6年生 ,福建省厦门市人 ,中共党员。中医骨伤科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任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长。曾任福建省人大常委 ,福建省政协委员 ,农工党福建省委副主委 ,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主任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 ,福建省中医骨伤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博采广罗 ,潜心研究点穴法。传统点穴疗法来自民间 ,源于实践。上世纪 60年代 ,归侨陈松柏医师把其父珍藏的一本点穴疗法秘本献给漳州市中医院 ,但内容只有穴名、经络线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